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根农科沃土 奉献桃李芬芳

2020-12-14雷洋

民主 2020年10期
关键词:吉林省玉米研究

雷洋

人物名片

王玉华,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食品生物制造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民进吉林农业大学支部副主委。作为第三完成人参与的“玉米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学生

王玉华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她大学毕业后,基于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自身的要求,考取了本校食品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正是这份选择,奠定了她日后在食品微生物领域取得成就的基础。研究生刚一入学,王玉华的导师赴日本深造,她主动向其他导师申请进入研究团队。为了尽可能多地挤出时间学习,无数个寂静无人的深夜,食品科学学院的多个项目组和实验室都能看到王玉华忙碌的身影。

1998年,王玉华以优异的成绩完成硕士学业。由于成绩突出,学校建议她留校任教。“我所学的专业硕士毕业生比较稀缺,学校需要我,而且我喜欢探索未知,留校做研究会让我收获快乐”谈到自己最终选择留校任教时,王玉华说。

工作伊始,她首先尝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她利用自己读硕士时研究的方法分离筛选乳酸菌,并且成功制作了酸奶。在1997年,酸奶制品的接受程度远非今天可比。为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学校出资一万元投入酸奶项目。王玉华和同事、學生一起,每天利用放学、下班时间在班车站点和校园人多的路口摆摊卖酸奶。看着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越来越接受自己的酸奶,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转化为产品并且被市场接受,王玉华的心里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乳酸菌的成功应用大大提振了王玉华的科研兴趣和科研信心。2002年,她考入吉林大学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在继续深入研究乳酸菌的同时研究功能性糖。随着学习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王玉华查阅了大量的英文文献,她深感在食品领域我国的科研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自己所见所学仍然有限,她想跳出原有思路,用新的视角探索微生物领域。于是,2008年她申请并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在2010年1月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和交流。

是严师,也是慈母

除了做好本科生的授课,如何带好自己的研究生是王玉华不断思考的问题。她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单纯的微生物理论是枯燥的,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她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她先后参与完成多门省优秀课程,是吉林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畜产食品系列课程优秀教学团队的主要成员,参编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食品生物化学》,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王玉华希望自己的学生也能像她一样有机会进入美国的高校学习研究。她与自己做访问学者时的美方导师和科研机构负责人联系,说服他们允许自己的学生去交流学习,因为她在美国完成的科研成果出众,美方对她本人和她学生的专业能力十分认可,欣然同意。自此,王玉华的学生拥有了去国外先进实验室学习交流的机会。

谈到对学生的培养,王玉华动情地说,我的学生们很多都是农村家庭的孩子,生活条件并不富裕,他们父母省吃俭用供他们读书,他们就是家庭未来的全部希望,不严格要求他们就对不起这些孩子,也对不起他们的父母,更对不起国家和社会,科技兴农这份事业要后继有人。王玉华在专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但在生活中她却是无微不至的“妈妈”,很多学生家在外地,谁生活上需要帮助,王玉华总是及时伸出援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毕业生不能返校取行李,王玉华和其他老师一起,为毕业生整理行李。疫情稳定后,吉林农业大学允许部分学生返校了,因为学校疫情防控流程较为严格,学生出入学校不是特别方便,她担心食堂口味单一,学生改善生活不方便,为了节省他们的时间和精力,王玉华常常赶到附近超市,为学生购买食品,改善学生伙食。“身边的孩子一带三四年,早已经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了”王玉华说。

是一鸣惊人,更是多年沉淀

由王玉华作为第三完成人参与的“玉米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王玉华的荣誉,也是吉林人民的荣誉。这一科研项目实现了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玉米主食工业化和资源高效利用,项目总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成果在14家大中型企业应用,近三年新增销售收入59.8亿元。

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光环之下,是王玉华与同事孜孜不倦的努力和科研成果的累积。王玉华很早就关注到作为国内玉米的主产区,吉林省的玉米产量和储存量都很大。加工和转化的科技含量却有待提高。玉米的生产和贮存关乎粮食安全,而玉米加工利用技术则关乎农民的腰包和地区的经济。王玉华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技术手段增加玉米的附加值,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实实在在增加些收入,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尽一份力量。

在玉米生物转化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离不开她赴美访问交流的经历。她在路易斯维尔大学参与交流的项目主要是酒精性肝损伤方向的研究,在熟练掌握了研究内容后,王玉华发现这个项目的研究方向与自己的乳酸菌功能性研究距离较远,可借鉴价值不大,为了增强研究的实效,王玉华向实验室和导师建议把“乳酸菌改善酒精性肝损伤”作为交流研究的重点,这一提议为实验室带来了突破性的成绩,她本人也因此受邀参加国际实验生物学会议(EB),获美国药理与实验治疗学青年科学家奖,并作了大会报告。王玉华在美做访问学者一年,因美方实验室邀请又延期一年,在美国交流的两年里,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相关领域的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发表多篇SCI文章,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使自身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拓宽了科学研究的国际化视角。

早在科研之初,王玉华在微生物的研究范畴中就关注到了玉米的功能性糖,从2003年开始,提高玉米加工的科技含量成为她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她先后承接科技部、省科技厅项目多项,主持完成了吉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公主岭市玉米食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园区项目”和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项目“玉米生物转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功能性食品开发团队”并通过验收,也因此获得省级表彰多次。2015年,王玉华主持研究的“玉米淀粉生物转化系列工程菌选育及其应用”项目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研究的“玉米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中华农业奖一等奖。

是一名民进会员更是一名参政议政专家

2007年,王玉华加入了民进,她把履好职、尽好责作为对自己的要求。“无论是做一名公民还是做一名民进会员,我都觉得自己应该为社会做一些什么,有了民进组织做平台,我的很多想法都可以有处发声。”2007至今,王玉华立足自己的专业领域,撰写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近50篇,多篇提案代表省委会报送省政协,得到办理部门回复,并且助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王玉华撰写的《提升大米精深加工能力 促进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提案,建议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绿色大米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和加工产业化进程以及完善产业配套体系等手段突破传统农产品加工技术,促进吉林省大米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她撰写的《发挥地域环境优势 打造吉林省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关注了吉林省特色农产品领域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对吉林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思路。着眼于我国特别是东北人参行业发展的短板,她撰写了《提升人参精深加工能力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提案,作为民进吉林省委会团体提案提交省政协。此提案由吉林省政府办公厅牵头协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农委、省林业厅、省科技厅四部门联合办复。

王玉华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通过一代代农科工作者的努力,不断提高农业及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让传统的中国农民从几千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中解脱出来,让未来的中国农业成为科技型农业,让自己的同胞吃得更放心、更安心、更开心。

猜你喜欢

吉林省玉米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收玉米啦!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