浅谈汽车悬架设计与流程分析
2020-12-15杨双双
杨双双
摘 要:悬架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系统部件,其设计质量对整车的平顺性和稳定性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本文以汽车前悬架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悬架概述、设计考虑因素、设计开发流程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
关键词:悬架;设计;流程;参数
0 概述
悬架是现代汽车上主要部件总成之一,好比是人们“移动的床”,其性能好坏驾乘人员会直接感受到。如何设计出性能舒适、低成本且满足市场要求的高质量悬架,是悬架设计工程师的首要任务。
1 悬架概述
(1)悬架把车架与车轮弹性地联系起来,关系到汽车的多种使用性能。悬架既要满足汽车的舒适性要求,又要满足其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而这两方面又是互相对立的。因此,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保证操纵稳定性的优良,又能具备较好的平顺性。(2)悬架是由弹性元件、减振器、导向机构、缓冲块和横向稳定器等部分组成。它把车架和车轴弹性地连接起来,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和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通常可分为两大类: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2 悬架设计考虑因素
(1)合理设计悬架的弹性特性及阻尼特性,确保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即较低的振动频率、较小的振动加速度和适中的减振性能,并能避免在悬架压缩或伸长形成极限点发生冲击,同时还要保证轮胎具有足够的接地力。(2)合理设计导向机构,以确保车轮与车架或车身之间所有力和力矩的可靠传递,保证车轮跳动时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不会过大,并能满足汽车良好操纵稳定性的要求。(3)导向机构的运动应与转向杆系的运动相协调,便面发生运动干涉,否则可能引起转向轮摆振。(4)侧倾中心与纵倾中心位置恰当,汽车转向时具有抗侧倾能力,汽车制动和加速时能保证车身的稳定,避免发生制动和加速时车身纵倾。(5)悬架构件整体质量应尽量小,尤其是非簧载部分的质量要尽量小。(6)选用先进、合理的强化手段,优化设计、提高零件的可靠性和寿命。(7)合理选用材料是控制和降低其成本的有效手段。(8)在虚拟设计和计算机模拟中,建立并完善材料数据库是材料设计的基础和必要条件。(9)新材料的应用是提高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如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对降低油耗的作用。
3 悬架设计开发流程
(1)确定设计车型悬架基本目标参数。下面以前悬架设计开发为例进行讲解。根据整车设计任务书与市场定位,以现有车型参数为参考,以目标车型参数为标杆,以便于缩短开发周期和确定最终设计任务。通过基础悬架和标杆数据分析,初步确定悬架的目标参数,如表1所示。(2)选择悬架类型,确定悬架硬点数据。1)根据标杆悬架结构和运动学特性及各种悬架的优劣势,假设选定为双横臂悬架结构。双横臂悬架突出优点在于设计灵活性,可以通过合理选择空间导向杆系的铰链点的位置及控制臂的长度,使得悬架具有合理的运动特性,并能够行程前档的侧倾中心和纵倾中心。2)根据现有车型悬架硬点和车身结构,初步确定前悬架的硬点,建立ADAMS运动仿真模型,通过ADAMS运动仿真结果与设定的悬架目标参数对比,然后在ADAMS中对悬架硬点进行调整,使仿真结果与目标参数吻合,这需要不断反复验证,最终确定悬架硬点。(3)悬架零部件概念设计。悬架硬点设计完成后,就需要考虑零部件材质和加工工艺,此时就需要组织多方的SE评审,将工艺工程师、供应商等人员参加,需求研讨最佳设计方案。结构设计关系到零部件开发的种类和数量,材料性能数据是铸造、加工等工艺过程的基础,也是模具设计的基础。结构选型、材料工艺性与生产成本息息相关,占制造成本比重较大,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如螺旋弹簧和横臂材料选型,根据工作环境、制造截面大小选择合适的弹簧钢。碳素弹簧钢中含0.6%~0.9%的碳和0.3%~1.2%的锰,使用成本相对低;合金弹簧钢一般含0.45%~0.7%的碳和一定量的Si,Mn,Cr,V,W及B等合金元素,使用成本相对高些;横臂材料根据整车的定位,高端及豪华汽车强调轻量化和操控性,可采用铸铝合金或煅铝合金,但成本相对高些;一般汽车普遍使用钢材,通过冲压成型、冲压片焊接而成,成本相对低些。(4)建立悬架弹性运动模型和详细设计。根据悬架概念设计结构,用ADAMS建立初步彈性运动模型,同时依据设定目标,进行仿真、各工况条件下的受力分析,从而实现对零部件不断优化设计和细节设计,直至满足设计目标和要求。(5)细化零部件3D数据,进行零部件二维图制作。与工艺人员、供应商、客户研讨确定加工工艺,细化制作最终3D数据、零部件和总成的二维图样并制定技术标准。(6)设计验证。通常进行样件试制和试验验证,编制试验标准,制定试验计划并实施,出具DV、PV报告。(7)悬架调教,确定最终参数。进行整车朱客观评价试验,根据评价结果对悬架参数进行调教,不断优化改进,直至满足主客观评价目标。
4 结束语
汽车悬架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工程师一个人的事情,要让上下游相关方乃至供应商参与整个设计过程,同时也要进行经验教训总结,为后续的悬架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望予.汽车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余志生.汽车理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