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脱贫攻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2020-12-14
【提案背景】
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农村“谁来种地”的主力军,是解决“如何种好地”的重要载体,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更是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安排与农事农时季节结合存在问题;生产经营型培育集中培训时间过长;职业农民认定难度大。
【具体建议】
1.依托高等职业院校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首先,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与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结构相吻合。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定位的区域性,培养目标的应用性,就意味着高等职业院校有责任有义务为地方农业现代化,培养大量的一线生产、服务和管理型人才,满足地方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以及农产品经营、管理等高层次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其次,高等职业院校根植于农的“亲民性”,决定了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独特优势,高职院校超过50%的生源来自农民家庭,这也表明高等职业院校在引导“农二代”返乡就业创业,培养本土化新型职业农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应利用高职院校资源,结合實际,联手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2.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效。并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农民教育规律和学习特点,采取职业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把教育培训办进农村、办进田间、办进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实现就地就近培养,农民需要什么学什么,实现不离乡不离土,方便、快捷地让农民接受教育培训,形成农民培训好的模式。
3.规范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与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农村实用人才标准有机衔接,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职业农民的认定基本条件、认定标准(分类、分级)、认定程序、权利和义务、登记管理等事项。经考核审查,对符合职业农民认定标准者,由区(县)级人民政府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经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将与相关农业优惠政策挂钩,实施动态管理。同时兼顾农业职业经理人认定管理。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诚信信息库,及时公开诚信信息,通过市场机制优化农业职业经理人人才资源的配置与使用,实行动态管理。
4.创新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要创新产业、金融、人才等政策,争取以政府名义出台扶持政策,在土地流转、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保险等方面,优先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系统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把跟踪服务工作做实,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在农村创业兴业。建议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比如,在新型职业农民的产业政策支持方面,对开展规模农业生产,符合有关政策的,享受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对领办、新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家庭农场,符合相关扶持政策的,同等条件下优先享受。农业人才政策支持方面,优先推荐入选黄鹤英才(农业)计划,优先推荐新型农民参加省级龙头企业高管培训,优先推荐新型职业农民入选省农业产业领军人才。特别是金融政策支持方面,为新型职业农民龙头企业的基本建设、技改和设备引进、农产品收购、种子种苗种禽提供贷款贴息。
(民进湖北省武汉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