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痤疮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0-12-14陆翼纪薇张淼李柯霏朱轶男

科技风 2020年33期
关键词:皮脂性激素痤疮

陆翼 纪薇 张淼 李柯霏 朱轶男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痤疮取得的良好疗效,中医药对痤疮的研究也是越来越完善,专家学者也更加注重实验室指标,从遗传学、内分泌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不同方向进行实验室研究,研究发现中医药具有调节血清性激素、减少皮脂分泌、抗皮脂腺导管角化、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和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这与西医治疗痤疮的原理有相似之处,极大程度印证了中医药治疗痤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为中医药以后获得更全面的国际认可和更好地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中医药;痤疮;性激素;皮脂;痤疮丙酸杆菌;免疫反应

痤疮(Acne)本质上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中医“粉刺”“肺风粉刺”等范畴,主要以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皮损形式表现。由于痤疮损害颜面的肌肤,从而导致颜值下降,这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社交活动带来了巨大的不良改变,严重程度超过了癫痫和哮喘,甚至会导致青少年自杀[1]。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治疗痤疮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学者们发现结合现代医学来看待中医药治疗痤疮,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性得到了证实,这为将来中医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优势,现综述如下。

1 调节血清雄激素水平

王根会[2]等将痤疮Ⅱ级的患者予滋阴清肺汤(土茯苓15g,枇杷叶15g,桑白皮12g,黄芩15g,白花蛇舌草12g,丹参15g,柴胡12g、枸杞子20g,生地黄20g,玄参15g,墨旱莲15g,)治疗。治疗8周后发现睾酮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证实了滋阴清肺汤可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睾酮水平。

刘凯英[3]以放血拔罐疗法配合口服清热解毒凉血方治疗痤疮患者,观察发现痤疮患者体内的睾酮和雌二醇的水平比对照组有所降低,证实了放血拔罐疗法可以增强中药降低血清睾酮水平的功效,配合使用疗效更加。

目前临床上在治疗痤疮,尤其是女性冲任失调型痤疮,多选用滋阴养肾的药,这些药物可以使体内升高的雄性激素恢复到正常水平。目前,越来越多具有植物雌激素的中药被发现,如杜仲、阿胶、黄芪、丹参、桑白皮、补骨脂、薏苡仁、红花、枸杞等[4],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再选择添加具有植物雌激素的中药,可能会提高临床疗效。此外放血拔罐疗法可以通过和气行血、活血祛瘀、疏通经络等方式,使患者体内的睾酮水平下降。中药复方配合放血拔罐疗法在临床上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2 抑制皮脂分泌

皮脂分泌过多,会导致毛囊导管阻塞,进一步加重细菌感染和毛囊角化,不利于痤疮的恢复。束昇阳[5]以痤疮灵颗粒(蒲公英、葛根、白花蛇舌草、丹参、桔叶)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治疗模型鼠,并设立安体舒通组和对照组。无论是与治疗前自身组对比,还是与安体舒通组金黄地鼠相比,痤疮灵颗粒大剂量组两侧皮脂腺斑的面积均在变小(P<0.05)。且两侧皮脂腺的腺层均较少,其皮脂腺的腺体开始萎缩,分布较为稀疏,液化囊的数量增多,证明痤疮灵颗粒能夠抑制皮脂腺的增生,减少皮脂的分泌。

肖佳等[6]用清肺消痤汤联合维A酸乳膏(丹参,牡丹皮,桑白皮,枇杷叶,黄芩,生栀子,连翘,生地黄,生甘草)治疗痤疮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92.54%,且疗效明显优于维A酸乳膏对照组(P<0.05)。前额皮脂分泌水平显著降低(P<0.05),这说明清肺消痤汤可有效减少患者前额皮脂分泌,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效果明显。

3 抗皮脂腺导管角化

吕明锐[7]等用低、中、高浓度藏红花水提液治疗微痤疮兔耳模型,实验显示低、中浓度藏红花水提液实验组家兔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层与对照组相比,其完整性明显恢复,提示藏红花及其组分具有修复损伤的毛囊和胶质细胞中骨架蛋白以及维持上皮细胞的完好和连续的作用,从而抑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连莉阳[8]等通过观察银黄消痤胶囊(黄连、连翘、野菊花、薏苡仁、白花蛇舌草、丹参、赤芍、川芎、金银花、黄芩、枇杷叶、生大黄、白芷、生甘草等十余味药物)治疗痤疮兔耳模型,发现银黄消痤胶囊对毛囊内角化物质、扩张程度、炎细胞浸润以及表皮增厚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具有良好的抗角化作用。

4 抗痤疮丙酸杆菌

陈静[9]通过对所筛选的11味中药进行水提取,并进行体外抑菌实验,发现黄芩、黄连、黄柏、丹参、半枝莲对痤疮丙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当以黄连∶丹参(w/w)=1.5∶8.5的比例组合时抑菌效果最好。

