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视域下青海旅游扶贫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0-12-14卢慧霞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品质极高,其生态资源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原生性、民族性等绝佳优势。青海省有着“江河之源”“中华之塔”之称。青海省贫困地区大部分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地区的顺利脱贫对青海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青海省旅游业的现状
由于青海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是登山旅游资源、江河水旅游资源、湖泊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等,其著名景点有青海湖、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通国家森林公园、格尔木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鄂陵湖湿地、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等。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是宗教生态旅游资源、古建筑旅游资源、民族习俗生态旅游资源等,其著名的景点有共和县的伏俟城、湟中县的塔尔寺、西宁市的清真大寺、西倾山的西城山洞、青海牧区习俗等等。
近年來,青海省旅游人数不断上涨,旅游产业保持了繁荣发展的良好区势。2018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4204.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7%。其中国内游客4197.46万人次,增长20.7%;入境游客69154人次,下降1.6%;旅游总收入466.3亿元,增长了22%。[1]2019年10月1日至7日,青海湖景区共接待游客9.29万人次,同比增长20.36%;实现旅游收入980.66万元,同比增长4.39%;[2]青海茶卡盐湖景区入选“2019中国最具影响力网红景区TOP10”,位列第4名。作为国内知名景区,茶卡盐湖景区已成为众多游客西北旅游必去的打卡点之一,实现了从2014年接待48万人次至2019年接待320万人次的跨越式发展。[3]
虽然青海旅游业发展势头是良好的,但是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还是没有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和旅游业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民族地区的旅游业要想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意识到生态保护与旅游业的关系及其重要性。生态保护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反过来,旅游业发展促进了生态保护的实践。旅游业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保护生态意识,人们也认同了科学地开发生态旅游资源。
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各民族的传统伦理和宗教文化中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在旅游业发展中得到强化和明确。青藏高原各省(区)逐渐加强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早在2007年8月前,仅在青海、西藏两省(区)就建成了可可西里、珠穆朗玛峰等1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青海时强调,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
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全面得到加强。[5]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6]因此,青海省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旅游扶贫与生态资源的关系。
青海省旅游业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集中全国一切力量,坚持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实现脱贫目标,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他尤为重视我国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期盼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青海省旅游业在政府的号召下,积极实施精准扶贫的政策。但是,由于开发商缺乏管理经验、急求成效及政府监管不力等原因,导致旅游业在参与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贫困人口收入得不到保障,造成旅游边缘化。
旅游业扶贫就是让贫困人口扩大就业的渠道,增加收入来源,最终脱贫致富,大步迈入小康社会。在精准扶贫的政策下,旅游业扩大了产业发展规模和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但也要注意到贫困人口获得的实际收入。
旅游业精准扶贫开发初期,部分文化少、技术低的贫困人口拿到了短期收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重视参与者的形象和内涵,那么,前者收入就会下降。在民族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贫困人口参与度和收益状况是有所不同的。要实现贫困人口从旅游中真正获益最有效的方法便是使其充分参与其中。[7]但是,在青海旅游业精准扶贫实践过程中,出现贫困人口旅游边缘化的问题。问题具体表现在:贫困户参与性较低,贫困户真正参与的项目少,大部分贫困户参与获益较少。
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是农牧民“等、靠、要”等落后的思想观念,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导致参与旅游意识不高和参与旅游精准扶贫参与率较低;二是贫困人口对政府的依赖,旅游精准扶贫由“输血式”到“造血式”的方式不适应;三是各部门管理机制的欠缺,让非贫困户参与旅游扶贫带来的经济效益,而真正的贫困户却被边缘化。因此,完善贫困人口利益分配机制,使贫困人口收入得到保障,是保证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基石。
其次,旅游开发商急于经济成效,导致生态严重受损。
民族地区旅游业在开发过程中,旅游开发商过分追求经济价值,忽视了扶贫工作和生态资源的长久性。从生态资源的角度看,青海省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比如原生态自然资源和原生态文化。但是开发商并未很好地将生态旅游资源转化为生态旅游产品进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旅游开发商在引进外来企业的投资时,对旅游资源的资产价值评估出现误差,导致当地居民与外来投资商的分歧严重影响生态保护;从旅游业精准扶贫现状看,更多关注的是青海整体经济的发展和贫困户的脱贫,而忽视了生态旅游资源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一是旅游开发商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只看到旅游业的短期效益,而忽视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二是当地居民普遍接受教育知识少,没有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三是政府部门执行监督宣传不到位,对生态旅游理念宣传不到位等。吴忠军(2005)、刘旺(2010)分别对桂林龙山梯田的平安寨、四川丹巴县甲居藏寨的民族社区研究发现,无论是居民还是旅游开发商,在旅游发展中均漠视了应承担的生态责任;原生态的民族经济生产方式逐步瓦解,不文明的拉客行为严重冲击民族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8][9]从短期来看,确实为贫困户带来收入。但是自然生态资源一旦被破坏,就会使旅游扶贫工作难以持续,最终损害的还是当地居民的利益,达不到扶贫的目的。因此,青海省旅游业只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再追求经济效益才能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最后,政府扶贫监督不到位,导致旅游开发管理乱套。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就是适当地向最需要帮助的人民群众倾斜,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让贫困人口从物质脱贫向精神脱贫转变,最终实现全面脱贫。然而,旅游地在进行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管理制度乱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缺乏专业性的管理人员专门性的管理机构,导致在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出现多部门管理、相互推脱的现象,为旅游扶贫增加了难度;第二,监测体系不完善,导致旅游精准扶贫成效低。旅游当地虽然设有专门的旅游扶贫管理机构,但是缺乏专业性旅游扶贫监控人员,还有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体系缺乏,导致旅游扶贫监测方面较差;第三,缺乏贫困人口参与管理机制,导致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中参与率较低。
