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高热症状疫病的诊断和防治

2020-12-15裴文杰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10期
关键词:蓝舌牛舍牛群

裴文杰

(五台县畜牧兽医中心东冶中心站,山西 五台 035503)

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密度小,有合适的养殖场所和丰富的粗饲料来源,因此牛养殖业在农村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牛养殖的过程中,易出现高热症状疫病。其患病率高、感染性强,如果防治不及时,很容易造成死亡,从而损害养殖户的利益,阻碍牛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研究牛高热症状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就变得十分重要。

1 牛感染高热症状疫病的发病特征

及时发现并治疗高热症状疫病,需要能够分辨牛感染该病时的普遍表现。当牛感染高热症状疫病时,会出现突然发热的症状。养殖者在进行判断时,首先要了解牛的正常体温。一般情况下,刚出生的牛犊体温在38.5℃~39.5℃,青年牛的温度在38℃~39.5℃,而健康成年牛的温度为38℃℃~39℃。因此当发现牛的体温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至40℃甚至更高,发热状态持续一周左右,大概率可以判断为牛感染高热症状疫病。在进行判断时要确保测量体温的准确性,在每天的8 时—9 时、16时—17 时为牛进行测温。牛在感染高热症状疫病初期,因长时间处于高热状态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活动量减少、动作缓慢懒散等现象。在此阶段病牛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其腹膜、胸膜以及全身淋巴结会发炎,部分病牛的臀部和下腹部皮肤表面会出现点状或者片状色斑。通过观察分辨这些症状,及时发现感染高热疫病的牛,尽快采取治疗措施,从而降低经济损失。

2 牛感染高热症状疫病的类型

牛感染高热症状疫病主要是由两个因素造成,致病病毒感染和粗放式养殖环境,其中致病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引起牛高热症状疫病的病毒主要有牛流行热病毒、蓝舌病病毒、病毒性腹泻以及传染性鼻气管炎。下文将对这几种主要的致病毒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合适的防治措施。

2.1 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牛高热症状疫病

牛流行热病毒也叫牛流行热,3 岁以下的幼牛群体易感染此病毒从而患牛高热症状疫病。该病毒主要在早虫蚊比较流行的季节通过呼吸道感染传播。感染该病毒的牛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呼吸次数达到每分钟50~80 次;频繁流泪;牛蹄动作失去控制;眼部结膜充血等一系列症状。感染初期,病牛体温迅速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体温不再上升,而且会慢慢回落到正常水平。该种疾病的发病时间较短,但若连续发热,病牛可能会出现便血和背部气肿的情况。

2.2 由蓝舌病引起的牛高热症状疫病

蓝舌病的病原是蓝舌病病毒,是引起牛高热症状疫病的最常见因素。一般情况下,牛感染蓝舌病的概率并不高,大约为20%~30%,但其死亡率极高。据相关报告统计,由蓝舌病引起的牛高热症状疫病的平均致死率在35%左右,严重时可达到90%。感染该疾病的牛通常表现为:体温升高,同时口鼻处有大量的分泌物,分泌物中伴有血丝和血沫。随着病毒的扩散,病牛口鼻处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烂,严重时直接导致死亡。由蓝舌病引起的牛高热症状疫病大都出现在牛的幼年时期,此种疾病不仅影响牛群的健康生长,还会将病毒传染给母牛,扩大影响范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3 由病毒性腹泻引起的牛高热症状疫病

病毒性腹泻的传染病原是BVD 病毒,是诱发牛高热症状疫病的第二大因素,多发生在春秋季节。该病毒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仅为5%,但是牛发病之后极易死亡,病死率高达90%。因此,养殖户要早发现早治疗。一般来说,患病毒性腹泻的病牛体温会迅速升高至40℃以上,且持续时间长,并伴有呕吐以及明显的厌食现象。同时,病牛还会频繁腹泻,粪便中夹杂有鲜血。

2.4 由传染性鼻气管炎引起的牛高热症状疫病

传染性鼻气管炎的主要传染对象是肉牛。由于小牛的发育不完全,所以在肉牛群体中,小牛更易感染该病毒。感染该病毒的主要表现为:没有预警期的突发高热;精神萎靡,厌食;患有结膜炎,不断流眼泪。除此之外,病牛也很有可能出现支气管咳嗽的症状,而咳嗽会加快该病毒的传播,从而在牛群中出现大范围传播。更为严重的是,若乳牛不慎感染,则牛乳产量则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因此,养殖户在发现以上症状时,一定要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防止疫病扩大。

3 牛高热症状疫病的防治措施

3.1 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牛高热症状疫病的防治措施

牛舍外的蚊虫是牛流行热病毒的主要携带者,蚊虫通过叮咬牛群使病毒进入牛群体内,从而引起牛患病。因此,对牛舍周围环境的蚊虫进行灭杀,是防止牛群患流行热病的有效手段。若养殖者发现部分牛已经感染牛流行热病,首先要将病牛与健康的牛隔离开来,并及时对牛舍和发病现场进行消毒,且在消毒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持解热、防感染的原则。其次,要对严格管理牛的日常饲料,饲养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菌毒康粉与阿莫西林,从而达到预防效果。若病情较为严重,可通过肌肉注射双路芬酸钠溶液,配合使用克林霉素等药物对病牛进行治疗。最后,养殖者还要注意牛群生活场所的环境,定期清洁牛舍,培养牛群稳定作息。此外,牛群的接种工作也应受到重视,要选择合规的接种方进行操作,最好接种2~3 次,以此达到最优效果,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3.2 由蓝舌病引起牛高热症状疫病的防治措施

由蓝舌病引起牛高热症状疫病的防治措施较为简单。在预防阶段,要对养殖场进行消毒,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注重牛饲料的营养均衡,提升牛的抗病能力;在引进新牛群时,加大检查力度,防止新牛将病毒带入农场。在病牛的治疗阶段,配置温和的消毒剂对病牛进行全身消毒,尤其是口腔和蹄部,同时使用磺胺类和抗生素类药物对病牛进行抗病毒治疗。

3.3 由病毒性腹泻引起牛高热症状疫病的防治措施

现阶段,由病毒性腹泻引起牛高热症状疫病的治疗措施还不够成熟,可以使用抗生素药物暂时降低病毒的传染和扩散。因此养殖者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均衡饲料的营养配比,提高牛群的抗病能力;及时将病牛与健康牛进行隔离;定期清洁牛舍,为牛群提供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重视疫苗接种工作,在疫病多发的春秋两季及时为牛群接种疫苗,提高牛群的抗感染能力。

3.4 由传染性鼻气管炎引起的牛高热症状疫病防治措施

饲养员在发现有由传染性鼻气管炎引起的牛高热症状疫病的症状时,要及时将病牛隔离,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对牛舍及其活动场所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对病牛进行抗生素治疗,并使用一些提升免疫力的药物促进其恢复,严重时进行死亡处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牛患高热症状疫病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养殖户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充分了解多种致病病毒的病症,必要时还应结合技术人员的试验结果来确定发病原因。在确定牛患病后,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牛高热症状疫病及时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全方面综合防治牛高热症状疫病,减少疫病带来的危害,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蓝舌牛舍牛群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蓝舌病病毒NS1蛋白的截短表达、纯化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与牛共眠
基于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空气交换率优选模拟
渝西地区牛羊蓝舌病的血清学调查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
蓝舌蜥蜴的救命草
保加利亚发现蓝舌病疫情 已致700多只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