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发展背景下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2020-12-15

乡村科技 2020年36期
关键词:陇南贫困地区攻坚

陈 婷

(中共甘肃省成县委党校成县行政学校,甘肃 成县 742500)

以往,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带动了经济快速发展,但长远来看,需为此付出的生态成本较大,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发展观是党中央提出的新型发展理念,为开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新思路[1]。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应始终贯彻绿色发展观,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以促进贫困地区脱贫,推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1 绿色发展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影响

1.1 绿色发展为实现精准脱贫提供根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果,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已形成了绿色发展、生态脱贫的良好效应。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精准扶贫强调扶贫工作应具有可持续性。为此,要坚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把绿色经济作为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坚持绿色发展是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和保障贫困群众脱贫可持续的内在因素,有助于改变以往脱贫又出现返贫的现象。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在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应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通过精准扶贫实现贫困地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也契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只有全面、科学地给予规划和指引,才能防止产生返贫现象。要实现绿色发展下的精准扶贫,就应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各项工作引领,贯彻绿色发展优先的原则,促使甘肃省陇南市的贫困地区在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取得进步,有效提升扶贫工作中生态要素的利用率,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精准脱贫提供根本保障。

1.2 绿色发展为乡村产业转型提供新契机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形成系统化、持续化和绿色化的产业体系。从陇南市扶贫工作实际来看,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生态环境脆弱是许多贫困地区存在的共同问题。当前,在陇南地方政府的努力下,许多地区已初步摆脱贫困,但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长期未得到恢复。在这些地区,生态环境缺乏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承载力,基础设施落后,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使乡村振兴缺少内生动力。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为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想推进绿色发展导向下的扶贫攻坚,则应充分发挥当地生态环境的优势,致力于扶持可持续产业,使乡村产业逐步向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方面转型,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让乡村经济发展具备可持续性。目前,绿色发展已为陇南市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生态产品的市场热度上升,由于社会大众对生态环境和个人健康的重视,农产品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旺盛。针对这种状况,陇南市可借助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势,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开发出多样化的绿色农产品,从而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发展贫困地区的农业经济。另一方面,在绿色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从中央到地区均实施了生态责任追究机制,为陇南市推进绿色扶贫工作提供了保障。通过这一机制的实施,能有效避免先污染后致富的现象。

1.3 绿色发展为“三农”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应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由于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如果肆意破坏自然的修复能力和循环能力,就会严重影响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从而使经济发展缺乏持续性的动力。因此,需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逐步缓解自然与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冲突,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理念指引农村经济发展,激发农村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振兴[2]。要想以绿色发展理念指导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就应强调对农村地区自然环境的保护。近年来,陇南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于乡村振兴而言,生态环境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其与农村生产力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应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如果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忽略生态保护,贫困地区很可能会重返贫困,对扶贫攻坚工作的成效造成不利影响。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就要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变。这要求有效减少农业生产的资源消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做好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特别是对贫困地区而言,要积极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重视生态系统的保护,牢牢守住生态红线,对环境污染问题开展综合治理。只有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真正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发展,凝聚人心,实现乡村振兴。

2 绿色发展背景下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2.1 加强脱贫攻坚的顶层设计

目前,陇南市要想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就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精准扶贫顶层设计。陇南地方政府要努力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脱贫攻坚工作中,通过走绿色发展之路,达到脱贫致富目标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在出台有关精准扶贫的有关政策时,要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纳入考虑范围,根据本地的生态状况提出脱贫攻坚的具体方案,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促进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同时,陇南市应当把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作为扶贫考核的重要指标。地方政府要修订现行政策,将生态建设效果作为重点考核内容纳入扶贫评价工作中。其次,要强化扶贫工作者绿色发展理念。鼓励扶贫工作者加强理论学习,培养他们的绿色发展意识和能力。政府还要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和考核内容,开展有关绿色发展技能的培训,促使扶贫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升精准扶贫的专业能力。最后,地方政府还要构建扶贫信息生态网络,使扶贫工作人员能够全面、动态地掌握生态问题,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扶贫攻坚工作。

2.2 加快推进绿色经济发展

为了协调脱贫攻坚和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陇南地方政府应重视发展本地绿色经济,从而增强扶贫攻坚的内在动力。第一,要重视在贫困地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陇南市可以开发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让贫困群众能够通过这些产业实现创业和就业。同时,还应重视本地特色种植业的发展,引入先进技术,开展林下种养业,让本地养殖业能够实现规模化发展。通过多方面措施,可将贫困地区的生态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拓展精准扶贫的方式方法,促进贫困群众脱贫[3]。第二,应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绿色产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陇南地方政府要按照本地特点和优势,建立绿色产业发展体系,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且存在不平衡现象,地方政府在扶贫攻坚工作中要重视提升产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多元化发展。第三,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型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打造特色产品,把产品优势与地区优势紧密结合在一起,利用本地自然资源,通过第一产业的高效培养、第二产业的精深加工以及第三产业的交易物流,构成农业产品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体系,在实现农民增收的同时改善自然环境。

2.3 积极整合各项生态资源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要有效开发利用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方面做出突破。乡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与生态资源的有效整合存在密切的关系。陇南市应以本地自然资源为依托,综合应用经济、科技、法制等手段,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促进各类生态资源的有机整合,实现对当地生态资源的系统性开发和保护,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积极整合资本资源。应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整合有关扶贫资金和环保资金,实现对资金的统筹运用,形成合力,更有效地解决扶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要整合不同部门的资源。要扭转不同部门在扶贫攻坚中各自为政的管理状态,强化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管理体制,在扶贫攻坚中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是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陇南市应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动员其成为生态扶贫开发的主体,从而实现政府主导下生态资源多元化开发,形成可持续性的生态扶贫格局。

3 结语

绿色发展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亦是我国政府在发展理念方面的重要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如何推进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在这一背景下,将绿色发展融入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扶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陇南贫困地区攻坚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准确理解脱贫攻坚的“辩证关系”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陇南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