王俊杰[10]等采用微量稀释法(试管5倍稀释法)分别测试中药复方提取液(由玫瑰花、侧柏叶、金银花、野菊花等纯中药按一定比例)对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证明中药复方提取液对3种致病菌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以上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清热药和杀虫止痒药都对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是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不是单一的实验室实验可以模拟的,因此实验室结果只能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要素。

5 抗炎及调节免疫反应

张琳[11]等以痤疮合剂(夏枯草、枇杷叶、地黄、牡丹皮、黄连、桑白皮、连翘、金银花、黄芩、牛蒡子、川芎、防风、牡蛎、蝉蜕、北沙参、葛根、香附)为造模成功后的家兔连续灌胃2周,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炎症因子IL-8、TNF-α含量均显著下降,且与痤疮合剂浓度呈正比。这表明痤疮合剂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袁玉亮[12]等以苓桂剂(大枣、炙甘草、桂枝、白芍、生姜、茯苓、白术)治疗青春期寻常型痤疮,结果显示治疗后较治疗前CD14+TLR2+、IL-4、IL-8、TNF-α和COX2均显著下降(P<0.05),作者推测苓桂剂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改善固有免疫,来达到治疗青春期性寻常痤疮。张斌[13]等以消痤方(牡丹皮、紫花地丁、板蓝根、车前子、鱼腥草、金银花、赤芍、连翘)治疗寻常型痤疮,发现治疗后患者的CD3+、CD4+T细胞数量均比治疗前增加(P<0.05),证实了消痤方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状态。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有多种细菌引起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炎症反应贯穿整个痤疮病理变化的全过程,且身体自身的免疫应答在不同程度上加重了痤疮的临床表现。中药能够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各个环节的多种细胞因子,从而达到缓解痤疮的炎症症状,最终达到祛痘效果。

6 讨论与展望未来

目前在临床上,中医药治疗痤疮没有统一确切的疗效观察指标和标准的治疗方案。这导致中药疗法无法大規模的推广和得到外国学者的认可。但是由于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痤疮的实验室研究越来越深入,专家学者结合西医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证明中医药具有具有调节血清性激素、抗皮脂腺导管角化、抑制皮脂分泌、抗痤疮丙酸杆菌和抗炎调节免疫作用,有了这些实验室结果的有力证明,中医治疗痤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能够更加快速地得到全世界范围的肯定。因此,今后应重点研究中药痤疮的机制,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并制定合适的剂型、统一的操作标准、评价疗效标准,以此大力推广中医药治疗痤疮。同时加强联合用药,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痤疮的复发。

参考文献:

[1]黎昌强.痤疮患者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及心身治疗策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

[2]王根会,陈连芝,杨玉海,雷明君,寇晓丽.滋阴清肺汤对成年女性痤疮患者血清雄激素水平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8,40(07):1027-1030.

[3]刘凯英.放血拔罐疗法配合中药治疗痤疮并对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新疆中医药,2019,37(03):13-14.

[4]蔡心银,张紫佳.植物雌激素药理作用及相关中药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20,34(02):75-78+86.

[5]束昇阳.痤疮灵颗粒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组织形态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1):157-158.

[6]肖佳,高存志,邵炜军,王海龙,李琳.清肺消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及对患者皮脂分泌、免疫球蛋白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8,40(10):1482-1486.

[7]吕明锐,王倩然,张锐,王孝源,汪洋.藏红花及其组分对兔耳微痤疮模型抗角化作用的研究[J].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18,41(02):124-127.

[8]连莉阳,王军,李治牢,王晓莉.银黄消痤胶囊对兔耳痤疮模型抗角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2016,37(12):1684-1685.

[9]陈静,林海英,杨霞卿,唐芳勇.11味中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8,26(03):187-189.

[10]王俊杰,陈艳婷,邓伟民.中药复方提取液对痤疮常见细菌抑菌作用及最低抑菌浓度的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6,31(04):38-40.

[11]张琳,顾炜,朴美淑,吴景东.痤疮合剂的疗效及对兔耳痤疮模型动物中血清中IL-8、TNF-α含量的影响[J].上海医药,2017,38(03):65-68.

[12]袁玉亮,朱瑞丽,孙士鹏,魏华民.苓桂剂调节固有免疫治疗青春期寻常型痤疮[J].世界中医药,2018,13(07):1609-1612.

[13]张斌,黄蓉,熊洪平,刘奕.消痤方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热扫描成像图及细胞免疫研究[J].新中医,2019,51(08):187-189.

猜你喜欢

皮脂性激素痤疮
长倒刺是因为缺维生素吗
皮脂组分污染真丝织物黄变性能研究
扫除草莓鼻三大攻略
秋季皮肤呵护 就从保护皮脂膜开始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
痤疮的形成
276例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性激素基础值与激发值关系的分析
常常摸脸会长痤疮是真的吗
不同剂量来曲唑对11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SHBG与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女性月经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