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2020-12-15韦正军
韦正军
(环江县驯乐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环江 547109)
水稻,乔本科稻属谷类作物,原产于我国和印度,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种植。水稻是喜暖、喜湿作物,其温度要求比较高,不同时期对温度有着不同的要求,如幼苗期适宜生长温度为28~32 ℃,抽穗期适宜生长温度为25~35 ℃,而开花期适宜生长温度为30 ℃左右。另外,水稻对土壤环境要求不高,但以水稻土为宜。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各地都有广泛的水稻种植基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而且当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丰富,是较好的水稻产区。但是,当地地势较高、地形复杂,种植水稻时对种植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水稻种植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水稻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种植效率。
1 水稻栽培存在的问题
1.1 水稻品种杂乱
在当前水稻栽培过程中,存在水稻选种不严格、品种杂乱的现象。而水稻种植品种杂乱会使其种植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无法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水稻产品品牌。而且水稻种植品种杂乱会影响水稻的抚育管理和收割。因为各个水稻品种的生长周期不同,所以收割时需分多次进行收割,而且不能大面积进行收割,大大影响了水稻采收效率。
1.2 稻田用药不合理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存在用药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第一,农户缺乏病虫害防治的专业知识,对病虫害的预防不够重视,致使病虫害发生时往往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治理;第二,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农户过多使用农药,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导致病菌和害虫产生抗药性,加大治理难度,并导致籽粒农药残留量较多,影响水稻品质[1]。
1.3 稻田整地不到位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存在稻田整理工作开展不到位的问题,如放水泡田时间太短,搅浆碎土作业时不易搅碎;搅浆整地次数过多,致使土壤结构过细,易出现板结现象;沉浆时间过短便开始插秧,影响后期秧苗分蘖等。这些均会影响水稻后期生长。
1.4 水稻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程度低下
在水稻栽培技术应用中,存在水稻技术推广效率低下的问题,导致科学的种植技术得不到广泛应用。原因主要在于水稻种植户文化水平较低,对水稻栽培技术的学习存在一定困难;受地区发展水平限制,使水稻种植技术无法得到快速的传播与推广[2]。同时,机械化生产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种植效率,大大增加了种植时间,造成了人力、物力浪费,而且影响水稻种植质量,如插秧深浅不一等。
2 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2.1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
2.1.1 合理选种。为了提高水稻种植效率,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加强解决当前的选种问题。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高水稻选种的科学性:第一,根据水稻种植地区的种植环境进行选种,即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水源、土壤等情况选择适宜种植的水稻品种;第二,选择抗病性强、生长质量好的水稻品种,而对那些质量不佳的品种要及时淘汰;第三,完善水稻种子处理技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并促进稻种快速发芽生长。
2.1.2 科学整地。为了提高水稻种植效率,相关种植人员需提升整地质量。首先,种植人员需加强对整地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整地对水稻健康生长的重要性;其次,进行整地时,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深度控制在15~20 cm,并要保证深翻后的土壤内无杂物、土质疏松;最后,在水稻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晾晒,并施撒一些生石灰粉,对土壤进行深度消毒。
2.1.3 合理种植与灌溉。在水稻种植中,种植人员需把握好水稻的种植时间和灌溉量。首先,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为了保障水稻种植效率,需合理把控水稻种植时间,具体需要考虑种植的水稻类型如早稻、中稻、晚稻等,还需考虑不同成熟期水稻种植的衔接时间,从而保障种植周期,增加种植收益;其次,种植人员需要根据水稻生长需求控制灌溉量,如种植人员使用间歇式灌溉法,保证满足水稻生长需求,并可节约用水,降低生产成本[3]。
2.1.4 加强水稻控苗、控肥。为了提高水稻种植效率,相关种植人员需加强水稻控苗、控肥技术的应用。从控苗方面来看,需要加强对水稻苗木的管理,即合理进行晒田或灌深水。在水源较活的条件下,当杂交水稻和分蘖性强的常规稻田间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时,进行排水晒田(分蘖较弱的稻田适度推迟),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分化时结束晒田。在水源不太活的条件下,可以采用灌深水控苗,即当苗数达到待控指标时采用灌深水的方法,对秧苗分蘖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从控肥方面来看,即在水稻种植期间,控制总施氮量、控制苗蘖肥施氮量,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和肥料投入成本,控制最高苗数,达到协调个体与群体矛盾,提高群体透光率和群体成穗率。
2.1.5 加强病虫害防治。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易出现各种病虫害问题,如水稻白叶枯病、水稻恶苗病、水稻纹枯病、二化螟、灰飞虱和稻蓟马等。因此,为了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种植人员需要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首先,种植人员要做好各种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如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排水、施肥、除草等工作;其次,一旦发生病虫害问题,要仔细查找病虫害发生的原因,针对性进行治理;最后,种植人员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防治方法,如营造适宜病菌和害虫天敌生长的环境,利用天敌防控病虫害,还可以利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等药剂进行病虫害治理。
2.2 加强水稻栽培知识宣传
为了提高水稻种植效率,相关部门需加强宣传与推广水稻栽培技术。首先,政府需加大对水稻种植地区的扶持力度,如提供优惠政策、资金补助等,使水稻种植户能合理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其次,相关农业部门要定期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开展水稻栽培技术讲座,帮助农户高效应用水稻栽培技术,并帮助农户解决水稻种植中遇到的难题。最后,相关农业部门需加强水稻病虫害预防知识宣传,做好水稻病虫害预防工作,减少病虫害问题所带来的损失,提高水稻种植效益[4]。
2.3 构建专业的灾害预警体系
自然灾害对于水稻种植效率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为了降低灾害导致的水稻种植损失,相关部门需建立灾害预警体系,以预防各种灾害的发生。第一,完善预测预警体系,加大对自然灾害隐患的排查力度,如加强对水文、气候等情况进行监测,从而更精准地对各种自然灾害进行预测,从源头降低灾害的发生概率;第二,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各种自然灾害,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5]。
3 结语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水稻对于我国国民的生活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与人员要不断加强科学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提高我国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从而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