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农民主体作用的研究

2020-12-14施海东

锦绣·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人居环境主体监督

摘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美丽乡村基础,不但可以为农民带来幸福感、获得感,还有利于塑造农村新面貌,对国家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民作为改善人居环境中的主要群体,主动参与进来,发挥主体作用,一起共建、共管、共享,有利于建设中监督,管理上细化,长效上保持。为此,海永镇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积极学习浙江经验,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点带面,通过示范工程,群众参事议事,调动百姓积极性和参与度,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人居环境;农民;主体;监督

我国约有6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地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94%以上[1],这就意味着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情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硬仗要打。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受益主体是农村、农民,只有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百姓的力量投入进来,改被动为主动,农民主体做好长效监督管理,运用资本运作,提高农民收入,盘活农村经济,才能丰富生态,做到农村人居环境本质改变。

1目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因素很多,总结下来就是人的因素,钱的因素,机制因素,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这些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作为基层农村工作者,只有认清方向,理顺思路,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前行,才能逐步把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上来。

1.1人的因素

人是生活在环境中的,老百姓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会产生习惯思维,即这个地方就是这个样子,经常深入农村的人就知道,有的老百姓家里干净整洁,有的就脏乱邋遢,这和有钱没钱是两回事,这就是人的因素,农户因受教育水平、生活习惯、自我认识的制约,普遍认为治理是政府、村委会的事情,与自身没有多大的关联性,这是一个习惯问题,需要长时间的改变。有的农民家中很大一部分东西都舍不得扔,如杂草、木头、器械乱堆乱放,进而影响整体。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使命和目标,60年代温饱,90年代信息化,现在我们这个年代有实力和能力去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

1.2钱的因素

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与改善需要大笔的整改资金,在城乡二元体制背景下,政府对于城镇环境整治的投入远大于农村,在人居环境投资上呈现“重城市,轻农村”现象,主要是农村治理面积大,内容多,回报少,目前,很多经济不发达乡镇缺乏产业支撑,财政收入不足[3],投入人居环境上的资金少之又少。总书记说过,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资金投入后能更直观的改变农村人居环境,并且能促使观念的形成,对于人居环境的提升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1.3机制因素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但要建、改、更要管,怎么管?管什么?需要制定一套机制,利用农民管农民,农民管干部,农民管事情,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发挥老党员、老干部带头作用,传达政策,宣传精神。积极探索新的机制,搞出特色,不让村规民约成为一纸之谈,充分调动奖励处罚机制,让遵守的人得到荣誉,让破坏的人付出代价。同时还要坚持规划引领,政府引导,财政投入,农民参与,帮扶共建,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坚持条块结合、统筹安排的工作机制,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撬杠作用[8]。

1.4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是影响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两大因素, 也是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内容。弄清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理情况, 对全面认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紧迫性、艰巨性具有重要作用。海永鎮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对接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种处理模式也有其明显的弊端, 即对经济条件的依赖性。

2农村人居环境情况,以海永为例

海永镇坐落在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上,隶属于南通市海门区管辖。50年的风沙,50年的沉积,50年的围垦,沙背变良田,镇内绿树河清,被“江北人”称“世外桃源”,她从小沙洲变成如今的瀛洲,从3000亩芦苇荡变成了14.88平方公里的生态小镇,是历经几代人不畏困难,辛勤围作而成的。辖区内有两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共6000人,全镇85%土地实行流转[2],主要产业生态休闲农业、旅游业,全镇无污染工业企业。

2.1农村环境变化

近几年,随着海门区委区政府推出海永“绿色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海永的农村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土房变成了洋楼,水泥路户户通,解决了老百姓交通问题,农村旱厕100%实现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完成集中区改造,河道建立长效管理,黑臭水体全部消灭,农村生活垃圾按照崇明四分类法对接处置。

