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夷陵区森林资源现状与经营对策
2020-12-14周丹赵晓玲
周丹 赵晓玲
摘要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提高森林质量的主要措施和有效手段。根据2019年完成的宜昌市夷陵区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成果,本文概述夷陵区森林资源现状,与上期二类调查数据比较,从各类林地面积、蓄积、乔木林龄组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提出了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对策,以供林业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森林资源;现状;动态分析;经营对策;湖北宜昌;夷陵区
中图分类号 S75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21-0183-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不仅本身具有生产能力,而且具有多种有益效能[1]。森林经营是林业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林业建设质量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森林生态功能的主要途径[2]。随着林业生产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掌握森林资源现状,了解和研究2次调查间隔区内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成因,对林业生态建设及森林资源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有重要作用。
1 森林资源现状
1.1 林地面积
宜昌市夷陵区土地总面积333 728.0 hm2,其中:林地面积269 295.4 hm2,占全区总面积的80.7%;非林地面积64 432.6 hm2,占全区总面积的19.3%。在林地面积中,乔木林地223 472.6 hm2,竹林地206.0 hm2,疏林地0.3 hm2,灌木林地41 785.0 hm2(其中灌木防护林1 168.3 hm2、灌木经济林40 616.7 hm2),未成林地面积1 635.2 hm2,苗圃地1 478.2 hm2,迹地718.1 hm2。在非林地面积中,四旁树占地2 159.4 hm2。
1.2 森林蓄积
全区活立木蓄积总量为1 328.1万m3,其中:乔木林蓄积1 309.5万m3,占活立木蓄积总量的98.6%;疏林、散生木、四旁树蓄积18.6万m3,占活立木蓄积总量的1.4%。
1.3 各龄组面积和蓄积
乔木林面积223 472.6 hm2,蓄积1 309.5万m3。其中:幼龄林152 608.9 hm2,蓄积847.4万m3;中龄林为54 410.7 hm2,蓄积354.6万m3;近熟林为13 295.0 hm2,蓄积81.7万m3;成熟林2 958.9 hm2,蓄积24.3万m3;过熟林面积199.1 hm2,蓄积1.5万m3。
2 森林资源动态
2.1 各地类面积变化分析
由表1可知,除总面积无变化外,其主要地类都出现了变化。林地、乔木林地、灌木经济林地分别增加了3 779.6、29 547.2、7 437.3 hm2;其他林地(含疏林地、无林地等)、灌木防护林地、非林地分別减少9 850.6、23 354.3、3 779.6 hm2。
2.1.1 林地与非林地增减原因。一是部分原属农地的抛荒地在工程建设中实施了荒山造林;二是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农地中发展了柑、茶、核桃等经济林;三是农民自愿在承包地上发展了部分经济林。以上部分农用地虽然从土地性质上还没有转为林地,但在本次二类调查中都是以现状(灌木经济林)为基础作为林地调查的。因此,直接造成非林地面积减少而林地面积增加。
2.1.2 乔木林地增加原因。一是在林业工程建设中营造的部分生态林现已郁闭进入乔木林地;二是前期调查中的大部分灌木林地经过多年封育成为乔木林地;三是由于“天保”二期工程建设,疏林地实施了封山补植和封禁管护,改善了林分质量,成为乔木林地。这些因素也是灌木防护林地、无林地、疏林地减少的原因。
2.2 森林蓄积变化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全区的森林蓄积总量增幅较大,达1 309.5万 m3,增加了425.4万m3,增长率达48.1%。其中,幼龄林增幅最大,增长了412.9万m3,增长率达到95.0%。
2.2.1 生长量大于消耗量。夷陵区1981年树干解析资料显示,全区林分平均生长率为5.76%,按平均生长率计算,除去消耗量,每年将增加森林蓄积42万m3以上(理论平均值)。“天保”二期工程建设将所有天然林继续纳入工程建设范畴,实施商品林全面禁伐,取消采伐计划的审批。除近几年的松材线虫病疫木、风雪灾害木、自然枯死木采伐外,就是农民自用的少量限额采伐指标,每年平均在15万m3左右。因此,全区森林蓄积总量大幅度提高。
2.2.2 森林面积增加和林分质量提升。通过本期调查与上期调查的数据比较,一是全区乔木林面积增加了29 547.2 hm2,使森林蓄积呈现大幅度增长;二是采取封山育林及补植抚育等有效措施后,林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单位面积蓄积增长。
2.3 各龄组结构变化分析
从表3可知,乔木林总面积增加29 547.1 hm2,其中幼龄林增加37 612.8 hm2、中龄林减少21 579.8 hm2、近熟林增加10 985.3 hm2、成过熟林增加2 528.8 hm2。
2.3.1 幼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增加。幼龄林面积增加来源主要是原灌木林地、无林地、疏林地等地类通过封山管护、自然生长郁闭成林;部分近、成熟林面积增加来源主要是由原中龄林而来,部分成、过熟林面积增加也是由原部分近熟林而来。
2.3.2 中龄林减少。各龄组面积中仅中龄林面积减少21 579.8 hm2,且减少幅度达28.4%。一个原因是部分面积进入近、成熟林,另外一个原因是本次调查对林龄未进行调整,还是按照原数据库数据填写,导致幼龄林面积大幅度增加。
3 对策
10年间,夷陵区的森林资源发生了很大变化,森林面积、蓄积均有大幅度提高,森林、林种结构、林分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在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夷陵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十分显著的综合效益。但是,也存在龄组结构不合理、部分乡镇森林质量不高等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松材线虫病危害严重,大面积马尾松林分被成片摧毁,严重破坏了森林资源,影响了林地功能效益的发挥。
3.1 改变林业发展理念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全区无立木林地、宜林地面积极少,今后的工程造林建设任务少,林业工作重点应以森林管护为主。一是加大封山育林、封禁保护力度,对全区现有森林资源实施重点保护,提高林分质量。二是加强现有低效林分改造,改善林分状况,不断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对松材线虫病疫木采伐林地、防护效能低的灌木林地进行人工补植和抚育;大力营造景观林、环境保护林,为森林旅游、度假休闲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全面注重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尽量避免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占用生态区位重要的林地资源,为长江流域和三峡库区打造良好的绿色屏障[3]。
3.2 提高林地管理水平
以本次林业二类调查的森林资源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为基础,构建林地“一张图”,并做好与国土“三调”数据对接工作。加强和完善现有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网络,定期组织开展林地调查和动态监测,建立林地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为政府决策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
3.3 加大病虫防治力度
夷陵区是国家公布的松材线虫病疫区,在松材线虫病防治方面,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落实松材线虫病地方政府的防治主体责任,建立疫情防治督办问责制度,构建长效防治责任制度体系。二是加强疫区和疫木管理。严格执行《松材线虫病疫区疫木管理办法》,强化疫区松木管理,严格疫木源头管理;实行疫情限期除治制度,重点做好重点区域疫情的预防和治理。三是强化检疫封锁。切实加大检疫执法力度,增强检疫案件查办能力,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采伐、調运、加工、经营、使用疫木行为[4]。
4 参考文献
[1] 周书宇,杨雪.贵州省观山湖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3):97-99.
[2] 邓鉴锋.广东现代林业发展区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3] 石亮,钟漫,周贵付,等.安顺市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9(2):82-84.
[4] 郭小华,李成惠,张乃芳,等.浙江省遂昌县桂洋林场森林资源分析与发展建议[J].华东森林经理,2020,34(2):15-18.
收稿日期 20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