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主题素材
2020-12-14陆叮叮
陆叮叮
素材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素材,再才华横溢的人也难以写出美文佳作。如果说观点是文章的灵魂,结构是它的骨骼,那么素材就是它的血肉。正因为血肉的不同,才使得同一种观点的文章写出来千人千面,各具神采。一道作文题,合适的立意也就那么几个,如果能够在素材的运用上技高一筹,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纵览历届高考满分作文,其切题之准、构思之巧、语言之美,令人赞不绝口;而其素材之丰盈鲜活,选材之广泛,用材之精当,更让人惊羡不已。从名人名言到经典实例,从亲身经历到历史事件,从冷门话题到热点时政,从天文地理到社会万象——生活的天地有多大,素材的天地就有多大。
写作的素材靠的是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素材的掌握也贵在一个“积”字。对写作而言,厚积方可薄发,“胸藏万汇”,方能“吞吐翕张”。所以在考试前夕,积累主题素材非常重要。那么,如何积累主题素材呢?同学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生活素材:细心观察,从生活的海洋中撷取
生活经验与文章的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写作就是从生活体验中写出真实的感悟。人的一生,处处触摸着自然,时时感知着生活,它们为我们提供着最鲜活的素材;而这些鲜活的写作素材的取得全靠我们的观察与思考。孔子教学生“多识草木名”,鲁迅指出“第一须观察”,也就是强调观察与体验的重要性。取材生活经验包括两方面:
一是感悟大自然。大自然充满着无限神秘:风雨雷电、地震海啸、四季轮常,有悲壮、雄奇与险峻,也有温馨、含蓄与典雅。无数生命共存于这一复杂多变而又井然有序的世界中,不时地泛着奇异的美的身影,共同描绘了一幅长长的画卷;自然界中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是一部无言的哲理书,给每一个善于发现和思考的人以无穷的启示。注意观察大自然中诸多生命现象,并领悟其中所蕴含的生命真谛,你会搜索到难以穷尽的创作灵感。
二是留意生活美。生活是我们写作的宝库,其中的人情世故、喜怒哀乐灌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角落:倚窗远眺,你不仅可看到外面的各种风景,还能感受到现代文明的气息;环顾四周,你身边的每一个人的举手投足、言语神情等都时时装点、丰富着你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细微处积累并领悟,你定会发觉生活“无处不飞花”、无处不流光溢彩,你也就自然会采撷到极具真情实感的写作素材。如优秀作文《新来的班主任》中的这一部分:
“我是你们新来的班主任。”她走上讲台,微笑着,双手背在身后,昂首挺胸地对我们说,“我想做大家的知心姐姐,不知你们欢不欢迎?”
“欢迎!”声音响彻校园。
…………
“你在做什么呢?”
我左右在看,装作什么也没听见。
“问你呢!”
“嗯。”我满不在乎。
我等待着她暴风雨般的批评,可是一抬头,正好踫着她眼镜后面那温和的目光。我憨憨地一笑,不知所措。她翻阅着我的作业本,时而皱眉,时而含笑。
“不错,字写得很工整。”她低下头,指着我的作业本说。
她柔顺的秀发触到了我的脸,痒痒的,香香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我刚才那股憨劲儿在不经意间消失殆尽了。
这里的素材就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因为真实,所以感人。作者以小见大,细节传神。新班主任翻阅“我”的作业,引出一系列细节描写,使“师生情长”的主题在一个个传神的细节中自然流露出来。新班主任文质彬彬的形象和“我”憨态可掬的形象如在眼前,可圈可点。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对老师的敬仰,全都蕴含在温馨的画面中,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写不出这般感人的文字。
二、课本素材:借鉴课文,充分进行整合提炼
