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民族手工刺绣工艺品创新发展研究
——以贵州苗族刺绣为例

2020-12-15张秦平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营销界 2020年26期
关键词:苗绣苗族刺绣

张秦平(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引言

贵州苗族刺绣是指苗族内部传承的刺绣技艺,苗绣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2006年5月,贵州苗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随着现代文明侵入传承地,贵州苗绣发展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刺绣工艺传承人缺失、绣品市场认可度低等。在“互联网+”的浪潮下,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不可避免,“互联网+”为传承贵州苗绣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带来了新契机。如何运用“互联网+”将传统手工艺创新升级,如何科学保护传承、创新发展贵州苗绣,实现互联网与非遗文化融合,实现非遗文化的创新化、时代化,是此次研究的重点。

■贵州苗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随着工业文明触角的影响加深,苗绣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也受到侵蚀和压缩,原生态环境不复存在,苗绣技艺文化遗产的传承阻碍严重,甚至面临消亡的风险,贵州苗绣发展现状堪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文明压榨苗族刺绣生存空间、刺绣技艺传承缺失

苗族刺绣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苗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现代生活与苗族文化融合加速,导致人民放弃传统的文化继承,一味地随大流,传统的苗族绣品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逐渐失去了发展市场。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苗绣失去了竞争优势,传统娴熟的掌握苗族刺绣工艺的传承人很难以此为生,而这些传承人多是年纪大的妇女群体,新生代的苗族子女,受到新思想、新思潮的影响,耐得住寂寞学习苗绣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刺绣技艺无人传承,严重影响了贵州苗绣的传承与发展。

(二)苗族刺绣产品缺乏创新

苗绣作为一种继承了苗族刺绣技艺的古老刺绣,在图案、纹路以及丝线、面料和染色工艺上惟妙惟肖。传统的图案、纹路不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很容易被时代抛弃,苗绣的丝线和面料不适合当代年轻人日常穿着,苗绣染色流程复杂繁琐但会掉色。特别是于蜀绣、苏绣等刺绣工艺品相比,苗绣在刺绣日常化、生活化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由此可见,传统的苗族刺绣产品不能够创新和突破,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苗族刺绣工艺的传承。

(三)宣传方式传统单一、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和品牌宣传

苗绣作为传统的艺术瑰宝,被收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说明了苗绣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但是在如今广告更新换代飞快的互联网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宣传模式已经落伍了,苗绣的宣传与开发也不能仅仅存在于服饰上,苗族刺绣主题商品的设计与宣传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和品牌宣传,在具体宣传过程中也没有迎合市场的需求,更是缺乏针对性地营销宣传。

■“互联网+”背景下传承发展贵州苗族刺绣的机遇

随着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巨大变革。在这种经济社会大背景下,贵州苗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优秀传统文化一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互联网+”创新贵州苗族刺绣产品形式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给人们的是高大上的距离感,搭上“互联网+”的这趟“顺风车”,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让苗族刺绣更加接地气,让贵州苗绣在得到更好保护、传承的前提下可以与时俱进的发展。传统的贵州苗绣取材于苗族妇女的日常生活劳作中,借助“互联网+”的创新思维,设计出既保存贵州苗绣文化的内涵,又迎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创新型贵州苗族刺绣,在内容和样式上大胆创新。

(二)“互联网+”创新贵州苗族刺绣推广方式

“互联网”传播方式可以突破传统媒体时空的限制,具有开放、即时和融合等多个优点,可为贵州苗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推广方式。例如在社交平台上针对性的推送有关贵州苗绣的广告,可以以动漫的方式演绎贵州苗绣的历史,用亲民的方式让别人更加了解贵州苗绣,同时也可以将贵州苗绣的场景生活化、艺术化、通过线上文创产品商店、在线互动交流、网络视频教学等多种方式吸引别人的兴趣。采用全方位、多维度的线上呈现方式,用现代网络技术及新颖的表现手法去深入推广贵州苗绣。

(三)“互联网+”创新贵州苗族刺绣个性化设计

贵州苗绣可巧妙利用“互联网+”进行个性化、多元化创意设计,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用个性化的产品思维、多元化的市场定位打破贵州苗绣面临的尴尬境地,从而使贵州苗族刺绣适应市场、快速融入市场。例如,故宫推出的文创产品的深受年轻人的追捧和青睐,贵州苗族刺绣文创产品可以借鉴故宫文创产品,打造出自己鲜明的民族文化IP,同时要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要求,设计出兼具内涵与市场的文创产品。

■“互联网+”背景下贵州苗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途径探索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保护和传承贵州苗族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历史选择,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如何让贵州苗绣克服发展瓶颈,开辟互联网融合发展新路径,是本文探索研究的主题。

(一)打造贵州苗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宣传新渠道

在“互联网+”模式下,创新贵州苗绣网络宣传平台,通过网络等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加强对贵州苗绣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相较于传统的宣传媒介而言,“互联网”的宣传方式更贴合当代人的生活,对于贵州苗绣工艺的信息数据化更加有利于保存国粹价值,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传播和推广能够使得贵州苗绣日常化、亲民化。互联网的传播具有实现广泛性和共享性的优越性,所以利用互联网将贵州苗族刺绣通过网络媒体、线上交流等形式进行传播,例如抖音网络直播等,以创新的形式让人们在视频直播中体验贵州苗绣的制作全过程和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为大众提供一个了解和感受贵州苗绣的开放平台,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贵州苗绣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深度和远度。

(二)创新贵州苗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方式

传承和发展贵州苗绣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苗族青年传承人。贵州苗绣的传承不光要深度挖掘苗绣的传统艺术价值还要丰富苗绣的时代特征和内涵,进一步增强苗族青年传承人传承的动力。在网络媒体的大环境下,创新贵州苗绣与新的艺术媒介、传播方式、艺术形式相融合,通过“互联网+”的互动开放与线上教育的共享优势,充分运用网络多媒体将贵州苗绣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形象再现,吸引新一代的苗族青年学习和继承贵州苗绣,不仅给更多贵州苗绣的传承人们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同时也给予苗绣传承人一些物质奖励,而网络直播等也能给苗绣传承人创造收益,让贵州苗绣非遗文化的传承在不断流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避免让这些传承人们寒心,技术和物质的双向满足能够更加有利于贵州苗绣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树立贵州苗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形象

贵州苗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虽然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但对贵州苗绣的传承和发展来说,建立品牌影响更加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我国很多大多数民间艺术由于传承的代际性和不传外人等习俗,进一步阻碍了营销推广和品牌意识的树立,很难能够得到百家之力从而对艺术进行不断地时代探索和创新。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传承更加需要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设计出新的图案和纹路,展现出新的艺术价值,使贵州苗绣散发出新的艺术魅力。“互联网+”非遗文化产品设计,既要保留住贵州苗绣的文化和民族特质,利用极具推广能力的互联网平台,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

猜你喜欢

苗绣苗族刺绣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苗绣
苗绣产业化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
刺绣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