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政治”的特性究竟是什么

2020-12-15杨光斌

领导文萃 2020年23期

杨光斌

政治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形式上的政治,就是体制和制度;另外一个是实质政治,就是治理能力。

竞争性的政治秩序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资本秩序,一类是民本秩序

如果问经济学家,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成就是什么,根源在哪里?经济学家肯定会说出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发展民营经济、市场化等关键词。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其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私有化程度都比中国高,但是为什么发展成这样?答案是,经济的背后还有政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治理的模式可以归纳为:坚持方向,混合至上。其中,“坚持方向”是从国家治理的政治逻辑上说的。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时,学界有人对此不理解,认为提出政治原则是对经济改革的约束。今天回头看,当初改革开放起步时,我们不知道怎么搞改革,也不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事。但是党中央明确提出“不能搞什么”,这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再看世界的政治秩序,它是多元的、竞争性的。可以把竞争性的政治秩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资本秩序,一类是民本秩序。

我国的政治秩序是民本秩序。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也是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导致社会分化。但在社会分化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坚持了共产党的领导,实现党的领导的方式就是民本秩序,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民为中心。如果没有民本秩序,或者没有党的领导,中国转而走向资本秩序,结果会怎样?我大胆假设,中国只不过会成为另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绝不会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做得更好。

研究中国政治学30年来的发展,

得出一条基本经验:不要妄加导向

从国家治理的政策逻辑上看,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混合至上。为什么要实现“混合至上”?大历史告诉我们,再好的意识形态,只要绝对化,最后都是一句空话。过去一百年,从放任自由主义到经济大危机,后来罗斯福新政使得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国家推行,再到1980年至2008年的新自由主义,这些都是我们研究大历史的经验教训。

任何时候,人们的需要在利益上都是多层次的,反映在人的观念上,就分为左中右。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或迎合一部分人的觀念的政治决策,在某些人看来是好的,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一定是好的。在现实当中,也许你听到几乎所有人都在抱怨,但是对某个群体来说,他们对这些抱怨的态度可能完全不一样。

研究中国政治学30年来的发展,我得出一条基本经验:不要妄加导向。尤其是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每个人对一些公共问题都可能持有确定的观念或主张,如果按照自己的观念看待现实,就可能存在差异。有些政策不符合你的观念,或不符合你的利益,但可能符合另一部分人的观念和利益。

我们根据朱云汉教授做的ABS调查(亚洲民主动态调查)认为,现实当中,中国人更多地要求实质性民主。杜克大学的一位教授说,中国人多数时候是以民主的话语表述民生的诉求。

人的需要如何混合?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民主集中制在政治学理论上可以称为混合。民主和集中,这两个在西方人看来相互对立的东西,在中国人看来是可以混在一起的。两个对立的东西为什么能够相互并存,这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是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发生的变化很多,不变中就有民主集中制。民主和集中之间的关系总是在动态调整,在民主集中制的宪制结构之下,很多政治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好政治”考验治理能力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中国政治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民主集中制,变的是各个领域的结构性变革。因此,到底什么是政治?我们认为政治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形式上的政治,就是体制和制度;另外一个是实质政治,就是治理能力。

美国政治学者萨缪尔·亨廷顿说过一句话:国家与国家之间最大的政治差别不是政治形式,而在于国家的统治能力。那个时候他所说的统治能力,今天就叫做治理能力。

我认为,民主政治是回避不了的。但是,民主政治离不开权威和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民主政治就会被无理性的民粹势力俘虏,甚至变成暴力政治。因此,无论是民主还是权威,都离不开法治,法治既可以约束民主,也可以约束权威,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好政治”。

(摘自《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