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是当地旅游局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市场管理混乱;二是当地政府检测与调控机制不完善,并未及时发现问题;三是当地旅游业自律组织良莠不齐,很多旅游协会缺少专业性的从业人员,导致服务的意识差及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青海省旅游扶贫要加强政府的监督体系,不断地完善旅游扶贫管理体制。
推进青海省旅游业精准扶贫的建议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脱贫攻坚战的目标就是为了让贫困地区的人民脱离水深火热的生活,让贫困地区的人们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只有贫困地区的人民不再贫困,这才是真正地达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需要我们精准扶贫,不忽略每一个贫困的人,让“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有所改变。通过对青海省旅游业精准扶贫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地提出了推进旅游业精准扶贫发展的建议对策。
首先,建立公正的精准扶贫机构,政府主导更具有针对性。
民族地区旅游业精准扶贫构成主体是多元化的,其中有政府、企业、社区管理人员、贫困居民等。所以,建立公平、合理的精准扶贫机构是推动青海旅游业精准扶贫的关键。但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贫困人口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底层,我们应该坚持以贫困人口需求为出发点,政府应构建以贫困居民受益为基础的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政府主导更具有针对性主要体现三点:一是政府可以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参与旅游精准扶贫的积极性;二是政府要加大宣传精准扶贫政策的力度,提高贫困居民的思想意识,让其自觉地接受并认可“输血式”到“造血式”的扶贫转变,突破自身的发展;三是政府要发挥自身的监督和协调职能,积极主动协调多元主体的利益关系,在制度层面上保障贫困人口的利益。
其次,推行绿色的生态旅游市场,政府主导更具有明确性。
民族地区既要生态保护,又要旅游业的发展,可推行生态旅游发展,应采取多种手段和形式,促进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旅游开发商应从长远利益出发,对生态资源进行合理化开发,不可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使旅游产品过度商业化、肤浅化和舞台化,禁止一切破坏生态资源的营销活动。
生态旅游资源要在不同主体之间平衡,应建立起旅游扶贫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长效机制。政府主导更具有明确性:一是青海省政府应健全生态旅游相关的市场机制,在政策上给予旅游业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扶持;二是青海省政府应积极培育生态旅游市场,把生态资源保护纳入绩效考核中,并颁布奖励政策;三是青海省政府应建立生态保障基金,开展生态文明旅游教育,并让当地人积极参与到生态旅游保护中去。青海省旅游业开发中,要根据生态资源的承载能力,建设绿色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推行绿色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和环境付出;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旅游产品开发中既要关注经济效益,更要注重对生态环境和文化的保护。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旅游扶贫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性。
最后,完善旅游扶贫管理体制,政府主导更具有管理性。
由于旅游扶贫中出现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旅游业发展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因此,完善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青海省政府应当成立专业性的旅游精准扶贫监管机构,运用技术、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解决旅游扶贫管理较差的现象;第二,青海省政府应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建立旅游扶贫信息网络检测体系,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旅游扶贫项目等状况进行统计,并对贫困人口参与率、获益情况、旅游扶贫的实施情况等进行跟踪监测管理;第三,青海省政府应建立全面的贫困人口参与机制,鼓励贫困人口积极参与旅游扶贫产品开发、战略决策等活动,使贫困人口长期真正地受益。要使旅游业精准扶贫持续绿色发展,青海省政府需要做出相应的保障政策体系。政府主导更具有管理性体现在,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是在政府的主导下科学论证慎重决策的,如环青海湖生态旅游路线、黄河碧水丹山生态旅游路线、唐蕃古道生态旅游路线、世界屋脊探险生态旅游路线、宗教朝圣生态旅游路线、南丝绸之路生态旅游路线等等。
结 语
民族地区旅游业精准扶贫逐步提高了人们对生态资源旅游价值的认识,同时唤起了人们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通过对人文旅游资源的挖掘、整理、申报各类文物保护单位,使重要的文物古迹得到相关法律的有效保护;对残存的文化不仅积极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而且对旅游资源进行了修复,对消失者进行了重建;通过贯彻以旅游养资源、以资源带动旅游发展的思路,保障了资源保护与修缮的资金来源。”[10]所以,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离不开良好的生态资源,只有二者相互协调发展,才能在旅游扶贫中长久发展,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青海省统计局.2018年全省旅游业主要数据[EB/OL].http://tjj.qinghai.gov.cn/tjData/newData/201901/t20190128_59353.html,2019-01-28.
[2]張傲.今年国庆9.29万游客扎堆青海湖[N].海东时报,2019-10-11.
[3]杨玥.茶卡盐湖入选“2019中国最具影响力网红景区TOP10”[DB/OL].http://qh.people.com.cn/n2/2019/1121/c378418-33564929.html,2019-11-21/2019-12-08.
[4]徐明.以旅游开发促进青藏高原文化保护研究[J].浙江学刊,2007,(5):186.
[5]青海日报.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努力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N].青海日报,2016-08-28(1).
[6]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01-15(3):11.
[7]戴斌.我国旅游业“十三五”发展思路探讨[J].旅游学刊,2014,29(10):3-5.
[8]吴忠军,叶晔.民族社区旅游利益分配与居民参与有效性探讨[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
[9]刘旺.民族社区旅游发展的困境: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以丹巴县甲居藏寨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10]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J].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217.
作者简介
卢慧霞 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