语文教材是一个庞大的素材库,它为我们的素材积累提供了很好的保证。考试前可以有条理地回忆教材中的一些经典篇目,挖掘材料中蕴含的各种观点,并化为己用。应该说,对教材中写作资源的挖掘利用是积淀和丰富写作素材的最快捷的一种渠道,而概括性地整理情节点、语言点和多角度地提炼思想点则是其中的关键。如关于“好奇心”的主题素材,高中教材中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史怀特的《敬畏生命》,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对动植物的生命状态细腻的描写,等等,不一而足。运用课本材料,可以借用经典名篇的精髓或某一细节构思整篇文章,可以多选用两三个例子从不同角度阐释同一话题,可以利用课本上的相关内容集束成段,借排比的形式展现出你开阔的知识面和良好的知识储备。
三、课外素材:加强课外阅读,分门别类积累
课外的素材是最丰富的,我们可以利用手机、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取信息,国际事件、热点事件、民生小事、娱乐八卦等中都有对我们有用的素材。
再一个素材的重要来源,便书籍的阅读。台湾学者陈品卿把中学阶段课外阅读的书籍归纳为名人传记、文学名著、历史故事、名人书信、名人札记、名人言论、科学论著等12类,这些书籍蕴含着丰富的百科知识,为我们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素材天地:精美的语言素材、深厚的思想素材、精彩的情节素材、鲜活的人物形象素材等。对它们常读常抄,天长日久,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心灵,为我们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对从平时获取的素材,可以进行必要的分类,建成知识网络。把材料归类、整合,分析每个经典材料适用的话题范围,可以从自然类、情感类、哲理类、精神家园类、科学环保类、成长感悟类等6个主题进行整合。每一个大类可以分为若干个子话题,构成素材网络。如哲理类有信仰、宽容、换一个角度、智慧等主题;当前热点类有“抗疫精神”“全面小康”“绿色发展”“家国情怀”“新时代新青年”“合作共赢”“文化传承”“改革创新”“互联共享”“奋斗追梦”“劳动意识”“中国力量”“健康生活”等主题。如果能按主题梳理好,并做到记忆消化、巩固提炼,写作时一定会打破素材荒的瓶颈,做到运用自如。
写作素材源头众多,信息无穷,对此,我们很难甚至说根本无法做到过目不忘而无遗漏,况且很多原始素材还不能直接为人所用,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整合提炼。所以,搜集、积累主题素材应掌握一些技术性的环节:
1.分类摘抄
准备一个摘抄笔记本,按主题分类摘抄平时积累到的优秀素材。摘抄过程中,一要注意有效筛选,强调语言性和思想性;二要注意分类,便于查阅和使用时方便。有时还可采用小卡片的形式,随身携带,点滴收集,并用内容的头一个字母作標志,便于平时消化。
2.剪辑粘贴
遇上较复杂不便摘抄的素材可采取复印、剪贴的方法收集,按主题粘贴,这种方法便于保存素材的全貌,真实可靠,而且节约时间。
3.读书笔记
抓住材料中的某一亮点,用写作性的语言进行表述。表述过程中,可通过延伸比较,联想出与此相关的细节,这样,既简化或省略了原素材中价值不大的内容,又通过联想丰富扩展了典型细节。这是对素材进行处理的方式中最贴近写作运用的一种方式,便于写作时能够直接“化用”。
4.随感而发
即通过随笔的方式收集素材。生活方面的感想、心得、体会以及一些精彩的思维火花很多时候是一闪即逝的,需要记录下来。形式不拘,或只言片语,或洋洋千言,且常常会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这不仅积累了素材,也训练了自己的文笔。因此,同学们除了要准备一个摘录本外,还应准备一个随感本。
5.目录处理
当搜集到的素材达到一定量的时候,要学会编制目录,按主题分档储存,便于查找和整理。另一方面,当你手头拥有一本较为全面的素材资料时,你就可以采取目录处理的方法进行素材收集,即通过注明页码、勾画句段等筛选出对你有价值的素材。
6.背诵交流
只抄不记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同学们可以把积累下来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名言警句、经典作品、哲理典故、精彩时文等具有一定写作典范的语言材料,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想办法把这些内容背诵下来;也可以在课余时间,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交流、感悟、比较、品味和欣赏,以此把素材贮存在自己的头脑里,增加各类知识的储备,使语言日臻丰富,在运用时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