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的困境
2020-12-14熊仕刚
熊仕刚
摘要:马克思继承黑格尔异化思想的社会性,继承费尔巴哈异化思想的革命性要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异化劳动的四种表现,从而揭示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创造主体的异化,文化创造物质基础的消失,产生“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的现象。
关键词:文化发展;困境;巴黎手稿
文化在本质上是人(劳动者)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那么,人类(劳动者)创造的文化就应该为人(劳动者)所服务,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却与人(劳动者)处于对立的状态,文化给人(劳动者)带来的是痛苦而不是欢乐,文化自身的发展也处于一种困境状态,即文化是异化的。文化的异化源于劳动的异化,首先我们分析异化劳动的历史渊源。
一、异化劳动的历史渊源
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异化思想主要集中在笔记本Ⅰ中。通过对此部分的分析,发现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深受黑格尔、费尔巴哈二者异化思想的影响。为清楚了解马克思在《手稿》中的异化思想,就必须将其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异化思想的继承做一个说明。
从《手稿》笔记本Ⅲ来看,对马克思异化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是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一书,在此书中黑格尔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其异化思想:第一,从主客方面来阐述其异化思想。黑格尔从“自我意识”或者“精神”出发,通过“自我意识”进行自我外化从而成为“非精神”性的存在,“非精神”性的存在进行自我充实使自己变得更好,“非精神”性的存在再次进行异化,转变成为“精神”性的存在,在这两次异化过程中主体得到了充盈。由此看来,黑格尔的异化是广义的异化,即最终回归主体自身。第二,从个人与社会的角度来阐述其异化思想。黑格尔的异化是个体外化给外部世界,在外化世界的整体中使个体具有社会属性,并且这种外化一旦形成,外化的结果作为独立的存在限制主体,但是主体还是需要不断的进行异化,因为只有通过异化才能使主体的个别性具有社会性。
费尔巴哈为了反对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在《基督教的本质》等著作中建立了一套与黑格尔不同的异化思想。黑格尔认为神创造人,费尔巴哈的观点却截然相反。费尔巴哈主张人才是主体,这种思想对于马克思在《手稿》中分析资本主义对劳动工人的剥削,劳动工人应该寻求自我的解放等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
黑格尔的异化是从主体出发最终回归主体,主体借此得到充盈,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只拥有黑格尔的前半步,其认为人越异化人就越亏损。其实,之所以费尔巴哈将黑格尔的异化思想进行颠倒,旨在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这里费尔巴哈明确表达了革命的思想,这对马克思在《手稿》中的异化劳动以及革命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马克思在1844年8月11日致费尔巴哈的信中说到“在这两部著作中,您(我不知道是否有意地)给社会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而共产主义者也就立刻这样理解了您的著作。”[1]
综上所述,马克思继承黑格尔异化思想的社会性,在分析扬弃异化的过程中,强调共产主义革命并不是单个人的事情而是人类社会的事情,强调所有无产者联合起来,不仅如此,马克思还继承费尔巴哈异化思想的革命性要素,主张通过现实的共产主义革命废除资本主义的异化,实现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在继承的基础上,马克思分析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实表现是怎样的呢?
二、异化劳动的现实表现
马克思在笔记本Ⅰ中着重阐述了自己的异化思想,此处的异化并不是一般的“外化”“对象化”而是指异化劳动,具體有四个层面的规定,即①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②劳动者同劳动活动的异化、③人的类本质的异化、④人与人之间的异化。马克思在文本中将①②称作为“物的异化”,而③④则是异化劳动的过程表现。马克思之所以在此对异化劳动进行论述,是因为国民经济学家将本该证明的东西当作既定的事实。并且马克思提出异化理论,目的在于指出人类与自身本质的疏远。
1.第一层面的规定: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
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第一层面规定如下:“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这种现实化变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2]前半部分阐述的是生产者本质力量的外化,这种外化在人类的一切劳动活动与过程中都存在;在后半部分马克思阐述了国民经济的现实,就是劳动者的劳动产品与劳动者处于敌对状态。前半部分的“对象化”貌似并不属于异化劳动的范围,为何马克思却在此进行分析呢?在笔者看来,马克思的目的在于通过这种人类产生之初就存在的“对象化”来说明,“对象化”是“劳动产品异化”的前提,“对象化”是生产的本真状态,只是在资本主义特定的社会形态中才出现了异化。马克思还指出劳动产品异化的结果是“物是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3]
2.第二层面的规定:劳动者同劳动活动的异化
马克思指出之所以会出现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那是在劳动过程中就已经出现了异化,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不再属于劳动者自己所有,劳动者的劳动不再受自己所支配。
马克思在此指出了劳动外在于劳动者的状态,但没有说明原因。这点马克思在紧接着的论述中是有所说明,其指出“劳动的外在性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4]在此我们继续追问,劳动者是劳动的发出者,为何劳动却不属于他自己呢?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手稿》中未作说明,在之后的《资本论》中做了详细的说明,其指出之所以劳动者的劳动不属于他自己,那是因为资本家通过压榨和剥削将劳动材料、工具聚集于其手里,使劳动者与劳动对象分离,劳动者为了使自己生存下去,从而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换取仅仅够维持自己肉体需要和家人生存的“工资”,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也就失去了支配权。
