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软环境” 引得“金凤”来
2020-12-14陈诚
陈诚
2019年11月9日,作为2019重庆英才大会重要活动单元,“千名博士重庆行”暨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启动仪式举行。
面对众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在启动仪式上进行了一场推介会,向现场的精英们发出了邀请。
在现场,许多人才都感受到了高新区的魅力和实力,辖区企业更是备受人才青睐。
“引”才有方
毕业于重庆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张军伟被高新区的发展前景深深吸引。今年7月,他成为高新区2020年通过“绿色通道”引进的高层次紧缺人才。
来到高新区后,张军伟有了一个新的身份——高新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人才科工作人员。
作为一名北方人,张军伟已在重庆学习和工作了13年,他本、硕、博都就读于重庆大学,在学校的研究课题是国家“973”计划项目中的石油天然气地下储备建设。
此前,张军伟并没有想过会和重庆产生如此紧密的联系,更没想到会来高新区从事人才工作。
“我已经习惯了做研究、做课题。博士毕业后,我本想回到北方发展,但最终因为各方面原因,选择留在重庆。”张军伟说。
近年来,随着重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个人的不断成长,张军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新的认识:“在项目上能服务的只是少数人,我希望能为更多的人服务。”
2020年4月,张军伟在网上看到重庆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的未来规划,他敏锐地意识到:作为重庆西部槽谷未来的新增长极,西部(重庆)科学城将是发展的热土。
于是,张军伟决定将自己的知识带到西部(重庆)科学城。恰逢2020重庆高新区“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时期,在了解相关政策后,他报了名。
“当时还挺忐忑的,但是幸好有这个‘绿色通道,才能让我如此顺利地进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工作。”张军伟说。
通过“绿色通道”,西部(重庆)科学城可按照一事一议、随到随办的原则,引进符合条件的高层次紧缺人才。
除了开放“绿色通道”,西部(重庆)科学城还用好留学生创新创业高级研修班、博士渝行周、重庆英才大会等载体,积极推动院士专家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博士后工作站等基地建设,广泛通过项目合作、技术攻关等方式引才,实现“项目+人才”双落地,为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集聚了强大的智力。
“用”才有法
当最新编制的人才支持政策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时,张军伟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自7月开始,张军伟便参与到西部(重庆)科学城最新的人才支持政策编制当中,从征求意见到逐条论证,从修改到定稿,他征求梳理意见不下200条,前前后后修改了20多次。
这份最新的人才支持政策,是西部(重庆)科学城引才聚才的重要抓手。而将张军伟安排到该政策的编制中,是西部(重庆)科学城“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的一次良好实践。
“只有人才才能更好地站在人才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我们的人才政策才能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经过慎重考虑,我们决定让张军伟博士参与到新政策的编制中来。”高新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部长傅岗说。
为当好科技创新的“排头兵”,西部(重庆)科学城在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方面不断“加码”,从凝聚力量编制新的人才支持政策,到不断提升人才管理服务水平,都体现出西部(重庆)科学城對“千里马”的渴望。
“良好的政策对于人才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张军伟说,“我很荣幸能参与新政策的编制,等到我们最新的人才支持政策正式印发,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才加入西部(重庆)科学城,这里也将成为真正的‘人才特区。”
“事实证明,将张军伟博士纳入政策编制队伍是完全正确的,他的很多意见都非常契合人才需求。引入人才是我们的初衷,但用好人才,才是促进西部(重庆)科学城高标准建设的关键。”傅岗说。
“育”才有效
今年6月,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庆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遇上了一件难事。
为进一步开发研究,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准备引进贾艳艳博士,但由于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是市级工作站,不具有自主招收权,只能与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流动站联合培养。
“贾博士37岁,取得博士学位已经12年,超出了国家博士后人员一般招收要求,在招收方面遇到了难题。”高新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人才科工作人员樊佳说。
贾艳艳科研水平较高,在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领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与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科研方向十分吻合,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十分渴望能将其引进从事研究工作。
“得益于西部(重庆)科学城重点企业联络机制,我们会精准指导企业开展博士后招收等工作。在党群工作部的协调下,最终取得了重庆大学的支持,双方将对贾艳艳博士进行联合培养。”樊佳说。
事实上,为引来人才、留住人才、育好人才,西部(重庆)科学城针对各项政策展开了一系列的人才引、用、育工作。
6月24日,重庆市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正式授牌成立。
按照相应的资助政策,入驻西部(重庆)科学城博士后站的博士、博士后可享受系列利好政策:在站期间,博士、博士后全部予以日常经费资助,两年共计16万元;对博士后的研究项目,给予特别资助,最高可达30万元;对获得“重庆市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博士后,最高还给予每人两年60万元的培养资助。
“要高标准高起点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一定要树立鲜明的人才导向,构建制度保障和良性人才生态,营造良好的干事环境、创新环境和生活环境。我们不仅要将人才引得来,还要培育好,让人才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更好地发展。”傅岗说。
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张军伟博士”、“贾艳艳博士后”不断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为高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