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乡马铃薯高产栽培
2020-12-15张聪艳
张聪艳
(陆良县活水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陆良 655600)
1 选用优良品种
以原种一级种薯扩繁为主,二级种薯扩繁为辅;陆良县主推品种为主,其他示范新品种为辅。重点选择已通过审定,丰产性好、抗病性强、市场容量大的丽薯6号、合作88号、青薯9号3个优良品种。
1.1 种薯处理
1.1.1 种薯消毒
种薯表皮常带有疮痂病、粉痂病等病原菌体,可用40%甲醛1份,对水200份在催芽前喷洒种薯堆或浸种5 min后,用薄膜覆盖闷2 h,再揭膜堆成薄层通风晾干,有较好的防病作用。
1.1.2 催芽
催芽可促进种薯解除休眠,缩短出苗时间,促进生育进程。常用方法:种薯已出芽至1~2 cm时,将种薯取出库外,平铺于光亮室内,使之均匀见光,当白芽变成绿芽即可切块播种。在催芽过程中,发现带有环腐病、晚疫病、块茎蛾、青枯病的薯块应清除,确保健康种薯播入田间。
1.1.3 种薯切块
切块种植能节约种薯,并有打破休眠和促进发芽、出苗的作用。切块大小以每千克种薯切25块左右,单块重35~40 g,每个切块带2个健全的芽眼。切块使用的刀具用75%的乙醇或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做到一刀一沾,每人2把刀轮流使用,一把刀切种时,另一把刀浸泡于消毒液中,防止切种过程中传播病害。发现病烂薯及时淘汰,切刀接触病烂薯时要把切刀擦拭干净后再用乙醇进行消毒。
2 选地与整地
2.1 选 地
原种生产基地要选择冷凉山区(海拔2200 m左右)繁殖。原种生产地块要求土质疏松,排灌方便;整地要求平整、土细而松;每公顷播种12万~15万粒微型薯(每粒重量1 g以上)。在高密度定植的情况下,可以生产出较多数量的原种小薯,方便运输和以小种薯播种生产一级种薯。
马铃薯地块不宜选在低凹、涝湿和黏重土壤地;选地切忌土传病害较重的地块;茄科、十字花科等为前茬土传病害较重的地块严禁种植马铃薯。
2.2 整 地
地块选好后,一般在12月至次年1月整地。整地过早,由于冬春干旱土壤水分损失过重,不利于播种出苗。整地应精细,实行深翻、耙耱或起垄等。深翻要达到20 cm以上,以20~30 cm为宜,做到随翻随耙、压实、地平、土细、上实下虚。
结合陆良县耕作习惯及抗旱栽种要点,采用高垄双行和平墒栽培,每亩播原种6000粒,原种、一级种3700~4000株。土壤肥力高或晚熟品种,可适当稀植;土壤贫瘠或生育期短,应适当密植。
3 播 种
尽量选用脱毒或消毒的健康种薯。
3.1 播种时期
陆良县活水乡海拔均在2250 m以上,一般2月10日至3月15日播种。土壤墒情好,并且地下水位高,排水方便的地区,不论海拔高低,均在2月15日至3月15日播种。
3.2 播种量
陆良县活水乡主栽中晚熟品种,茎叶较为繁茂、单株产量较高,一般每亩栽3200~4500株。播种时,可采取单垄单行等行距或单垄双行的宽窄行方式。
3.3 覆 膜
地膜覆盖有利于保水保温,提早成熟7~10 d。覆膜时,要注意周边用土盖严,垄顶每隔2 m左右用土块镇压,以防被大风吹跑。
4 田间管理
4.1 发芽出苗期
在出苗前,如土壤异常干旱,为防止缺苗,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苗前灌水,同时要防止人畜践踏和土壤板结影响发根出苗。杂草多的地区可在播前或播后施用除草剂抑草壮苗。地膜覆盖的田块在幼苗出土时,要及时破膜,防止叶片接触地膜被灼伤。
4.2 幼苗期
4.2.1 查苗补苗
当幼苗基本出齐后,即应进行查苗补苗。据试验,行内缺苗1株时,两侧相邻的植株有补偿产量作用。由于营养面积的扩大,可以补偿缺株损失产量的50%,但缺苗过多形成断垄,则影响产量。
4.2.2 中耕培土
齐苗后及早进行第1次中耕,深度8~10 cm,并结合除草促进根系生长。第1次中耕10~15 d后进行第2次中耕。两次中耕要结合培土,培土厚度不超过10 cm,以增厚结薯层,避免薯块外露而降低品质。
