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生态建设中的树种选择对策探讨

2020-12-15杨杰

农业与技术 2020年21期
关键词:树种选择生态建设林业

摘 要: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环保工作中投入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各种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不断增加。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对树种的选择非常关键,树种选择不当会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后续发展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为此,本文对林业生态建设中的树种选择对策进行探讨,希望对林业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树种选择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1115028

收稿日期:2020-09-23

作者简介:杨杰(1963-),男,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生态。

前言

树种选择是否成功对人工造林能否成功具有直接影响,是实现适地适树目标的重要保证。如果树种选择不当,易导致人工造林失败,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林业的长期发展也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如,在很多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注意各树种生态性差异,导致大量小老树的出现。为了有效避免这个问题的出现,应该对树种进行合理选择,将林地的生产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1 选择树种的原则

造林地和造林树种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树种实际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中的光、热、空气、水分等条件的影响。林地的环境在满足树种生长发育的同时,还应该解决多树种之间存在的矛盾。为了更好地选择树种,就需要找出各树种之间存在的矛盾和联系,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认真做好合理选择树种,保证选树的适宜等工作。认真做好树木成长环境的改良工作,通过合理换土、施肥、浇水来保证林地的生长环境,以适应不同树种生长的不同需求。在實际选择树种的过程中,树种选择应该能够符合林地生物学特征,在这个环境中不能存在太多的自然天敌,要具有适合树种正常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还应该能够适应造林地区的地质条件,能够在林地的土壤环境中生存。这2个条件是必须要满足的。

2 生态公益树种的选择

为了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我国大力开展了生态林工程建设,其通过对各树种的综合利用,来达到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的目的。在对树种的选择过程中,要求所选树种应该具有较强抗逆性,且具有较强生态效益。在昆明部分地区,风蚀和水蚀情况比较严重,就对树种的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应该选择根系比较发达的树种,其具有拦截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的特点,还可以提供很多的木材。

2.1 对树种选择造成影响的各种条件

2.1.1 气候条件

在所有的气候条件中,对树种造成直接影响的有降水、蒸发量、年度平均气温、气温变化幅度、日照情况。每种树种对气候条件有着不同的耐受能力,需要根据自然环境的气候特征,认真做好对树种的选择。如,昆明的气候比较干旱,1973年气温低于-7.6℃,2015年冷害,-2~3℃持续52h,在树种选择过程中,应尽量选择耐旱、耐冻的树种。引进外来树种时,应研究外来树种的影响,不能对外来树种“一棍子打死”,树种选择上应注意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树种选择的生态、景观、经济价值,树种的抗力性,抗旱抗寒、抗病虫害能力等[1]。

2.1.2 地貌特征

在开展植树造林过程中,地貌特征对树种选择有着非常直接影响。不同的地貌特征往往适合不同树种的生存。如,常将杨、柳、槐等作为平原树种,文冠果、樟子松、元宝枫、山杏则比较适合在丘陵地带生存。

2.1.3 地形条件

同一个造林地区由于土壤、水分条件的不同,适合生长的树种往往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实际选择树种过程中,应该学会因地制宜选择树种。林地种植地区的地形条件直接决定着小气候的形成,也影响着植被的分布,需要合理对树种进行选择。如,很多耐寒喜阳树种比较适合在中山带阳坡种植,有蒙古栎、色木槭等;部分树种比较喜爱在阴坡、湿冷的地形条件中生存,常见的有云杉、华北落叶松等;还有部分树种比较适合在地形起伏比较大的区域中生存,其耐寒能力比较强,有杨树、柳树等。

2.2 造林技术的应用

为了保证生态公益林的生长质量和成活率,需要合理对造林技术进行应用,比较常见的造林技术有沟道造林技术、扇形鱼鳞坑造林技术;栽植过程中苗木全柱浸泡、节水渗灌、覆膜覆石块等。这些技术选择好坏,对造林成败,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此外,为了保证树种的成活率,应该根据当地树种实际的生存条件,合理选择种树的密度,造林密度并不是越大越好。如果条件适宜,可以选择混种的方式,但要给树种的成长多创造有利条件[2]。

