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疫情期间的博物馆举措及功能
2020-12-14张梦珂
张梦珂
摘要:随着新冠病毒爆发,许多博物馆的虚拟博物馆全面上线,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参观博物馆,其教育功能在整个期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博物馆在疫情期间做出了积极貢献。
关键词:博物馆;疫情;虚拟博物馆;教育
2020年,中国爆发了新冠病毒,在政府干预下,很快受到了控制,成为世界处理疫情事件的典范。整个疫情期间,人们响应国家号召减少外出,这对博物馆来说,有着巨大影响。
2020年1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就发出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博物馆及相关部门做好文化、旅游、文物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各个博物馆立刻行动起来,针对疫情做出了一系列举措。青州市博物馆在接到通知当天就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紧急制定了应急方案,以确保在疫情期间最及时有效的行动,同时全面推出线上虚拟博物馆,让群众足不出户也能参观博物馆。沈阳博物院也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了线上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在闭馆后推出了三维文物、微展览、VR虚拟展馆、微博展等虚拟内容。除此之外有很多博物馆都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等一系列平台推出网上博物馆。早在1月30日,国家文物局就提出了积极拓展文物在线服务要求,各个博物馆积极响应。随之而来的有秦陵博物院数字博物馆全面上线,专门推出了“数字展示栏目”,让参观者在家中欣赏中国历史璀璨的文物。在这个特殊时期,网上博物馆发挥了巨大作用。即满足了少出门,不聚集,也解决了在家休闲学习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虚拟博物馆越来越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早在2001年,故宫博物院就建立了博物馆网站,近20年从没有停止脚步。2008年,故宫博物院实现全虚拟开放,虚拟紫禁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互联网上构建的虚拟文化景点,有着重要意义。虚拟紫禁城对于体验者,不但有着休闲娱乐的作用,更是体现了教育功能。郑欣淼先生曾说过,要让没有来过故宫的体验者认识故宫,让来过故宫的参观者了解故宫,让展出的每一个展品和建筑物都述说出它的历史和文化。而虚拟紫禁城正是以此为目标。2013年,单霁翔先生曾说:“故宫博物院网站每天的点击率均在100万人次以上,而故宫每天的游客接待量最多为16万人次。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游客的接待量要控制,因此网站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播优势便显现出来。”而在疫情期间更是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为抗疫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此之外,随着时代发展,博物馆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往说到博物馆教育,往往联想到的是参观者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或是在博物馆内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现今,这些单一的传统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博物馆教育功能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在抗疫期间,博物馆正积极探索着教育功能的多样化发展。济南市博物馆开展抗“疫”作品征集,此次活动主要是针对青少年群体,收集他们的抗“疫”手抄报,使青少年度过一个既有意义又安全的寒假。上海科技馆在线上为群众科普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作为疫情较为严重的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在线上举办了‘爱满“围城”——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漫画展,以纪念和宣传在抗疫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发出募捐倡议,组织社会力量为抗疫贡献尽一份绵薄之力。江西省博物馆、重庆博物馆征集疫情见证物,为这万众齐心的历史时刻印下足迹。中国海关博物馆利用HTML5技术,开展了我国第一个“抗击疫情”展览,展现了海关工作人员在抗疫第一线所作出的贡献,把他们的付出留在了历史记忆当中。在早期口罩成为紧俏物质的时候,国家博物馆支援湖北省博物馆一次性口罩5000个,以解燃眉之急。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积极举措发生在抗疫时期,这些举措不但让人们受到了教育,更是增加了社会凝聚力,在特殊时期万众齐心之际起到了纽带作用,这也正是作为社会公共机构的博物馆所应该具有的。
在这特殊时期,很多博物馆充分发挥了展览、教育、娱乐的职能,这也正是疫情期间社会所需要的。随着疫情减缓,人们生活逐渐走入正轨,博物馆也逐步恢复正常。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于5月1日开始恢复开馆。“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在南京博物院举办了开幕式。7月10日,深圳博物馆举行了疫情以来的第一个线下文物展——“雷峰塔与吴越国佛教艺术展”。故宫博物院于7月28日起,每日参观人数上限提至12000人。8月8日,河北博物馆日参观上限升至5000人。新冠病毒是全世界人民共同面临的挑战,也是世界各个博物馆需要联手对抗的战役。中国、美国、英国等十八家博物馆馆长针对疫情产生的情况,共同商讨“博物馆现状和未来”,特别提出了“怎样发展线上博物馆”。可见,通过这一特殊时期的考验,线上博物馆和各国博物馆的合作更加得到了全世界文博界的重视。
博物馆以“为社会及发展服务”为宗旨,努力为社会及群众服务,适应时代需求,在突发事件中扮演凝聚纽带的角色。在整个疫情期间,中国各地博物馆积极响应号召,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全民共同努力度过难关做贡献。但此期间,也可以看出一些不足之处。一些博物馆特别是规模偏小博物馆很难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推出线上博物馆。小规模博物馆受到人才和资金的限制,完善乃至创建虚拟博物馆任重而道远。为此博物馆应提高自身的员工素质,培训骨干员工的能力和管理层的业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整合互联网资源,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打造博物馆平台。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受到大众追捧的如“抖音”等短视频的拍摄,充分挖掘本馆藏品的特色,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通过疫情闭馆的时间充分拓展博物馆项目,重视文创产品开发,打造具有特色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切实提出发展计划,争取政府支持。对于优秀员工采取激励政策,刺激人才引进。
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无论何时都应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在不断提高发展自己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卓等.“博物馆与公共事件”主题笔谈[J].博物院,2020,(2):09-24.
[2]董立新.疫情下的博物馆工作观察思考[J].中国文物报,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