2.2以点带面,人居环境工程获得百姓点赞

海永镇沙南村向华湾工程是2019年10月份开工建设的,面积8000平米,涉及周边百姓48户,依托上海知名设计公司设计,投资200多万打造的人居环境示范点,集小公园、健身走廊、河道观景平台、村级道路美化、周边农户建筑提档升级改造,绿化布置,与当地民风民俗相结合,突出特色、特点,不是一味的照搬照建,一到夏天傍晚,成为周边百姓饭后散步打卡必经之地。回顾本次工程之初,老百姓不支持,甚至不同意工程进来,老百姓担心工程虎头蛇尾,担心后面没有人员管理,最后荒草成片,蚊虫滋生,这些问题都在开始之初统统考虑到了,所以工程起点高,与百姓交流多,通过经常走访,签下“协议”,承诺建好、管好、维护好。有了万事开头难,才有建造标准高,整体效果美,后面老百姓纷纷到村里报名也要将自家门前院后打造成“花园”式环境。同年12月份投资100多万建造的永北村“园圃”人居工程主要围绕“花园、菜园、果园”进行三园打造,凉亭下,小河边,微风拂来,花草舞动,好一副农村诗意美景。

2.3以农民为主题,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海永镇在今年3月开展清洁周行动,通过广播、微信、宣传手册、村民小组长上门宣传,发动群众清洁自家门前院后,出动人员360人次,清除河道垃圾30吨,乱堆乱放32处,拆除违章建筑28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年6月镇开展的“清洁庭院”、“清洁楼道”评比,评选一部分示范带领作用,通过实实在在的奖励措施,吸引农民主动参与进来,避免“干部干,农民看”的怪像。因为只有把农民主体吸引进来,才能真正把农村人居环境这盘棋下活,走好。

3农民主体作用的推广

农村环境整治,涉及面广,事多,很多百姓认为和自己的关系不大,所以目前应该做的是让老百姓拥有并维持好美的环境,只有这样,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养成,让农民感觉原来农村还可以这样美丽,农村的环境才会形成良性循环。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并配以相应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性,使得他们真正成为主体。与此同时,应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及企业的功能定位,一方面避免“越俎代庖”,另一方面防治推卸责任[9]。

3.1主体作用推广调查

2019年10月-12月,随机调查向华片区50户居民共计100人,其中男性31人,女性69人,平均年龄56岁,就向华湾改造工程农民主体参与度调查,调查通过村居干部、老党员、村民小组长实地走访形式,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农民主体主动参与设计,愿意支付一部分资金整治环境;二是农民主体主动参与,不愿意支付资金;三是不愿意参与,不愿意支付资金。

3.2农民主体作用影响因素

(2)农户个人特征 包括农户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是否担任过村干部4个变量,男性在经营家庭中起主导作用,且接受新的事物能力强,对环境支付的意愿也高[4],女性更注重家里面的环境。一般认为,随着年龄越大,越关注身体健康,就越有可能愿意改善人居环境;调查反馈,25-35岁和60岁以上的人更愿意主动参与到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中来。另外,接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人居环境重要程度认知越高,支付意愿更强烈,主动性也高[5],担任过村居干部的积极性高。

(1)农户心里认知 包含农户对环境危害的认知,如旱厕改造对于疾病控制,河道治理和物种多样性,人居环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表明,大环境对人的平均年龄有提升,住在公园旁,心态更平和,住在水边的人压力小,住高海拔地区,身材更苗条[6],但实际调查中发现,农户很少有人考虑到这些,只有部分单位退休人员,更加注重周边环境的重要性。

4結论与建议

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复杂性多,农户作为人居环境治理的直接见证者和受益者,其主体作用对改善人居环境有着重大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实例和调查对农民主体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强宣传,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宣传、集中培训等方式改变农户对于人居环境改造的认知、认识;另一方面,要鼓励农户对主体的自我认同意识,提高积极性和参与度,形成“上下互动,上下联动,上下齐动”,达到沟通顺畅,凸显农民主体优势。

第二,探索良好机制,经济发展指标不能作为上下级干部考核的唯一标准,应及时出台合适的制度来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让身处第一现场的村居干部研究提出合适的人居环境机制。可以考虑不同形式的政策,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要一味的“政府统一,强制改造”,避免出现“改而不用,越改越差”现象,即浪费财力,又不得民心。

第三,积极引导“跟帮种地”现象,让一部分带动另一部分,形成绝大多数农民主体参与进来。想法吸引运营公司,通过民宿,乡村旅游盘活农村产业,让农户更加主动的投入到美好人居环境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光明日报,2018-2-6.

[2]施海东,潘秋梅,纪楠,以更高站位,谋更远发展,全力打造海永世界级生态小镇[J],城镇建设,2020.01.03.

[3]周茂春,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探视及其协同治理[J].现代农业,2020,01:14-16.

猜你喜欢

人居环境主体监督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什么是四个监督?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基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人居环境优化探析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