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心脏外科术后患儿液体出入量的护理效果

2020-12-14梁悦宜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29期
关键词:心脏手术护理效果

梁悦宜

【摘要】目的 探究改进心脏外科术后患儿液体出入量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名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配两组,每组各20名患儿。对第一组的患儿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对第二组的患儿采取改进之后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术后液体出入量、患儿夜间的排尿的量和次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第二组的护理质量明显强于第一组,(P<0.05)。术后患儿液体出入量差异显著(P<0.05)。第二组患儿夜间利尿次数明显少于第一组(P<0.05)。结论 对出入量平衡管理进行改进后,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夜间利尿的次数,增加了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出入量管理;心脏手术;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9..02

液体的出入量的平衡问题是心外科手术所要面临的最常见问题,如何保证患者的在手术之后的液体出入平衡是一个临床重点问题,特别是对于患者心脏疾病的儿童来说,患儿较为脆弱,并且加上年龄小,心智发育不完全,给治疗带来苦难。一般在对患儿进行手术之后就会采取出入量的管理,管理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儿的恢复质量,若管理的效果不佳很有可能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损伤。因此对患儿加强出入量的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在对管理方法进行改进之后将更好的保证患儿的液体出入平衡,本文对在我院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患儿采取改进液体出入量管理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具体的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名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堆积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第一组与第二组。其中有13个男孩,7个女孩,患儿的年龄均在三岁以下,患儿的病情相似。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并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均采取液体出入量的管理方式,对第一组的患者采取传统的液体出入量的管理方式。该中管理方法的具体如下:对患儿在手术的过程中、手术的当天以及手术之后一天的出血、输血以及失血的情况进行记录。对患儿在接受手术当日及手术之后第三天的液体出入量进行具体的记录。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对患儿采取不同的措施来确保患者的出入量能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患儿在该阶段不能自主进食,对患儿进行鼻饲时要注意鼻饲的速度,对患儿进行鼻饲要分三次进行,每次鼻饲的量要相同。

对第二组的患儿采取改进之后的液体出入量管理方式,该方法是对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行仔细的分析之后进行改进。①对患儿的病情以及手术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对患儿一天的液体出入量进行准确的记录。并针对患儿出入量的具体情况来对患儿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计划来使患儿的液体出入量保持平衡状态。根据患儿的综合情况来确定患儿的液体需求量,需求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儿自身的体重,并根据患儿的手术情况和心脏射血功能恢复情况对液体的需求量进行评估。患儿的术后康复需要充足的休息,因此对患儿进行的液体干预一般都在白天进行。对于患儿的出入量的变化要及时进行记录,若患者液体的排出量较少要及时进行利尿处理,以确保患儿能够得到充足的入量的同时能在白天控制患儿液体出入量呈出超状态,这样就可以减少患儿在夜间再使用利尿药物的情况,以保证患儿得到充足的休息。②患儿的病情是在不断变化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改变。若患儿的有效血容量不足会导致患儿的心率明显加快,甚至会导致患儿的血压迅速降低,这是患儿的尿量会明显减少,手脚出现冰凉的情况,并且患儿会出现因为憋闷而不能平躺的症状。因此要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容量过多或者过少,临床上并没有具体的指标去进行判断,可以根据患儿的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以及其出入量进行初步判断,护士进行初步判断并记录之后将患儿情况进行上报。③使用白蛋白等胶体对患儿扩充血容量,白蛋白胶体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对患儿的血容量、血氧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其他物质,并且效果持续的时间较长。但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使用。充足的营养支持对于患儿的恢复也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患儿的身体情况为患儿准备适当的饮食,并为患儿家属进行相应饮食的健康宣教。要控制患儿每餐所摄入的水分,指导患儿适量利尿以减轻水肿的情况。要多吃一些具有优质蛋白的食物,适当摄入一些水果蔬菜,虽然术后会有口渴情况,但是不能增加水的摄入量。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液体出入量的变化、夜间的利尿操作次数进行记录与分析,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定。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的比较

经过了不同的护理方式的护理,两组患儿的病情均有所好转,其中第二组的患儿恢复情况明显强于第一组的患儿,护理效果较好。

2.2 两组患儿液体出入量的比较

两组患儿第一天的液体出入量的变化比较明显,在手术之后第三天的液体出入量变化较小,其中第二组的患儿液体出入量的变化较第一组明显较小,P<0.05。

2.3 两组患儿夜间利尿情况

第二组患儿的夜间平均利尿次数为0.68±0.28明显低于第一组患儿的夜间平均利尿次数1.25±0.6,并且第二组患儿的平均每天利尿次数也低于第一组患儿,P<0.05。

3 讨 论

患儿术后出入量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我院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患儿均需要进入心儿科ICU进行观察,在手术成功后的第一天多数便可回到病房进行恢复,护理人员要对患儿进行出入量的管理,要注重调节患儿的容量、血流、以及心功能等之间的关系,减少患儿出现心脏负荷过大以及组织水肿的情况。但是目前还并没有完全面的指标也并没有对出入量进行相应的量化,还有一些晚间利尿等会影响到患儿的休息。因此使用改進的液体出入量管理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患儿的液体情况要尽量少进行补充以防止患儿出现组织水肿的情况,要注意使患儿的液体出入量保持在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从而促进患儿的恢复。对患儿的容量进行适当地管理能够促进其心肺功能的恢复,对患儿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在实际的临床之中心脏外科手术后的患儿很容易出现容量过多或者过少的情况,在患儿出现相应的症状之后再进行处理会对其恢复产生影响,患儿的容量平衡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并且代谢的情况较差。使用改进后的出入量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患儿容量平衡的波动,在白天进行利尿是十分有效的,减少的患儿夜间利尿,不仅减少了患儿家属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还保证了患儿的休息。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改进液体输入量的护理方法通过制定计划,更加全面而又细致的管理,不仅保证了治疗的效果,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文对患儿采取改进的液体出入量管理,明显的提高了护理的效果,减少患儿夜间利尿的次数,具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陶 夏,万光明,朱 勤.每日唤醒对心外科ICU持续镇静患者安全性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1):134-136.

[2] 代丽敏,王春丽,王丽等.分层管理模式在心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8):247.

[3] 曹袁嫒.心脏手术患者围麻醉期液体治疗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4):545-547.

[4] Bojar RM.成人心脏外科围术期处理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40544.

猜你喜欢

心脏手术护理效果
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不良精神反应的心理基础及情志顺势心理治疗研究
探讨心脏手术周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中长期手术疗效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心脏手术后新发快速心房颤动的治疗探讨
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对老年患者心脏手术麻醉后并发症预防探讨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分析
康复护理措施在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