3.第三层面的规定: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从两个层面对人的“类本质”进行了说明:第一层含义指出人是有生命的存在物,人像动物一样需要以自然界的光、水、石头等材料为原料进行生产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第二层含义指出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不仅像动物一样从自然界获取自然物质,人还有超越动物的一面,那就是人具有意识,人的劳动是在自我意识支配下完成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所获得的工资仅仅只能维持自己和家人的肉体组织的需要,因此劳动者必须把自己固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同自己的自然存在物相异化,其也就无法“按照美的规律来建构”。
在此,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马克思从人的自然性、意识性两个方面指出了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但是没有指出人的社会性的异化,即还没有达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规定。由此可以推出,此处马克思所指的人的类本质是单个人的类本质,不具有社会性。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那是因为马克思深受费尔巴哈异化思想的影响,还未实现向黑格尔异化思想的转变。
4.第四层面的规定:人与人之间的异化
马克思关于第四层面的异化论述如下:“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5]马克思在此直接指出人与人之间的异化是前三种异化的结果,但是关于这个结果马克思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述。此处的人与人相异化该如何理解?在笔者看来,此处的人与人相异化有两种含义:第一,此处的人与人相异化指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相异化,为何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还会异化呢?是因为劳动者之间为了得到那仅有的劳动机会而进行斗争。需要注意,在分析这层意思时所说的异化是指与应有状态相反的意思。第二,此处的人与人相异化,指的是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异化。马克思在指出人与人异化之后,紧接着追问“如果劳动产品对我来说是异己的,是作为异己的力量面对着我,那么它到底属于谁呢?”[6]马克思分析,劳动产品不可能属于神,只能是属于人自身,并且是属于工人之外的“他人”,这里的“他人”指的就是资本家。但是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马克思所说的异化是费尔巴哈似的异化,即单项的异化。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异化,以及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异化,不仅仅是劳动产品的异化,还有文化归属的异化,因为异化劳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创造方式。
三、文化创造主体的“否定”
人是有意识的,人能进行文化创造,文化也能对人产生影响,对于一个正常的人而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在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影响下,将人的意识看作是人类所独特拥有的本质,并认为意识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如果说上帝是存在的,那只能明确的证明一点,那就是人的意识是真正存在的,因为人意识到了上帝的存在,如果说上帝是虚假的、虚构的、不存在的,那也只能明确的证明人的意识是存在的,因为人意识到了上帝的虚假性,总而言之,人是有意识的。
人的意识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们通过实践活动使外部自然界以观念的形式在人脑中呈现。人的意识并非只呈现现实,还显现历史,因为人类的认识是历史性的。正如马克思在《手稿》中说到,“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7]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意识是无法很好发挥的,因为工人“最低的和唯一必要的工资额就是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费用,再加上使工人能够养家糊口并使工人种族不致死绝的费用。”[8]因此,工人就必须不停的劳动,然而这种状态并不是每个工人都能“享受”,工人们“必须为谋求工作……而斗争。”[9]工人之间互相拼杀,哪怕是“胜利者”也无法微笑,因为这是短暂的,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人与动物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作为生产形式的“性”离人类也疏远了,从而文化创造的主体——人——也就“消失了”。
四、文化創造物质基础的消失
人存在的前提是要使自己的生命机体得以继续存在,而劳动工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获得良好的物质资料呢?马克思在《手稿》中分析了三种主要社会状态,并从这三种主要社会状态出发,对劳动工人所处的状态作了详细的分析。
其一,社会处于衰落状态,这种社会状态是劳动工人最痛苦的状态,因为全社会经济都处于低潮,社会用工数量急剧减少,工人之间为获得那仅有的劳动机会必须彼此展开斗争;加之,社会处于衰落期资本家的收入处于下滑状态,而资本家为继续增加自己的收入,或者尽量减少经济衰退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资本家会加大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给予劳动工人的工资。总而言之,社会处于衰落状态资本家与工人利益都将受到损害,但工人是最痛苦的。
其二,社会处于发展状态,这种社会状态对劳动工人而言是最好的,因为社会正在发展急需劳动工人,资本家之间展开竞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劳动工人的工资。但是,马克思在这里警示我们并不要因此而高兴,因为由于劳动者工资的增长劳动者会主动增加劳动强度,以期获得更多的收入,而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加速劳动者的死亡。马克思进一步分析到,社会处于发展状态,那是整个社会资本增加的时代,那增加的资本是从哪里来的呢?在这里马克思指出,增加的资本是资本家从劳动者手里夺取的。然而资本集聚导致进一步的社会分工,从而导致劳动者越来越离不开劳动,最终劳动者沦为机器。总之,在这种社会状态中劳动者的生活虽会出现短暂的改善,但终是痛苦的。
其三,财富发展达到顶点的状态。“在财富已经达到它可能达到的顶点的国家……工人之间为就业而进行的竞争如此激烈,以致工资会缩减到仅够维持现有工人人数的程度,而国家的人口这时已达到饱和”[10]而超过这个数量的劳动者就会死亡。
综上所述,社会所处的三种状态,劳动者的收入都是微乎其微的,甚至部分劳动者无法生存,从而劳动者进行文化创造的物质性基础是“消失”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劳动者的劳动是片面的,置身于这种状态下的人一步一步地沦落为动物,根本无暇顾及文化的创造,并且劳动者也没有进行文化创造的物质基础和时间,仅有的文化创造也是为资本家所创造,最终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11]。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3][4][5][6][7][8][9][10][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本文系“马克思《巴黎手稿》中的文化思想及其启示”(批准号CQDX2019B-088)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