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实训安全管理思考

2020-12-15王兆坤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10期
关键词:车工车间事故

王兆坤

(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高邮 225600)

1 事故的回放

上学期的一天下午,高邮中专学校车工专业班一名学生在学校机械实训中心进行车工实习期间手臂被卷进车床。事故发生后,实习教师迅速赶到事发车床工位,采取紧急措施:切断车床电源、停车、拉电闸,避免了一场更为严重事故的发生。断电后指导教师观察后发现:学生的手臂,连同实习工作服一起被卷进了丝杠与车床机体之间,手臂与衣服难以拽出,机械实训中心钳工车间师傅拆除丝杠后端与机体相连的支承件后,才将学生的手臂与工作服清理出来。为保障学生安全,实习指导老师联系了当地医院,后经120 救护医生现场观察与判断,排除了受伤学生手臂骨折的可能,只是工作服损坏与手臂的皮外伤。幸亏此次安全事故未造成大的伤害,只是虚惊一场。

2 事故出现的原因

这起事故的发生引起了学校领导与师生的高度重视。实习安全工作一直是学校的重点工作。实习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只有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使制度深入到师生心中,方能确保实习安全。车间有相关安全制度,实习车间的人员配备也符合实习要求,经过排查,发生上述事故的原因如下。

2.1 安全意识不强,学生实施操作规程不力

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学生在实习时,没有遵循实习操作规程,没有拉上实习工作服的上衣拉链,而且走到非自己的工作台位,观察他人操作,从而工作服下摆被卷进丝杠里,带动手臂一起被卷进丝杠里。这次事故之所以没有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一是因为学生训练螺纹车削,转速不快;二是出现事故后实习指导教师的沉着冷静,操作得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本次事故的发生给所有实习的师生上了一次深刻的实习安全警示课。

2.2 安全思想松懈,教师安全意识不强

经过调查后得知:因为本阶段车工实习已接近尾声,螺纹实习训练是综合训练项目,再加上学生不是新手,实习指导老师自认为学生实习安全意识较强,思想松懈,这次事故给实习指导教师再次敲响了安全警钟。

3 解决事故的策略

3.1 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

3.1.1 形成学校层面的安全责任制度

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综合治理评估指标应当纳入管理制度层面,实习安全是学校制度安全要求的重要内容,特别要明确教师在安全中所应当扮演的角色、责任,教师在实习工作中有缺位、主观安全意识缺失的情况应按照责任追究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总之,要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到安全实训的重要性,强化安全意识,筑牢安全防线,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1.2 分管校长与实习教师签订实习安全责任状

为了体现层级管理,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实行逐级负责制,即分管安全工作的校长必须与实习教师签订安全实习责任状,责任状中要有分管校长与实习指导教师各应承担的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风险共担、奖惩结合。

3.1.3 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学生签订安全责任状

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也要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实习中的主体责任,并不是所有车间的事故都只是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如果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到位,教育得法,安全教育防范到位,而是学生的主体原因,学生也要承担相应的主体责任,这些应当在安全责任状中有所体现。

3.2 创新安全教育模式

教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为:一是教师说教型,如车工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列举几点说明;二是视频下载型,教师从网络上下载一段安全教育视频,给学生观看,看后不做任何点评。这两种安全教育方式是学校实习安全的普遍方式。第一种方式形式呆板,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效果当然一般;第二种虽使用了现代网络视频技术,但学生会觉得这些安全问题离自己太远,不会引起学生加强自身安全意识的共鸣。我们认为在综合上述两种方式的基础之上,要充分利用校外协作单位与校外实习基地的优势,多渠道强化学生安全教育的视听感受。在学生进车间实习前,带领学生进工厂下车间,邀请在工厂生产一线的工人师傅现身说法,介绍安全的重要性,学生亲自聆听工人师傅的教导,实践证明比单纯的说教、看视频要效果好。

3.3 建立考评激励机制

分管校长要带领实习指导教师检查车间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掌握学生实习安全必须注意的基本环节,要调动实习指导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学期为单位建立安全奖励机制,在绩效考核外设立安全责任奖,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安全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4 完善安全教育制度

学生实习安全教育从每天一次,调整为每半天实行一次安全教育,时间节点安排在上课前。安全教育做到:一提醒,提醒学生实习安全是实习顺利完成的保障;二注意,注意在每半天实习中可能出现的安全点问题,让学生实习时安全思想不松懈;三规范:规范操作是实习安全的基本要求,也是完成实习任务的保证。在每半天的安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规范操作,防止学生出现不规范的操作现象,不断教育学生增强安全意识。

3.5 推行多元评价机制

关于学生实习成绩的评价,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完成的合格工件数、合格零件数或者合格作业数、接受任务的状态、出勤率等进行考核,而且要突出实习安全的重要性,必须将实习安全问题作为第一评价要素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实习主管部门要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做好实习阶段总结,对于实习中的先进典型,通过发荣誉证书、张榜公示等形式及时进行表彰、鼓励,不断强化学生安全意识。

4 事故过后的思考

学校在经历了一场机械实训中心车工车间内学生实习过程中发生的事故过后,通过排查原因,思考对策,形成了研究成果及实际成效。

4.1 安全意识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

通过全校性的工作会议的宣传教育,广大师生进一步明确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安全工作并不难做,关键是全体重视和关注,安全隐患问题就成了“纸老虎”。以前谈到安全,一般教师可能都觉得与自己关系不大,只负责自己工作,其他问题很少关注,自从将安全问题上升到学校层面开始,主动关心安全、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的教师增多了。同时不仅关注校内安全,而且关注校外安全。注意实习安全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

4.2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得到了细化

应当说学校各项安全制度是比较健全的,自从学生在车工车间出现实习安全问题后,学校有关部门将以前一些较为粗线条的安全制度进一步细化,如:车工车间实习安全、数控车间操作安全、微机房使用安全、电工实习操作安全、食堂食品安全、食堂操作安全等,除相关内容增加外,还进一步明确了有关责任人的主体责任。

对照有关责任制度,学校形成了全程管理。总值人员负总责,部门人员分块管理的体系已经形成,形成了事事有人问,人人都关注安全的管理氛围,一年来学校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学校一切工作开展均有条不紊,学校安全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与赞扬,学校安全方面的一批研究成果也逐步呈现出来。

5 结语

实训课是中职专业课学习必要的学习途径和课外课堂,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实训课中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中职专业实训课开展的必要条件。只有绷紧安全这根弦,才能保障中职专业实训课教学的有效进行,才能保护师生安全。

猜你喜欢

车工车间事故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学中文
废弃泄漏事故
道岔车工电联合整治管理经验
招工啦
小恍惚 大事故
“扶贫车间”拔穷根
把农业搬进车间
中职数控车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探析
关于车工实习教学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