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山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对粮食作物的影响

2020-12-15安斌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武山县洪涝防灾

安斌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气象局,甘肃 天水 741300)

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对天气的影响,我国各种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不断增加,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为其发展带来可很大的阻碍。特别是一些季节性的农业气象灾害,因为其发生时基友突然性,往往会在没有任何有效措施预防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结果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失,使得农作物的产量严重下降,甚至会出现绝收的情况。要想对这一情况进行有效的避免,就要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研究其发生的规律,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武山县隶属于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岭北坡西段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的复合地带,海拔在1365~3120m之间,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地理位置比较独特,收到多重气候带的影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受到的气象灾害影响较大,对农业紧急发展影响重大。

1 农业气象灾害的定义与特征

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在气候突变影响下,对农作物产生不可避免的不利影响,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甚至导致农作物直接死亡和绝收。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干旱、洪涝、霜冻等气象灾害是第一天敌。气象灾害是不可抗拒的因素,对我国农业生产将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湿度和温度的不同,不同作物的生长条件也不同。因此,农业气象灾害不仅是简单的气候变化,而且是影响作物生产的自然变化。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特征如下。

1.1 区域性产生

通过对各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出现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后就能发现相同地区常常会发生相同的气象灾害。如果一个地区很少下雨,则该地区发生干旱的概率就比较高,若该地区经常暴雨,则出现洪涝灾害能可能性界非常大。对于区域性灾害,它的出现并不固定,但一旦出现就会在这个区域全面爆发。

1.2 季节性显著

通常来说,当出现气象灾害时,温度也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所以若温度十分明显的变化时,极有可能代表着气象灾害即将来临。如,我国北方在春季若是温度出现分厂明显的变化,那么代表着干旱现象可能会发生。因此,我们一定要对气象灾害的季节性给予高度重视。

1.3 多灾害并发性

所谓多灾害并发性,就是指在某一个地区中,当出现一种自然灾害时,常常还会伴随着其他不同的自然灾害同时发生。例如,某个地区发生洪涝时极有可能还会出现病虫灾害或者低温冻害,所以多灾害并发性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生产。若是有地区真的发生这种情况是,农业生产将不再处于平衡状态,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当农业产业受到严重损害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2.1 干旱

武山县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就是干旱,和其他气象干旱相比,农业干旱与很多不同之处,农业干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作物的生产和种植。气象干旱就是农田水分在降水量减少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短缺或者异常的现象。而农业干旱不同,主要表现为降水量急剧减少,导致土地水分出现严重的流失现象,植物体内水分失衡,农作物生长发育需求得不到满足,一旦情况变得严重,便会大幅度降低农作物的产量,甚至出现颗粒无收现象。但是农业干旱的成因不仅仅是因为气象上的降雨减少,还包括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土壤条件、灌溉设施缺乏等原因。

2.2 洪涝

武山县每年也饱受洪涝灾害的影响,在2018年更是遭遇50年未出现的特大洪水,局部再打降水量达到124.4mm,直接造成了2691万元的经济损失。洪涝主要出现在低洼农业种植区,再出现持续性的暴雨时会出现渍水淹没等气象灾害,最终形成洪涝。洪涝不但会造成农作物的减产,严重的会造成农作物绝收现象。所以在出现连日大雨后要警惕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并且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2.3 霜冻

霜冻灾害一般发生在春秋两个时间段,主要表现为使作物授粉造成影响,导致作物颗粒干瘪。霜冻灾害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长期出现寒潮、低温,使得农作物的生长与发展受到抑制作用,严重降低农作物的产量。通过对以往出现这种灾害的情况进行研究会发现霜冻在冬春两季换季的时候发会对农作物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这时要提前做好防护工作。由于不同区域的气象会有差异性,农作物会产生不同的霜冻灾害,所以要认真观察和记录不同区域的气象信息,尽可能做到在灾害来临之前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确保农作物的产量。

3 应对策略

3.1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降低气象灾害发生频率

由于我国发展初期缺乏环保意识,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各种气象灾害越来越频繁的发生,这些影响慢慢浮现。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硬化面积的不断增加导致了土地渗水率的不断降低。这些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区域气候,导致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因此,现阶段要从源头上解决农业气象灾害问题,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提高人们对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开展退耕还林和生态造林工作,增加森林覆盖面积,制定保护现有森林等生态环境的相关政策。改变现有区域生态环境,减少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同时,也要改变原有的农业生产方式,采取多元化种植方式,提高农作物抵御农业气象灾害能力,尽可能保持生态平衡。

3.2 建立气象灾害防治工作长效机制

要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工作,建立气象灾害监测机构,明确部门分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要积极融入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由政府部门部署,政府要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把局部的防灾责任明确到个人,让每个防灾岗位都有专业的气象人员,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政府也要加强部署力度,科学分析武山县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制定科学的防灾规划,确保防灾质量,避免农民盲目防灾情况的发生,逐步提高区域防灾工作质量。

3.3 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防灾意识,保证防灾质量

武山县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气象部门应该增加农民对自然灾害理解和学习,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去农村进行宣传和指导,使农民意识到自然灾害的可控性,消除错误的想法。气象技术人员还可以组织农民研究学习自然灾害的发生征兆,学习如何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使农业经济能够稳定发展。

3.4 强化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如今随着我国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借助现代化和新型设备能够实现对气象的有效监测。通过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可以有效地提升气象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尤其是在获取到相关信息之后对灾害发生的时间、强度等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在气象灾害发生之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行预防,最大限度的避免其对农作物产量带来的影响,实现防灾减灾的目的。

3.5 加强预防气象灾害的宣传工作,提升灾害预防意识

要想保证防灾减灾的效果,首先要积极培养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使得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农业生产者了解到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带来的各种危害以及对农作物产量带来的影响。使得在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时人民群众能够积极配合,保证防灾减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其次,针对不同地区发生的气象灾害的不同类型分别进行宣传,使得群众对本区域可能发生的农业气象灾害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提高其防灾减灾的意识,认识到防灾减灾工作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3.6 加大投资力度,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

随着人们预防意识的逐步提高,农民对自然灾害的可控性将有深刻的认识。因此,农民应统一筹备资金,建立相应的农田水利、防汛工程等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技术在防灾中的效益。在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条件下,当地农业气象局可以派出相应的技术人员,协助农民进行自然灾害预防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武山县属于雨养农业区,农业气象灾害十分频繁切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干旱、洪涝、霜冻等灾害都是不可避免的,必须通过防范手段预防并降低其影响。要重视环境保护,建立防灾长效机制,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宣传工作的开展,树立正确的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农民对防灾减灾的认识,确保防灾减灾工作质量的提升,有效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猜你喜欢

武山县洪涝防灾
洪涝造成孟加拉损失25.4万吨大米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防火防灾”大作战
衡阳暴雨洪涝特征及对后期农业干旱影响
黔东南州洪涝发生规律研究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武山县2015年全膜玉米密度试验总结
基于FloodArea 模型的龙须河流域暴雨洪涝淹没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