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葡萄白粉病综合防控技术
2020-12-15李翠梅
李翠梅
(宾川县金牛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宾川 671600)
宾川县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光热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7.9℃,年霜期100d~120d,年均降雨量559.4mm。是全国比较大的鲜食葡萄种植基地,被农业部评为“葡萄之乡”。止2019年底,全县共栽植葡萄162 411亩,其中挂果面积160168亩,总产394794t,实现总产值333182.7万元。葡萄已成为宾川县大部分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近年来,由于气候等原因葡萄白粉病是宾川葡萄普遍发生的病害,严重影响产量及果实品质,给果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地防治葡萄白粉病,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科学的总结出适宜于宾川葡萄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能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葡萄白粉病的发生及为害,增加果农经济收入,实现宾川优质葡萄的生产。
1 葡萄白粉病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和果穗,以幼嫩组织最易感病。叶片发病生大小不等、轮廓不整齐的褪绿或灰白色斑块,上覆有白粉状霉层(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叶面不平,严重时叶片满布白粉,病叶逐渐卷缩、甚至枯萎脱落。果穗早期感病易枯萎脱落。幼果发病在褪绿斑块上生黑褐色星芒状纹,表面满布白粉,果小味酸;新梢、果梗及穗轴发病也出现黑褐色网状线纹,有白粉状霉层。
2 病原
本病由葡萄钩丝壳菌Uncinula necator (Schw.) Burr.侵染所致,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钩丝壳属,是一种潜伏性弱寄生菌。
3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被害组织内或芽鳞间越冬。次年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由风力传播,落到寄主表面,如条件适合即萌发为芽管,直接穿透表皮侵入为害。分生孢子萌发对温度的要求并不严格,但以25~28℃为最适宜;相对湿度在8~100%时均可萌发,在25%的相对湿度下可期发15%,而且只有在寄主表面无水层时才能萌发侵入。潜育期一般为3~6d,气温在29~35℃时病害发展最快。
4 发病条件
葡萄白粉病是一种潜伏性弱寄生菌,其发生与气候条件、品种、树势、栽培管理技术等有关。
4.1 气候原因
由于宾川县特殊的气候环境,干旱少雨,致使白粉病在葡萄整个生长期均可被侵染发病,具有发病早、蔓延快等特点,根据笔者跟踪观察多年,葡萄白粉病在3月初就初发生,4~6月、10~11月是发病高峰期,其余月份均不同程度发生,特别是遇干旱年份,发病往往更加严重。
4.2 品种
在宾川葡萄生产中,不同品种白粉病发生为害程度是不相同的。在我县的主栽品种中,克伦生葡萄最易感染白粉病,其次是红提葡萄,阳光玫瑰、夏黑葡萄等次之。
4.3 栽培管理粗放,树势衰弱,易感染葡萄白粉病
对土层浅薄,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不高的葡萄园,地下水位高,排水不好的田块,葡萄根系由于病虫为害、机械损伤等原因,或因破眠促萌过早,致使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未同步生长等因素,都会导致树体衰弱,衰弱的树体为该病的发生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栽培密度过大,大量施用氮肥,叶片、枝梢徒长,通风透光条件差,田园杂草丛生,更利于葡萄白粉病发生。
5 防治措施
葡萄白粉病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绿色防控植保方针,采取以加强果园管理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关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有效地控制葡萄白粉病的发生及为害。
5.1 农业防治
5.1.1 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性
对土层浅薄,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不足的葡萄园,果实采收后秋施,亩施充分腐熟农家肥3000~5000kg或精制有机肥1000~2000kg,合理搭配氮、磷、钾、微量元素,适时追施萌芽肥、幼果期膨大肥、着色增糖肥,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植株生长过旺过密。在葡萄的生长期及时喷施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或其它微量元素,不断满足葡萄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适时摘心、绑蔓、除卷须、去副梢、剪除病果,保持葡萄园内通风透光良好。1月中下旬破眠促萌,使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同步生长,促进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5.1.2 及时排水,适时灌溉
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葡萄根系的活动生长,雨季排水不好葡萄园,及时开挖排水沟。干旱缺水的应积极采取抗旱保苗措施,如:早春地膜覆盖、墒面覆盖茅草等,有条件的地方,安装滴灌,创造良好的葡萄生长环境。
5.1.3 冬季做好清园工作,减少病虫基数
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虫枝、过密枝,扫除病叶、病果等病残组织,铲除田间杂草,集中销毁。修剪前后,使用3波美度石硫合剂全园喷布,包括立架、围篱、地面等附属设施,减少葡萄园初侵染菌源和虫源基数。
5.2 化学防治
根据葡萄白粉病在宾川县的发病规律,开花前、后是防治的关键时期。以预防为主,科学使用药剂,均匀喷药,做好叶背喷施,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轮换、交替使用两种以上农药防治葡萄白粉病,避免产生抗药性。
葡萄萌发后至开花前,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氟硅唑乳油8000~100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1000倍液等保护性杀菌性预防葡萄白粉病,并结合蓟马防治。谢花后至果实成熟前10天,在葡萄白粉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36%啶酰·乙嘧酚悬浮剂8000~10000倍液、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500~4000倍液、25%戊菌唑水乳剂8000~10000倍液、20%腈菌唑悬浮剂3000~4500倍液等内吸性杀菌,7~10d一次,连续2~3次。采果后至落叶前,使用1:0.5-0.7:200倍波尔多液,15~20d喷药一次,保护叶片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增加养分积累,提高树体抗性,降低翌年的病源基数。
6 结语
在葡萄白粉病的防治过程中,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绿色防控植保方针。首先,加强葡萄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追肥,适时灌水、排水,强化灾后树体的管护工作,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性,是防治葡萄白粉病的关键措施;其次,搞好冬季清园工作,减少病源基数,能有效地减轻葡萄白粉病为害:第三,根据葡萄白粉病在我县的发生规律,科学及时的采取两种以上化学药剂交替、轮换使用,就能安全、经济、有效地抑止葡萄白粉病为害及发生蔓延,实现宾川优质葡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