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油田地面系统优化调整措施
2020-12-15
大庆油田呼伦贝尔分公司工程技术中心
海拉尔油田2001年投入开发,截至2019年底,已建成6 个作业区,油井1 211 口,注水井488 口,联合站5座,转油站4座,内部输油管道126.25 km,站间混输管道29.25 km,35 kV 以上供电线路412 km,主干路320.8 km。油田主体设施基本完善,能够满足开发需要,并有一定的剩余能力。
1 海拉尔油田地面建设现状
1.1 集油系统工艺现状
海拉尔油田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站外集油工艺系统,主要包括环状掺水集油工艺、树状电加热集油工艺、双管掺水集油工艺、零散区块单井架罐集油及提捞采油等,建有各类集油管道710.5 km,基本满足了油田开发需要。
(1)环状掺水集油工艺。海拉尔油田目前共有苏131、乌东、贝16、贝28、贝301 作业区采用环状掺水集油工艺,共管辖油井632口,占总油井数的52.19%。该集油工艺优点是减少了集油管道的用量,简化了阀组间工艺,建设投资低、掺水量少、管理方便[1],比较适合海拉尔寒冷地区单井集油,较好满足了油田生产需要;缺点是油井相互之间有影响,单井计量较复杂。
(2)树状电加热集油工艺。树状电加热管集油工艺主要在贝中、乌东作业区应用,贝301作业区有少量应用,共管辖油井289 口,占总油井数的23.86%。该工艺优点是减少了集油管道的用量,一次性建设投资低,适合依托性差、气量较少区块的开发应用[2];缺点是存在维修技术水平要求高、耗电量高等问题,但基本满足了油田开发需要。
(4)提捞生产。海拉尔油田共有提捞生产井236口,占总井数的19.49%。提捞生产基本满足了偏远、产量较低等低效井开发需求。
1.2 脱水系统工艺现状
海拉尔油田建有苏一联、乌东联、德一联、德二联、呼一联共5 座脱水站。脱水采用“五合一”、“四合一+电脱水”、高效三相分离器热化学脱水3 种脱水工艺。设计总脱水能力2.16×104t/d,目前实际处理量为1.3×104t/d,平均负荷为59.9%。
四合一+电脱水工艺:计量间来液进分离、加热、沉降、缓冲合一装置,含水油经脱水泵增压进电脱水器,净化油进储油罐,然后经增压、加热后管道外输。该工艺较常规电脱水工艺集成化水平相对较高,缺点是仍需采用脱水泵、电脱水器,能耗高。
“五合一”组合装置脱水工艺:阀组间来液进入“五合一”组合装置,经缓冲、加热、分离、沉降、电脱水处理,净化油进储油罐,然后经外输泵增压管道外输。该工艺较“四合一+电脱器”工艺更为简化,缺点是能耗较高,现场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高效三相分离器热化学脱水工艺:阀组间来液进高效三相分离器进行油气水分离,净化油进储油罐,然后经增压、加热后管道外输。该工艺简化了脱水工艺流程,减少设备数量及占地面积,提高了处理效率,降低了地面建设一次投资及运行费用。该工艺仅适合水驱,单台设备能力较低[3]。
德一联、德二联、乌东联均采用高效三相分离器热化学脱水工艺处理水驱原油,呼一联“四合一+电脱水”工艺处理复合驱试验产出液,苏一联采用“五合一”组合装置脱水工艺处理整个油田外输原油,海拉尔油田依据不同区块特点,选用不同分离设施,很好地适应油田开发。
1.3 输油系统工艺现状
油田输油系统2009 年建成投产,结束原油外输一直靠汽车拉运的历史,实现了净化油管输,降低了拉油成本,减少油品损耗。输油系统管道分输油干线1 条和支线3 条。输油干线起点是德二联合站,途经中1号加热站,终点是苏一联。输油支线有3 条,分别是德一联合站至德二联合站输油管道、呼一联合站至德二联合站输油管道、乌东联至中1 加热站输油管道,共建内部输油管道126.25 km。
1.4 水系统工艺现状
海拉尔油田位于草原深处,没有社会依托,油田用水全部采取就地取水、就地处理、就地回注的方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必须坚持文化的“群众性”这一根本原则,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始终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地下水处理系统。海拉尔油田共建成6座水质站,均采用“锰砂除铁+精细过滤”常规地下水处理工艺,处理后水质达“3.2”标准后输至注水站。总处理能力15 280 m3/d,实际处理量4 458 m3/d,负荷率29.2%;建成水源井94 口,产水能力13 180 m3/d,实际供水量5 145 m3/d,负荷率39.0%。各水质站能力可以满足开发需求,存在部分作业区负荷率极低(德二联水质站负荷率仅为2.3%)的问题。
