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研究

2020-12-14王萍

锦绣·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

摘要:劳模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新时代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工作方向做出的重要判断,是在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对全民劳动精神的呼唤。

关键词: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劳模,即劳动模范,重点在“劳动”。不同时期的劳模展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但都展现出共同的优秀品质: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新时代的劳模精神既包于其中,又彰显之,要反映新时代劳模的新追求和新境界。具体讲,新时代劳模精神是新时代劳模群体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强新时代本领、引领和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在平凡中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奇迹过程中体现出的劳模理念、劳模行为规范以及劳模精神风貌。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应该具备应服务国家的家国情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赶超越的新思想、更加专业的新技能。

工匠,即有工艺专长的匠人。工匠由于所处的行业,所从事的工种不同,有不同的种类,但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具有一种职业精神,那就是工匠精神。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曾呼吁:千万不要让“中国制造”还没有成熟就夭折了,路要一步一步走,人动化(手艺活)是自动化的基础与前提。工匠精神包括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要从“匠心”到“匠魂”。既是对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对外国工匠精神的学习借鉴;既是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而产生,又是劳动精神在新时代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它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激励广大职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2.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异同

2.1起源不同。前者起源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时代需要,并随着这一需要的演进而不断拓展丰富,彰显出中国社会不同时期的理想劳动价值观;后者起源于人类社会特定时期的生产和生存方式,并随着人类社会生存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命运起伏。

2.2传承方式不同。劳模精神是以榜样塑造的方式,通过典型化理想劳动形象的塑造与宣传,由外而内示范、引领、鼓舞、感召更多人学习榜样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则强调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自我实现,通过劳动者发自内心地对自身劳动价值感的体认,由内而外凝练、升华为一种热爱专注、精益求精的劳动境界。弘扬劳模精神、培育工匠精神构成了新时代传承勞动精神相得益彰的两翼。

3.共通之处。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共同强调了一种有硬度的实干精神,共同彰显了人类创造性劳动的实质状态。首先,二者共同凸显了劳动过程中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必要性,打破了创新依靠脑力、劳动依靠体力的传统脑体分离认识,都成就了个体劳动的尊严感、幸福感与创造性。其次,二者共同强调了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情感投入的重要性。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均以乐业敬业为基础。最后,二者共同倡导了一种超越自我、不断创新的劳动理念。

3.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3.1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跨越。强起来不仅要经济强、军事强,更要文化强、底蕴强、民族自豪感强,这份文化自信来自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历经年代洗礼而不褪色,吸收时代精神而不失本义。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契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人民的精神才能有指引,中华民族才能有未来。

3.2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广大群众在各自岗位上的辛勤劳作,因此,崇尚劳动是中国梦的价值支撑,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引擎。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益求精、锐意进取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能够激发植根于中华儿女心中的自强意识和强国信念,使得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与个体发展观形成有机的统一;有效调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使得中国梦真正成为造福广大劳动者的梦。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4.小结

总而言之,新时代是一个讲奋斗、讲担当的时代,是一个呼唤实干、呼唤劳模的时代。新时代要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创新、不断焕发劳动者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热情,不断引导更多劳动者用劳动成果展现自我价值,用实干精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王萍(1982年6-),女,陕西澄城人,西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员工,硕士研究生,中级政工师,主要从事宣传工作。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
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国品牌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