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管专业建设“IT产品经理”课程模块的再探索
2020-12-14类骁王晓敏王磊文雯
类骁 王晓敏 王磊 文雯
摘要:本文以我校信管专业“IT产品经理”课程模块的授课情况与学生反馈为基础,以新工科与工程教育认证为背景,分析了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岗位技能要求指导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优化课程内容与调整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开展综合实践训练等方面的改革措施,进一步明确了产品类课程的设计思路,加快推进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设。
关键词:IT产品经理;新工科;培养方案;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8-0127-02
Abstract: Based on the teaching and students feedback of "IT product manager" course module in the major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in BISTU,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plan with the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as the background, then put forward reform measures of posting skill instruction revision of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content and adjusting teaching mode, mak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mprehensive practice training. In conclusion, further clear the design idea of product classes, accelerate the optimiz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IT product manager;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ining pla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1 引言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办学多年来始终紧跟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浪潮,坚持以互联网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技管双强”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与专业特色凝练,不断探索适合本专业学生发展的培养方案。2016版本科培养方案中,我校信管专业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发展规划,提出了特色鲜明的课程模块的概念,其中依据行业需求和自身专业优势建立了“IT产品经理”课程模块体系(后文简称产品模块),模块共包含《人机交互设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商务沟通与市场营销》三门课程,并通过为期8周的IT产品设计与运营综合实践对知识点进行串联并加以应用。整体来看,模块体系在教学设计上涵盖了产品维度、市场维度、商业维度等在内的众多知识点,构建了“产品定位—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产品运维—产品再定位与迭代”的知识闭环。目前2020版本科培养方案正处于论证阶段,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课程体系应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找准人才培养定位,及时洞察市场的需求变化,紧跟前沿技术的演变与发展,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
2 2016版培养方案中的几点问题
2016版培养方案较上一版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创新,首次抛出了课程模块的概念,在技术追新和紧跟需求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意愿和兴趣爱好,建立了“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和“IT产品经理”两大课程模块体系,其中前者侧重大数据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框架的讲授,后者则聚焦现实生活中的痛点问题,设计、开发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IT产品,培养方案在论证时取得了大多数专家的一致认可。通过一个阶段的授课与过程改进思考后,产品模块课程也集中暴露出如下几点问题:
(1)培养定位角度过于单一,目标不够细致准确。
随着近些年的发展,对产品经理的定义更加多元化,按晋升通路划分,从低到高分别是产品专员或产品助理、普通产品经理、高级产品经理、产品总监;按工作属性划分,分为功能设计产品经理、数据产品经理、策略产品经理等;按具体工作内容则可以分为文档类、需求类、产品线类产品经理等。对照来看,2016版培养方案更多的是对准初级和普通产品经理的基本技能要求,仅基于该视角来定义人才培养目标与制订课程方案显得不够科学,没有考虑不同维度产品岗位对知识与技能储备的差异化要求。
(2)模块课的知识衔接不够紧密,课程间存在部分内容重叠。
在第七学期要求学生在《数据库系统基础》、《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AVA企业级开发》等重要前序课和模块课的基础上,以产品团队的形式完成IT产品的设计、开发与运营管理实践活动。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一方面产品原型设计、用户建模、运营数据分析等关键知识与技术并未在前序课程中讲授,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必须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學时去补充该方面的知识,造成了留给学生独立实践的时间被大大压缩;另一方面有些课程在内容上出现了重叠和冗余的现象,如《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均含有生存期模型的内容,且两门课都将其作为重点知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与《人机交互设计》存在不少的知识内容重叠,虽然这些课程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仍会造成学时的浪费和课堂学习效率的降低。