(2)注水系统。地面系统建成注水站7座、注配间23 座,注水系统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注水工艺,橇装注水作为补充,单井和多井并存的配水流程。总注水能力15 505 m3/d,辖注水井488口,建有供水管道82.6 km、注水管道318.8 km,实际负荷7 733 m3/d,负荷率49.9%,基本满足开发注水的需要。
(3)含油污水系统。海拉尔油田建有苏一联、乌东联、德一联、德二联、呼一联共5座含油污水处理站。污水站采用“除油缓冲罐 SSF净化器无阀滤罐”的水驱深度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污水总处理能力4 880 m3/d,实际处理量2 560 m3/d,负荷率52.5%。经过多年运行,处理效果较好,操作简便,出水平均含油1.53 mg/L、悬浮物1.48 mg/L,对比“横向流除油+3级压滤”或“一体化净化机+2级过滤”的三级处理工艺,在运行过程中,可减少更换滤料频率,降低运行成本。该工艺具有流程短、投资少、运行成本较低、抗污染性强等特点。污水系统因原油含水外输,各站处理负荷不均衡,德一联污水站停运,苏一联污水站处理能力不足。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海拉尔油田开发初期,采用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方式,当年钻井当年投产的建设模式。虽然实现了快速上产,满足了油田开发需求,但由于海拉尔油田地下的特殊性及地理环境复杂性,且随着开发年限不断增加,地面系统存在着一定问题。
(1)设备负荷率低,能耗高。目前5座联合站各系统负荷率均较低(表1),脱水站平均负荷率59.9%,最低负荷仅为28.8%。水质站平均负荷率39%,注水站平均负荷率49.9%,污水站平均负荷率52.5%。
(2)部分站场处理负荷不均衡问题突出[4]。由于油田内部各站距离较远,两个站最近距离为9 km,加之受环境制约,无法实现内部平衡。油田污水站平均负荷低,但局部较高,如表2所示。苏一联受徳二联外输掺水影响,随原油产量降低,长输管道外输掺水,来水量将超过污水站设计能力需扩建。
(3)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低效井逐年增多。油田共有提捞生产井236 口,占总井数的19.49%,仅2017—2018 年转提捞井130 口,占总井数的10.8%;而集油管网未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导致部分集油管网低效或无效运行,造成燃料、电能浪费。
表2 污水站设计能力及预测Tab.2 Design capability and prediction of sewage station
(4)注水站规模小,无法满足开发动态调整需求。油田区块分散,注水系统呈现小而繁杂的情况,各作业区间注水系统相对独立,且同一作业区内注入压力相差较大,存在多套注水系统,规模小,管理节点多,现场控制难度大[5]。分散注水多井配水工艺注配间预留能力较小,适应能力差。开发后期动态调整频繁,提压、增注幅度大,注水站、注配间改造工程量大,投资浪费严重。
(5)数字化自动化水平低,变电所等仍采用值守模式。海拉尔油田地处内蒙古草原深处,自然条件恶劣,井站间距离较远,油田生产自动化水平较低,井、间、站数字化覆盖率仅达到5%,现场监测、运行控制等尚处于手工操作状态,信息反馈不及时,生产管理有延时,造成用工数量多,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安防难度大,信息共享难。海拉尔油田供配电系统共有8座变电所,变电所与厂调度中心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电话,电力调度获得的信息滞后,存在周期性管理盲区,不利于故障的及时预警、分析及判断,难以为油田电网的运行管理提供高效的系统保障。
(6)德二联至苏一联外输管道自2014 年已开始外输含水油,油田贝区德二联、德一联、呼一联为方便分作业区原油外输交接计量,仍按脱水站模式运行,脱出净化油进入储罐暂存,计量后再掺水外输,外输系统开式运行,造成原油轻组分挥发,原油二次加药脱水造成药剂浪费,运行费用高,管理难度大。
(7)由于油田滚动开发,站场非一次性建成,存在功能相同单元在同一区块分散建设的现象,如德一联、呼一联均建有新老注水站,管理点多,不利于现场生产管理及油田数字化建设的实施。
3 优化调整措施
海拉尔油田已开发了18 年,开发地质认识也越来越清晰,根据目前油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数字化油田建设,打破厂矿界限,采取“降、停、转、并、减”的措施,对地面系统进行综合优化调整[6]。
