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0-12-14万艳芳
万艳芳
在信息时代极速发展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媒介触发课堂的沸点,在教学模式中恰如其分地融合信息技术的元素,使教学方式更多样化、新颖化;教学内容也相对应更丰富、包罗万象。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把握契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让传授知识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下面是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是每一位教师在每一堂课上始终不渝的追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善学乐思的氛围,运用信息技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思考路径,启发并鼓励每个学生去思考和表达。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一个“引”的作用,通过设计一个“陷阱”,既顾及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又兼顾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例如,在语文二年级下册《蜜蜂引路》一文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座大山,荒无人烟,一个渺小的人单独出现在画面中,同时通过播放器播放一、二自然段的课文朗读。接着,我出示课件“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通过图画和重点句子的朗读,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再让学生思考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接下来,我出示课件“没有引路人,该怎么办?”,并播放一段蜜蜂采蜜回家的小动画,配以音乐《勤劳的小蜜蜂》,学生刚刚感觉有些慌张的心理一下子随着轻快的音乐进入状态。之后,我再请两个学生进行即兴表演,教师不做任何指导,扮演养蜂人的学生就做出了张大嘴巴、瞪大双眼“惊讶”的表情突出养蜂人的话,扮演列宁同志的学生则是一副轻松愉快的表情:“是你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学生就是在这一种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被我“引”入预设的“陷阱”之中。在课堂中,学生灵感迸发,经典句子迭出:“没有人带路,会不会被野兽吃了?”“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是不是要找一找指南针”……学生由前面找不到路的“慌”,到后来解决问题的“轻松快乐”,甚至还有学生在课堂上随着音乐节拍舞动了起来。这都是获取知识过程中情感的释放,视频和音乐的播放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起了一个非常显著的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渐入佳境。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辅助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思维,也逐步养成自我学习、互动学習的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
人文底蕴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了解,是促使一个人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之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诗词就是其中浓缩的精华。每一首诗是一个故事,每一首诗是一支歌,每一首诗是一幅画,诗境中迸发出的真善美是一股清泉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田,诗词的教学也是培养学生人文底蕴这一核心素养并行之有效的手段,我在诗词的教学中也采用信息技术的辅助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境界,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充分调动视觉效力,让学生直观地感悟到诗词的美好。
例如,在《绝句》一诗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明媚秀丽的春天,一抹葱绿中出现两只鹅黄色的黄鹂鸟,一片淡蓝的天空中一行白鹭飞过,远山似雪如黛,近柳翠绿,门前的江面停泊着小船。色彩鲜明而不俗气,还能听到黄鹂鸟婉转的鸣叫,白鹭扑打翅膀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一幅明媚秀丽、生机勃勃的画面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很容易就把学生引入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和诗歌的美妙。在拓展学习时,学生又用画笔描绘出了心中的春天,感悟古诗词的丰富文化底蕴。其后,我又通过播放一段《中国诗词大会》中武亦姝答题的视频,激发了学生学习诗词的浓厚兴趣。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培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学生。
三、培养学生学会健康生活
在当下的大环境中,教育已经从单一的学习知识和技能,同时兼顾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学科学习转型多种学科兼容的学习,从填鸭式、灌输式学习,走向快乐学习、探究式学习。
例如,在二年级语文下册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文中的四幅图画,让学生围绕“我独自在家怎样应对陌生人敲门”进行分组讨论。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之后,由小组长代表发言,我把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通过展示台进行展示:①通过猫眼发现不是自己认识的人,假装大声叫喊爸爸说“有人找”,吓跑陌生人;②通过猫眼发现是爸爸单位的同事,热情开门邀请进屋;③通过猫眼发现是不认识的叔叔,在门里礼貌拒绝,告知爸爸不在家,请他下次再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学生都有一种自己长大了的感觉,拥有了可以应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的能力。在之后家长的反馈中,学生在责任担当方面的确有了长进,在生活中也更加自信,这也是语文课堂学习所展现的魅力,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更加直观、具体、深入人心。
的确,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中,教师巧妙地应用信息技术,发挥其最大效力,让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然而,正如《礼记·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师也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需要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