(3)可视化视觉效果已成为IT产品的重要元素,但现有课程给予的理论支撑较少。
除了原型设计外,现在的软件产品或应用更偏向于可视化视觉效果的展示,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动静结合的可视化效果来充分体现产品的创新立意和设计理念,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在增强产品易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用户的粘度,可以说可视化效果已成为开发者最关注的产品特性之一。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虽开设了一门《数据可视化技术》选修课,但由于课时数少、前期经验不足等因素,只介绍一些可视化的基础知识和少量应用场景,以及ECharts等热门工具的简单应用操作,对提升学生的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展示的能力作用甚微,这种需求与课程支撑的不对等问题应尽快解决。
3 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的改革与探索
(1)对毕业生工作情况进行摸底,以岗位技能要求指导培养目标的修订。
我系于2019年下半年开始对往届毕业生的入职岗位、现岗位、工作内容等进行摸底,通过编写调查问卷并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133份,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或正在从事产品类职位。根据调查问卷的信息反馈以及与CSDN、奥德塔等IT技术公司的沟通交流,产品模块的教师团队对产品类岗位的工作内容、能力需求、课程支撑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首先,大多数毕业生从事以下四类产品类岗位,一是产品设计岗,其中2C类产品注重细节设计,强调设计方法、交互、用户体验设计等方面的能力培养,2B类产品则更需要在业务逻辑、流程分析等方面具备突出的能力;第二类是产品管理或项目管理岗,需要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跟踪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第三类是运营岗位,要求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展示能力,且兼具一定的营销能力;第四类我们定义为产品创造岗,即能够准确快速地把握市场痛点问题,创新性地提出某种产品来填补市场空白或满足市场需求,能够推动甚至掌控产品的设计、开发与运营等多个环节,但这一类岗位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素质要求极高。
(2)开展课程内容与模式的研究探索,推进知识内容与体系的优化升级。
具体来看,《人机交互设计》是介绍产品设计理念和方法的重要课程,在新培养方案中要进一步强化实践训练,注重以案例驱动的方式来推进课程改革,建立“用户-环境-目标-设计”的问题导向式授课模式,同时增加产品建模、信息框架、原型设计等的知识与技术的介绍,从而提高学生的产品设计能力;《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维持课时数不变,适当压缩PMBOK项目管理基础知识的学时数,增加敏捷项目开发管理和DevOps开发运维一体化方案的授课学时,让学生充分体会当前IT项目快速响应、持续交付的特点;将《商务沟通与市场营销》课程调整为前序选修课,将《数据可视化技术》调整为模块课,前者增加产品运营和推广的相关知识内容,例如如何根据下载量、页面浏览量等参数开展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输出,从而为产品的策略调整提供决策支持;可视化技术在用户研究、产品设计等方面已取得了广泛应用,相关的技术、框架也已发展的较为成熟,因此,将《数据可视化技术》调整到模块体系中并大幅度增加实践课时数,要求学生学习并完成对案例或产品的可视化呈现,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与其他课程的知识点融合与交叉,为综合实践打好技术基础,切实提高学生的可视化分析与设计能力。
(3)校企合作开展综合实践训练,提升学生对产品类项目的实操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共同开发IT产品设计与运营实训项目库,该模式的采用一来有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工程能力的均衡发展,二来通过接触企业的实际项目案例,帮助学生建立产品思维,快速熟悉产品设计与开发的整套流程,熟练掌握相关工具应用,对需求变更及时响应、快速交互设计、冲刺迭代等核心技能开展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同时,邀请业界知名产品经理、培训师、优秀校友参与实践环节答辩,对产品项目效果进行综合考评,并从工程化和市场化的角度给出意见和建议。
4 结束语
隨着互联网产品的更新速度加快,产品经理的分类不断细化,对人才技能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之下,信管专业应充分发挥其在学科交叉上的优势,及时调整专业建设思路以迎合对产品类岗位日益增长的需求,据此,在对模块课首轮次教学总结的基础上,分别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内容与知识体系、综合实践组织开展等角度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创新,以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产品类岗位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的理解,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类骁.关于信管专业建设产品经理类课程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9,6(36):118-119.
[2] 徐晓丽,李磊,冯小洁.新工科理念下信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实践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5):229-231.
[3] 褚杰.IT产品经理浅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8):65+94.
[4] 王卫星. 互联网行业产品经理责权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
[5] 丁华,聂嵘海,王晶.互联网产品运营:产品经理的10堂精英课[J].中国信息化,2018(12):98.
[6] 夏海棚,周胜,熊俊杰,孙嘉,曹阳波.学生生活中的数据可视化工具研究与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36):216-217+229.
[7] 闫爱斌,程凡,崔杰.面向工程认证的软件项目管理课堂教学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6):120-122.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