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壤肥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思考

2020-12-15徐会娟张玉龙任宗玲李永涛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6期
关键词:肥料教学效果土壤

徐会娟,张玉龙,任宗玲,李永涛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作为农业生产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是保障人类生存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基础,而肥料是食物安全和农业优质增产的重要保障。因此,《土壤肥料学》是农学、园艺、园林、茶桑、烟草、林学、植保、生态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学好此门课程对农林院校的学生至关重要。我国人多地少,飞速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对农业优质增产和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土壤肥料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然而,这门课程包括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两大部分内容,既有理论学习也有实践训练,内容庞杂、知识繁琐,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下,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践问题能力差。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观察和经验,剖析了《土壤肥料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专业培养目标调整,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 《土壤肥料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时少,基础内容多,学习任务重,且教学内容不够与时俱进。华南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主要面向农学院农学贸易、农学生物、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等农学专业、资源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以及园艺学院园艺专业等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理论课和实践课各32个学时,是独立的两门课程。尽管理论课32学时看似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标准课时设置,但由于《土壤肥料学》课程是由《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两门课程有机结合而成的一门学科,内容涵盖土壤科学和肥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知识点繁杂、内容繁多。土壤科学部分包括土壤的形成、组成、理化性质、分类及其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与管理措施等,肥料科学部分包括植物营养原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的性质及合理使用,配方施肥的原理和方法等。两大部分的内容不仅涉及面广,而且需要学生深入灵活掌握,才能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用于指导实践,因此,学习任务非常繁重。

教师要想在课堂将全部内容讲授,32学时需要安排的满满当当。目前华南农业大学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尽管教师在课件制作时已经几番精选准备授课内容,但因为教学大纲涵盖的内容较多,在目前32个学时内讲授完全部内容,时间依然非常紧迫,教师一直在疲于讲授,与学生互动时间非常有限,导致后果常是教师台上讲得口干舌燥,一阵眩晕,学生台下听得头昏脑涨,一片空白。这种教师一讲到底的“满堂灌”模式使得教学效果不佳。教师讲课节奏快,学生跟不上,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笔者学校针对各专业选用统一教材,即陆欣教授和谢英荷教授主编的《土壤肥料学》(第2版)。该教材同时入选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目录,内容丰富,是一本很好的教材。然而,一方面由于该教材始编于2002年,再版于2011年,距今分别已有18年和19年之久,内容缺乏知识更新,另一方面,不同专业选用统一教材教学内容过于宽泛、缺少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针对性。

1.1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听课效率低下

作为大部分学生都极其排斥的农业类学科,相关专业的学生大多并非第一志愿,缺少专业自信,对课程不感兴趣。笔者上课过程中几乎每学期都会遇到课程上到不到一半,发现学生少了,一问方知有学生转去其他专业了。就课堂听课效果而言,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听课时也的确睁大眼睛,没有任何小动作,神似全神贯注听讲,但讲完立即提问时,却发现学生完全不知老师所云。有部分学生反映,他们也知道这是门专业基础课,很重要,也很想认真学,但需要记忆的内容太多,又比较枯燥,这堂课听的时候好像都听懂了,下堂课时又完全忘记了。

1.2 慕课

Spooc等在线视频课程的冲击,造成学生不珍惜课堂听课机会。很多学生自认为现在在线学习平台众多,即便课堂没有好好听课,过后仍有机会通过更好的网课资源补课。自2001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在《Times》杂志上率先宣布启动开放式课程计划(MIT OCW)以来,MOOC教学模式改革掀起狂潮。蜂拥而出的慕课,翻转课堂,层出不穷的在线课程和慕课资源[2],让学生很容易产生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抵触和反感,觉得这些知识都可以轻易从网上学习到,没有必要非得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把自己困在课堂上。但作为一门实践和经验型学科,学生无法仅仅依靠在线课程完成《土壤肥料学》的深入学习和知识掌握。