3.1 站内工艺优化
(1)节约运行成本,将3座脱水站降级为转油站。为达到地面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结合海拉尔油田数字化建设,为保证德苏输油干线运行,呼一联和德一联降级为转油站,德二联降级为转油站放水运行,外输含水油至苏一联脱水站集中脱水后外输;乌东联至中一加热站管道停运,调整为汽车拉运外输。按此运行,每年可节约药剂31.5 t,节约费用34.21 万元;降级为转油站,回油温度及外输油进站温度可降低至凝固点进站运行,年可节约燃油1 300 t,节约费用386.11 万元;外输系统由开式运行转为闭式运行,每年减少原油轻组分挥发320 t,节约费用112万元。
(2)合并德一联、呼一联新老注水站,减少管理点,优化运行。德一联降为转油站运行后产液全部输送至德二联,德一联污水站停运;德二联汇集贝区产液后面临含油污水剩余情况,德一联需补充地下水,同时考虑站场集中管理、岗位合并,核减德一联水质站及水源井生产管理岗,统一由德二联供给回注水源。由于油田滚动开发,德一联、呼一联均有新老2座注水站,为减少管理点和岗位,同时为信息化实施提供基础,将2座站场的新老注水站优化合并。
3.2 低效井地面管网优化
地上地下一体优化,治理低产、低效油井,130 口油井转提捞生产导致部分集油环低效运行。通过计算,对油田集油管网进行系统优化调整,停运阀组间3座、集油环及电加热支线72个;弃置集油掺水管道108 km、电加热管道6.5 km。调整后减少掺水量925 m3/d,节约燃料油1.15 t/d,减少耗电1 404 kWh/d,每年可节约运行费用201.6万元。
3.3 自动化采集与控制
海拉尔油田采用ZigBee仪表技术+华为5G通信技术+有线供电模式,建设物联网无线专网,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采集与控制。小型站场采取“区域巡检、无人值守”;中型站场采取“区域巡检、少人值守”;大型站场采取“集中监控”。通过数据集中处理,实现集中管理、运行控制,实现电子巡检,减少人工巡检次数,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对关键部位实现远程控制操作,优化用工数量,精细管理,提升油田生产管理能力和水平[7]。无人值守站210 座,油田建设覆盖率95%,实现了场站“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定时巡护”模式,促进了劳动组织架构扁平化,适应“生产安全指挥前移-服务保障后撤-海拉尔中转协调”管理新模式,节省用工298余人,节约人工费4 470万元。
3.4 橇装注水
海拉尔油田区块间地质差异大,注水站、注配间规模小,滚动开发动态调整大,地面应用橇装注水装置27 套,与已建注水站、注配间结合应用,满足了海拉尔油田超前注水以及开发一定范围内提压、增注试验的需要,是解决集中注水及分散注水工艺的重要补充部分。注水橇应用灵活,开发试验结束后可搬迁至其他区块应用,即解决了临时注水问题,又节约了投资[8]。
3.5 变电所无人值守
通过应用电力调度系统,改造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实现变电所无人值守[9]。8 座变(配)电所转为无人值守,核减生产定员56 人(总数115人),运维人员由分散变为集中,取得了减员增效的效果,缓解了油田供配电系统自动化程度低、用工冗余的问题,提升了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水平[10]。同时与油田物联网建设相互融合,共同分享,建设大数据平台。
4 结束语
(1)对于老油田,应该采取分期分批进行优化改造,在海拉尔油田地面系统优化中,站场工艺降级调整3 座,站场核减3 座,站场合并4 座。站场优化简化后节约药剂、燃油、用电、原油轻组分挥发的运行成本532.32万元/a,实现了油田开发降本增效。
(2)海拉尔油田应积极推广数字化油田建设,提高自动化水平,系统优化,分公司模式改革共减少用工298人,节约人工成本4 470万元/a。
(3)对于新开发的油田,采取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方式,虽然满足了快速上产要求,但地面很难适应,因此建议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以避免功能单元分散和一次性建成后系统负荷低、运行能耗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