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2020-12-14黄艳
黄艳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得到发散,数学综合实力得到增强。所以,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前的教学创新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并让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本文围绕新课改背景如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进行阐述,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新;展示;互动;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把学生摆在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切实转变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开拓创新,把培養学生思维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轻松和谐氛围
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教育工作者针对当前的教育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在传统教育阶段,讲解式教学是教师惯用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排斥度较高,学习压力较重。那么在当前的课程创新背景下,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营造出更为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收获快乐。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不要直接为学生描述三角形的特征,而是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古埃及金字塔的视频,让学生对视频内容产生一定的探究兴趣,教师再根据自己从视频中截到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看看他们是否能够找到图中的三角形。在学生找到三角形之后,教师让学生自由探讨,想想三角形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保持较高的活跃度,他们的学习热情会被渐渐激发。
二、进行动态展示,激活学生感官认知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但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主观思维,讲解题目时只是采取字面的讲解方式,这种陈旧的教学手段无法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很难理解学科中某些抽象的知识点,限制了学生的能力提升。因此,教师在讲解图形方面的内容时,可以运用三维动画等模式来对不同的图形进行立体展示。
比如,学习《观察物体》这一知识,在遇到被遮挡的物体时,学生只能在脑海中想象物体的特征,无法找到被遮挡的部分。教师在当前的教学阶段就可以通过三维动态呈现方式把物体进行多方位的展示,借助这一手段,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象化,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拓展教学空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阶段,教师要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数学学科涵盖内容广泛,教师不可能全盘传授所有的知识点,教师应该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并运用自己所学去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空间。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会带着学生一起去探索关于这类图形的特征,并且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式。那么在教学完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直接为学生布置任务,比如教师随机地利用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几何体,然后让学生自行计算几何体的体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不断地思考自己之前在探索其他图形时所采用的方法,按照教师所教授的方法来研究不同的几何体,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明显的增强。
四、开展互动游戏,检验学生学习成果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有喜爱游戏的天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我们知道,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是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大部分。以往教师主要是设置不同的数学题目来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但是这种方式并不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互动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点。
比如,在学习了《乘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乘法接龙的形式来进行乘法运算。教师为学生派发印有不同数字的卡片,在第一位同学随机说出一个数字之后,第二位同学需要将前一位同学的数字乘以自己卡片的数字得出结果后报数,一旦计算出错,则被淘汰。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产生一种紧迫感,出现明显的压力,同时可能会表现得愈发兴奋,所以他们会努力地投入到游戏中,力保自己不会被淘汰。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教学背景下,教学创新是不可否认的时代趋势,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结合当前的学科教学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注重寓教于乐,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付翔.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创新意识[J].时代教育,2013(9):123-124.
[2]岑宏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外交流,2017(4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