4.2.3 追施苗肥
马铃薯施肥为“农家肥+测土配方施肥”。农家肥如塘施及条施,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1500 kg;如果结合耕地翻压撒施,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 kg以上;陆良县施用13∶9∶6的配方肥,亩施用量150 kg。
4.2.4 灌溉和排水
马铃薯苗期植株较小,耗水不多,一般不需灌溉,土壤含水量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50%~ 60%即可。若干旱严重,仍需灌水(滴灌效果好),以利幼苗生长。雨水过多,则需要清沟排水,防止涝害。
4.3 块茎形成期
要以促为主,促地上带地下,要求地上部茎秆粗壮,枝多叶绿,长势茁壮,地下部多结薯。现蕾期可进行最后一次中耕,深度宜浅,此期需水量大,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溉。
4.4 块茎增长与淀粉积累期
此期生长发育耗水量最大,占全生育期水量的50%以上,土壤含水量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如土壤缺水应及时灌溉。中晚熟品种有缺肥特征时,可进行叶面追肥,一般施用磷酸二氢钾溶液(0.3%~0.5%)并结合所缺微量元素,可改善块茎品质和耐贮性。
4.5 病虫害综合防治
马铃薯幼苗期以预防立枯病、猝倒病为主,所用药剂分别为甲霜·锰锌+硫酸链霉素、恶霉灵、甲霜·锰锌+硫酸链霉素+咯菌腈,均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苗期、孕蕾期、开花期、块茎膨大期,以预防晚疫病为主,有针对性地做好细菌性病害、小地老虎、蚜虫的防治。小地老虎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虫酰胺交替施用,同时每次加入吡虫啉做好蚜虫的预防,加入硫酸链霉素做好细菌性病害的预防。陆良马铃薯主要是以晚疫病为主,可选用以下方法进行预防或防治。
4.5.1 选用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最好的防病办法。
4.5.2 选用无病种薯
在种薯收获、贮藏、催芽期间,严格剔除病、烂薯块,种植前对种薯块用药剂喷洒杀菌。
4.5.3 施药防治
药剂对晚疫病只有预防和控制作用,没有治愈的功能。药剂有增威赢绿、瑞毒霉、甲霜灵锰锌、代森锰锌、百菌清、杀毒矾、波尔多液等,任选2~3种交替喷施,以防用同一药剂使真菌产生抗药性。
4.5.4 厚培土
田间晚疫病孢子侵入块茎,主要是通过雨水或灌溉把植株上落下的病菌孢子随水带到块茎造成的。要注意加厚培土,使病菌不易进入土壤深处,以减少块茎发病率。
4.6 中耕管理及化控
齐苗后及时中耕除草,起垄培土。块茎膨大期间,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对陡长现象喷施多效唑(90~150 mg/ L)。
4.7 严格去杂去劣
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及收获前,严格去除病株、杂株,提高马铃薯种薯的纯度和质量。
5 适时收获
当植株大部分茎叶枯黄至枯萎时,块茎很容易与匍甸茎分离,周皮变硬且厚,块茎干物质含量达到最高限度为食用块茎的最适收获期。种用块茎应在植株枯萎前1-2周收获,以减少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物在块茎中的积累,以获得生理上的健康种薯。收获应选择土壤含水量较低时进行。收获期间若遇高温烈日,应在早上或傍晚收获,尽量避免块茎在烈日下曝晒,以防降低种用和食用品质。收获前割除地上部茎叶并及时运出田块,收获时防止机械损伤,分级装袋,分级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