2.3 适当增加对经济林的应用

经济林具有成活率高、种植经济效益高的特点,且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强,应该合理增加对经济林的应用,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特点,合理对种植树种进行选择,应用比较多的树种有苹果树、梨树、枣树、葡萄树等。在经济林的种植过程中,还应该认真做好高效节水模式的应用,为林木的生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对于风沙相对比较多的地区,应该多选择使用能够抵御风沙侵蚀的树种。

3 常用的植树造林方法

3.1 播种植树造林方法

是直接将树种种植在林地的一种措施,其造林的速度相对较快,非常适合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然而,其对林地资源的规模要求往往比较高,对幼苗的管控活动也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这种造林方法往往对水分要求比较高,但受到环境的影响因素较少,适合在人口数量不是很多的区域进行应用,其主要方法有块状播种、穴位插、缝插等。

3.2 分殖造林

该方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进行植树造林的,可以直接使用树木的地下茎作为造林的材料,能够有效缩短育苗的时间和费用,技术的操作也相对比较简单,幼苗的成活率也有保证,初期发育速度较快,可以有效保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其对林地的要求相对较高,其分殖造林的材料来源往往受到母树的数量和分布影响,在营养繁殖当中的应用比较多。

3.3 根据地域环境因素来选择林苗的种类

在开展相关植树造林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认真做好实际情况的分析,并进行针对性地选种工作。通过适当提升阔叶林的面积,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的土壤环境,提升林分质量。通过阔叶树叶层能够进一步改善土壤环境机构,增强土壤的肥力,让林木更加充分吸收土壤当中的养分,达到快速生长的效果。此外,通过林地种植,还能进一步增加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有效提升林地的抗虫害能力,这对水土保持、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3]。

3.4 通过对高科技的应用,提高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

由于森林资源的面积比较广阔,如果完全依靠人力来进行监管,经常会出现监管不到位的现象。为了有效避免这个问题发生,可以在森林中打造远程摄像监控网络,摄像系统在采集到森林现场的图像后,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将这些图像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处。监控人员在监控室內就可以清楚掌握森林各处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采盗等违法犯罪现象,及时进行处理,这对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4 林业生态建设中的树种选择注意事项

4.1 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博弈与协调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旨在促进生态环境现状的改进和优化,而可持续发展还要确保所采用的生态林兼具经济性,所以需要在树种选择时,应兼顾品种种植策略与经济利益,确保当地农民经济状况得到兼顾的基础上,加快生态林建设力度,并且在选择树种前需要对经济林建设进行整体规划,结合经济林要求做好树种选择,确保所采用的培育与种植措施的科学合理性,切实注重林业建设的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博弈和协调。一般采取密种与疏种、林草穿插种植与林花穿插种植等方式。要明确生态林建设的根本目标,切勿为经济而忽视生态,导致所选树种不合理,因此需要在林业部门的科学指导下进行树种选择与林木种植。

4.2 结合本地地势气候因素

切实加强本地气候、地形、水文和聚落分布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和考察,切实注重林业资料的搜集,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考察的方式和内容。在气候环境分析时,应加强与气象部门合作,切实做好土壤条件、降水、温度和光照等考察,并针对树种的环境适应性与本地气候环境对比分析进行树种选择。只有保证树种合理选择,才能推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与发展,需要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高效贯彻和落实,才能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农林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证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质量,需要认真做好对树种的选择工作,保证树种选择的针对性,加强不同树种的研究,真正做到因地制宜选择树种。

参考文献

[1] 苏木丽.试论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J].农业与技术,2018(14):22-23.

[2]胡德军.林业造林方法在林业资源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8(09):37-38.

[3]周千钰.谈我国的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J].林业勘查设计,2013(03):55-56.

(责任编辑 李媛媛)

猜你喜欢

树种选择生态建设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land produces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