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2020-12-14韦宝仕

锦绣·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韦宝仕

摘要: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相整合,教师通过新型教学方法让课本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寓教于乐的方式当中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理性的思维方式。以小学数学为例,探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在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

引言: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可以窥见传统教学的滞后性。所以为了符合科技时代的特征,在教育尤其是初等教育的教学方面也应该有所改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有效方法

由于学校有年级分化和班级层次,能够接受的知识强度不一,个体差异明显,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实际班级情况来授课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小学生尚处于儿童阶段,教师应该清楚这个学生群体能够承受的知识强度。依托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教学的僵局,开创新的教学未来。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生活情景再现或者故事情节再现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完成课本上知识点的迁移和理解整合以及运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轻松的将知识点更加有趣味地展示給学生。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图片、视频、音乐、文字等元素有效整合运用,结合课本上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对生活场景或是故事场景进行模拟,可采用情景对话,询问问题或者观看视频等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逐渐明白数学不只是有考试作用,还是生活中具有实用性。

例如在“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一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将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并且符合长方形和正方形形状的放入课件中让学生们进行辨识。比如以下场景,在课件中放置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门等学生熟悉的物品来进行形状上的辨别。在通过寻找形状上的规律,如正方形的四边相等来巩固知识。同一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flash等软件在课件中插入动画,如在相同章节“长方形与正方形”中,插入折纸动画来具体形象的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特征和基本的知识要点。

2.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在小学课本上涉及到了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费解的抽象化知识点具象化,帮助学生形成形象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将课本上的平面二维图形做成在课件中的三维立体模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章节。教师也可以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动画视频等更加直观表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知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认识钟表”这一节。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尤其是学生在以往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运用是十进制的方法。要让学生认识到1h=60min,而不是1h=100min,则需要更加具体的形象来帮助学生理解。利用动画的方式,在课件中呈现可调节动画钟表。首先了解钟表的具体构成,包括“时针,分针,秒针,刻度盘”的名称认识,其次通过数钟表上的刻度盘,理解1h=60min,1min=60s的钟表知识。最后通过多次调节钟表上的指针帮助学生具体认识时间。

3.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多处于6-12岁,正是大脑发育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和专注力不能像中学生一样集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依托信息技术不对刺激学生的情感点来达到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传统以纸质书籍为主的教学没有新鲜刺激感,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厌烦情绪,更严重可能导致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尤其是针对数学这一科目,相对于语文和英语等主科科目来说本身就已经缺乏了一定的趣味性,缺乏可以拓展的宽度。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更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完成教师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小数的意义与性质”这一节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不仅教授学生关于本节的知识内容,还可以为学生拓展与小数发展相关的历史知识。从小数的名称入手,从公元三世纪“微数”到公元十三世纪元代正式确定“小数”这一名称。或者联系小数这一概念从中国走向世界,带给世界的便利,强调为世界数学文化做出的重要贡献。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数学内容查找发展史,为学生拓展历史知识,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学习前人孜孜不倦研究数学的态度,产生对数学浓厚的兴趣。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注意事项

1.必须与教材内容紧密贴合

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追求授课方式创新的同时不能脱离课本上的内容。教学课本依据学生实际身心状况的成长专业制定了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教师可只为追求创新性和趣味性,脱离了本身教学的目的。根据学校班级实际情况和年级高低为学生量身制定符合该班级实际学习情况的教学任务,要保证学生在感受到应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掌握了书本上要求掌握的知识内容。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价值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以老师为主角,学生为配角进行授课。但是在利用应用信息技术的新型课堂方式,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创造学生与教师之间双向沟通学习模式,保证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主动学习获取知识,使得学生的自我价值充分发挥,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内容。从单纯的“听”到主动“探索”知识,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刨根问底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3.明确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的辅助性作用

教师要明确知道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授课方式,而不是主要的授课内容,更不是用来引起学生注意力或者获得学生喜爱的工具。教学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播知识,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避免本末倒置,刻意追求信息化教学忽略数学课堂本质。

三、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益于培养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但是凡事有利有弊,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的时候不可以本末倒置,过多强调信息技术的作用,忽略了它本身只是一个教学辅助工具的事实。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把握好尺度,平衡好趣味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浅析多媒体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J].石秀琼,蒋治敏.信息记录材料.2017(05)

[2]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问题探讨 [J].石斌.中国校外教育.2017(24)

[3]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构建“富有生命的课堂”[J].潘平.科技展望.2014(21)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