1.3 实验设置过于分散,缺少问题导向,实践教学效果差

目前,华南农业大学设置的土壤肥料学实验主要有主要造岩矿物与成土岩石观察、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土壤酸碱度及缓冲性能的测试、土壤成土因素及剖面形态的野外观察、土壤分析样本的采集和制备、植物的溶液培养与缺素培养、植物营养失调症状幻灯片观察、主要化肥的定性鉴定等。实验范围涉及了土壤、植物和肥料多个方面,各个实验之间相对独立,缺少联系性,很难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的联系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 《土壤肥料学》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措施

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形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由于《土壤肥料学》是实践性和应用型极强的学科,如果以学生直接记住各知识点为目标,课堂学习任务就会很重,且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将知识点融于专题之中进行讲授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笔者在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访学期间,旁听了半学期的《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发现东安格利亚大学在进行本科生课程设置时采用module的形式,一门课程教学团队由一名课程负责人和10多名教师组成,课程负责人与国内的主讲老师不同,这名组织者主要负责课程内容和教师的安排、学生的管理和沟通、只参与少部分教学。一门课程由十多位专业教师讲授,每位教师只讲授自己擅长的领域,讲授内容基于相关的基础知识主要讲授本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研究动向,有些类似国内研究生的授课模式,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已经了解了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够跟上节奏,这样的授课方式将知识点巧妙的融于各专题中,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得以接触最新的研究成果,进入实验室能够很快适应研究工作。而国内目前本科生授课与高中生授课方式相差无异,因此对《土壤肥料学》的授课可以采取专题式授课方式,以问题为导向,将基础知识融入各个专题,学生根据问题找答案的过程中轻松掌握基础知识,同时提高理论指导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积极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型教学模式的融合,巩固教学效果。近年来,大量慕课、微课资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掌握全部的相关知识,那么这些在线资源可以作为很好的补充,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成果。在线课程的随时性、便捷性、可重复性是传统课堂无法相比的,毕竟传统课堂受授课时间、地点等诸多限制,因此将现在丰富的线上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将在线课程作为学生课后知识巩固和复习的重要工具。在很多教学研究论文中,很多人主张让学生首先利用线上平台,通过听课提前预习并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1],然后到课堂上再通过与老师讨论启发思维、加深认识。但对此,笔者并不认同。慕课也是某些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前录制好的视频,学生在未进行课本预习之前,就直接看视频听课,难免变成了利用了新科技的接收式或填鸭式学习,影响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限制学生自我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但如果将在线课程学习作为课堂授课后的课后知识点巩固和复习环节,学生对知识已经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再观看视频时一方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选择性接受视频中的解释。如此,既保证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又避免了视频理论学习带给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

重视讨论和有效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课堂教学,不是就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教师在讲台上口干舌燥的讲,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的听。教学,教与学,顾名思义,是有人教、有人学,这是一个需要紧密互动的过程。因此,重视课堂讨论和课下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讨论式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而且在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下,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可以批判性的学习知识,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讨论能够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此外,讨论和交流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教学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重视教学效果评估,完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信息反馈机制。华南农业大学教务处下设了学生教学信息委员会,主要负责征集授课班学生对任课老师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整理汇总后,制成反馈信件,由信息员转达给任课老师。这个反馈环节对任课老师了解自己的讲授效果、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方式和节奏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然而,考虑到一个学期仅有一次集中反馈,学生反馈的意见常常比较客气,且授课老师收到信件时常常已是将近学期末,按照反馈意见作出的教学调整很难及时运用到当前学期。因此,任课老师应该自制一些信息反馈表,在授课一两次后发给学生,通过匿名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授课方式、授课内容、授课节奏、课件制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和完善。建立完善高效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有利于教学方式和进度的及时调整,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3]。

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安排实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由于《土壤肥料学》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得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3 结语

本论文针对《土壤肥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内容多学习任务重、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慕课对传统课堂冲击严重、实践教学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形式,合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重视讨论,完善教学反馈机制和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项目组实践教学模式等有效措施。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土壤肥料学》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肥料教学效果土壤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菠菜用肥料要谨慎
土壤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灵感的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