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转战陕北到底有多艰险

2020-12-14刘建军

文史博览·文史 2020年10期
关键词:胡宗南天赐王家

刘建军

1947年3月,蒋介石令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中共中央决定诱敌深入,主动撤离延安,并把中央和军委两大机关分成三个部分:毛泽东、周恩来等率党中央机关(称中央前委)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刘少奇、朱德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央工委)进入河北平山县,进行中央委托之工作;叶剑英、杨尚昆等组成中央后方委员会(简称中央后委)进驻晋西北临县地区,统筹后方工作。在中共中央机关主动撤离延安时,毛泽东站在整个解放战争的全局考量去留陕北的利弊,决定留在陕北。他认准了决不过黄河,说:“我们不能去那条路,我们要在这里和敌人周旋,牵敌人,磨敌人,来回和敌人兜圈子,直到消灭它。”为此,从1947年3月18日离开延安到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在陕北不断闪转腾挪,历时1年零5天,行程1000多公里,途经12个县,驻留过38个村庄。正因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转”了如此多的地方,所以这次战略转移被称为“转战陕北”。

转战陕北甚至比长征还苦

转战陕北,是中共中央的又一次战略大转移,可以说是再进行了一次长征。长征重在甩掉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而转战陕北则是中共中央要通过兜圈子来拖住国民党胡宗南部队。

转战陕北的条件极其艰苦,也极其危险。这是因为,陕北地区沟壑遍布,虽然大大增加了胡宗南寻找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难度,但这样的地形地貌,也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带来了极为不利的转战条件。他们要在陕北无数山梁之间爬上爬下,睡野地,啃干粮。更为严重的是,转战路上,险象环生。转战陕北历时一年多,仅大的转移就有8次,他们有时和国民党军队擦肩而过,有时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前后夹击,有时,两军相距仅四五里路,有時仅隔一个山头。

进入1947年4月份,陕北的大雨几乎下个不停。经常是山路行军一夜,雨淋一夜,背包都成了水包,沉重的行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同时,忧虑、烦闷也在困扰着每个人。当时负责电务工作的杜牧平后来回忆说,大家正在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步履维艰地行走在凹凸不平路滑泥泞的山道上时,忽然从后面传来洪钟似的湖南口音:“同志们加油!”我们回头一看,异口同声地喊:“毛主席!”只见毛主席一身水两腿泥,长发贴在脸上还在不停地往下滴水,在两名警卫员搀扶下步履艰难地向我们走来。

当时由于连续夜间行军,白天还要上机工作,大家极度疲劳。加上生活条件差,缺医少药,从大队长到报务员身体状况都很差,生病的人很多。跟随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转战的中央支队通信大队大队长黎东汉得了肠炎,病得骨瘦如柴,无力行走,甚至连马也骑不了,只好坐担架指挥工作。在大雨中行军病痛难忍,又怕影响部队行动,他就要求大家把他丢下。他说再走也是死,丢下了也不过是死,何必连累部队。后来他回忆说,这段经历比当年参加长征还艰苦。

4月1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转移到靖边县的王家湾。王家湾是一个只有十七八户人家的小村子。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一起住在老乡腾出来的两孔半窑洞里。这座窑洞又破又黑又狭小,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当。有人回忆:他们办起公来,就坐个木墩子,膝盖上垫一个用高粱秆纳成的锅盖拍拍,把电报、文件放在拍拍上,边看边批。腿麻了,又伏在锅台上继续工作。

在陕北,冬季吃菜历来就是很困难的。来到王家湾后,中央机关先是买老乡的酸菜吃,后来酸菜也供应不了。有一天,毛泽东在村外散步时,发现附近的山里有很多黄花菜、苦菜等,就弯下腰去拔了一棵,抖落根上的泥土,高兴地对随行的警卫员说:“这种草可以当菜吃,我在老家吃过,长征的时候,大家还用它当饭吃哩。”他便动员部队去挖野菜。老乡们给他送来做好的苦菜,他每顿再吃一碗黑豆钱钱饭(压扁的黑豆或黄豆和小米混煮的稀饭),吃得津津有味。为了克服粮食困难,毛泽东还指示,把他的马用料减少一半,他说以后出去尽量少骑马,多步行。每次吃饭,毛泽东总是坚持吃榆叶和面掺做的糊糊。

接二连三的险局

毛泽东、周恩来等在王家湾停留了57天后就遇到了危险。当时,中共中央公开宣布仍留在陕北,所以国民党军又集中主力追赶中共中央机关。胡宗南指令刘戡:“就是损失两个师也要捉住中共首脑!”

6月6日,国民党飞机开始到王家湾一带盘旋侦察。7日,国民党刘戡所部第29军4个旅先头部队向王家湾扑来,8日早晨推进到离王家湾仅有15里的地方,情况十分危急。天快黑时,又开始雷声隆隆。不一会儿就电闪雷鸣,大雨如注。时不我待,毛泽东等迅即决定冒雨离开,向西北方向转移。走了一段山路,下起了更大暴雨,山洪暴发,道路泥泞,人和马行走都很困难,不能骑马走了。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都下了马,和大家手拉手连成一线慢慢地步行。攀上山顶后,风雨停了,部队经过短暂的休息,继续步行前进。直到东方发白的时候,才得以落脚到离王家湾40多里远的靖边县小河村。

到了小河村,刚要做饭、架电台,敌机又来低空盘旋。随后骑兵侦察员也来报告,敌军越来越近了。依靠老乡做向导,毛泽东等又赶紧冒雨在敌军眼皮子底下悄悄离开,于10日晨到达天赐湾。

天赐湾的条件比王家湾和小河村还要艰苦,连喝水都要到很远的山沟去挑。毛泽东、周恩来等只能挤在一间小窑洞里住。大家刚要生火做饭,又传来消息,敌军正在向天赐湾方向逼近,离这里只有20多里。情况十分紧急。当时担任中央警备团手枪连连长的高富有后来这样回忆说:到了天赐湾以后,那个牲口上的马鞍都不放下来,行李都在上面待着。这时候,主席也在那儿,走来走去,也不能休息。

当时,双方只隔一座小山梁,而中央警卫部队只有300多人。毛泽东判断,敌军可能只是经过这里向保安方向去。他把地图摊开,仔细分析敌情。他说:敌人向山上来,我们立刻就走。敌人顺沟过去,我们就住下。我估计敌人并没有发现我们,因此12点钟以后可能要退。果然,到了下午,侦察小组纷纷回来报告,敌人在东南方向没有任何发现,就不再西进,而是顺沟向保安方向去了。人们都惊叹毛泽东的这一神机妙算。毛泽东指着地图介绍了其中的奥妙:我们现在的位置,正好处于胡宗南和马鸿逵防线的接合部。胡马钩心斗角,矛盾很深,各人都想保存实力,削弱对方,所以他们谁也不想来,让我们钻了空子。

猜你喜欢

胡宗南天赐王家
My Favorite Photo
王家新的诗
消防安全重于泰山(漫画)
单子伊 王家璇 潘铭泽
和秋风一起舞蹈
亦师亦友
也无风雨也无晴
天赐的缘分
周恩来一顿饭决胡宗南
胡宗南考黄埔遭遇身高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