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数控技术与编程》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探究

2020-12-14陶晓庆冀军峰朱丹

科技风 2020年32期
关键词:数控技术模块化编程

陶晓庆 冀军峰 朱丹

摘 要:本课题旨在探索如何将“1+X”证书制度融入《数控技术与编程》课程中,从1+X证书制度的发展及导向,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下,重新构建符合“1+X”证书制度的课程体系,根据数控车铣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将《数控技术与编程》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将技能与知识点有机融合,提出如何利用1+X证书制度,构建符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產教协同创新发展的课程模块,助力学校的“双高”建设。

关键词:“1+X”证书;《数控技术与编程》;教学改革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即“1+X”证书制度[1]。“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职业教育新的学业证书制度,通过此制度的实施,是为了鼓励学生除了学历证书之外,能通过技能学习及考核,获取更多的职业技能,增强个人能力,拓展技能领域。“1+X”证书制度中,“1”为主体,通过“1”,要求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相应的实践,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夯实基础;“X”是引导,是拓展,是展望,要求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完成对专业以外技能的补充和发展[2]。

一、“1+X”证书制度实施背景

我国当前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展大国制造,迫切需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而对应的职业教育也处于大变革的历史时期[1]。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不断升级,每个职业岗位不再是需要一种技能,而是若干技能的升级叠加,双证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新需求和企业对复合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3]。“1+X”证书制度是在双证书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证书制度,是对双证书制度的突破,两种制度的改变,势必影响职业教育的方向和方法,必然会引起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

“1+X”证书制度公布后,相应的教学试点也随即启动,在高职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不仅可以使得职业院校教学更注重实践化,同时可以使得职业院校学生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贴合职业院校教学本质。“1+X”证书制度试点的启动,将带来职业院校教学的新一轮改革,再人才培养方案上、课程目标上、课程体系上以及实践环节中均有相应体现。深入贯彻此制度,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促进产教融合。

模块化是现代诞生的一类技术开发和设计的理念,它最初出现在信息技术领域[4]。模块化教学法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案进行整改,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这也恰是“1+X”证书制度对学生的目标要求。因此,将“1+X”证书制度与模块化教学有机结合,双向促进,相辅相成。

二、实施“1+X”证书制度的现实意义

在“1+X”证书制度之前,学业证书制度一直为双证制度。双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建构的是“同一型”的培养目标,而高职学生的要求不仅要职业性,而且更要有跨界性,社会更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职业院校应更多的培养多样化的职业性人才,而双证书制度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1+X”制度应运而生[5]。

我国是机械制造大国,机械行业在持续加速发展,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对于未来人才的培养以及技能的发展要求全面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而如今,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机械方向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以及学生的实践中,与企业对相应职工的需求相差是较大的,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企业为机械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较少,影响教学质量的发展。新工科发展背景下,机械类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积极改革。

《数控技术及编程》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作为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数控编程与数控机床操作相应岗位的岗位能力。在贯彻落实“1+X”证书制度方面,依然需要教学改革的支撑。

依据目前现状,“1+X”证书制度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相应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将“1+X”证书制度应用于高职院校制度中,使得在校生在学习过程中即可以实践技能为指引,拓宽自己的技能范围,解决制造行业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缺乏的现实问题。基于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将应试点融于《数控技术及编程》课程中,构建“1+X”制度下《数控技术及编程》课程的模块化教学。

三、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数控技术与编程》课程教学方式为传统的项目化教学,结合“1+X”证书制度,结合模块化教学优势,将数控车铣技能考核点融入课本中,做到书证融通,以学生为导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过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专业就业范围,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技能人才。

(2)基于“1+X”证书考核点重构模块化课程标准,加强“1+X”制度的落实,解决目前在落实“1+X”证书制度过程中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考核评价无依据性、目的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最大程度地强化:标准-内容-实施-考核的四步走双向反馈机制,为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奠基强有力的基础。

(3)双证书制度下的特点是专一,其对应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适应单一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其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具有“单向度”的特征。“1+X”证书制度下,将“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评价体系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解决传统职业技能鉴定只有终结性评价而无法关注能力形成的过程。

四、“1+X”证书制度下《数控技术与编程》模块化教学构建方法

在“1+X”证书制度的指导下,根据数控车铣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高职机制专业就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现有的教学知识点,在现有的基础上,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点进行融合贯通,形成新的教学模块,完成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课程内容与技能考核点双双对接的“课证融通”教学内容。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整体研究思路主要是:“参照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确定技能标准→根据专业课程标准确定知识标准→整合统一技能标准与知识标准→修订课程标准→构建课程模块→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具体为:

(1)研究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技能点进行归纳总结,按照能力要求和知识要求,重构知识体系;

(2)以新构建的知识体系为标准,重新制定课程标准;

(3)设立课证融通的能力目标,并将技能证书应试要求与原有课程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模块化教学内容;

(4)针对教学内容与技能考核要求改革实训环节;

(5)建立针对模块化教学的考核标准,与预期成果进行比较,对能力目标进行修正。

(二)内容构建

(1)以“1+X”证书制度为引领,依照数控车铣加工技能等级证书标准,重新制定《数控技术及编程》课程标准,实现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对接;

(2)依据数控车铣加工技能考核点要求,在《数控技术及编程》课程中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将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制定新的模块,实现课程知识点与技能考核点对接,课证无缝链接;

(3)基于数控车铣加工技能考核体系,参照课程标准及技能考核标准,重新制定《数控技术与编程》课程实训内容,建立能够综合体现产教融合的实训环节,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4)确定课程模块化考核方案,考核技能对应转换作为教学的技能目标,优化评价体系。

以“1+X”技能考证试点(数控车铣加工)为辅佐,助力《数控技术及编程》课程“课证融通”内容的构建;将“1+X”证书制度与模块化教学有机融合,双向导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证”促教,以“证”幫教,可以有效监督教学改革的实施情况。

(三)实施措施

(1)以学生为主导,以“X”为导向,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

(2)以“1+X”技能考证试点(数控车铣加工)为辅佐,助力《数控技术及编程》课程“课证融通”内容的构建;

(3)将“1+X”证书制度与模块化教学有机融合,“双向导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4)以“证”促教,以“证”帮教,可以有效监督教学改革的实施情况。

五、结论

本课题通过查阅“1+X”证书制度标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比现有的《数控技术与编程》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以学生为主导,以“X”为导向,将数控车铣加工技能考核标准融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并进一步优化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探究了《数控技术与编程》在“1+X”制度下课程模块化的思路与方法,如何很好的实现学生对知识理论的掌握,增加证书考取的高效性,将专业教育教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价有机融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产教融合,为机械制造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强,秦亚东.基于“职教20条”对“1+X”证书制度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9):34-36.

[2]王智慧.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应用型高校教学设计——以《茶艺学》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2):92-94.

[3]马玉.职业教育实施“1+X”证书制度背景下产教融合发展的创新思考[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9,16(S1):45-47+54.

[4]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5]龚雯.“对接”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双证书”课程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7.

课题:2020年度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X”证书制度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模块化重构建设与实施研究——以《数控技术及编程》课程为例”(项目编号:20XJZ03)

作者简介:陶晓庆(1987—),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自动化、计算机辅助工程。

猜你喜欢

数控技术模块化编程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数控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中的运用研究
玩游戏学编程,Blockly Games上手玩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JGJ/T 435—2018施工现场模块化设施技术标准
大众MEB电动车模块化平台
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自动化中的进展运用
编程屋完成数百元万天使轮融资
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应用的探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