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越冬管理技术
2020-12-14朱文武
[摘 要] 冬季气候变化对养蜂业生产管理,如果管理不当,将会带来损失,因此蜂群越冬管理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生产管理经验,蜂群越管理技术予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蜂群;越冬管理;南方;北方
[中图分类号] S8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9-103-2
蜂群越冬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使蜂群处于半蛰伏和蛰伏状态,消耗最少的饲料,维持最低的代谢,延长其寿命,使蜂群安全越冬。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和蜜源差异悬殊,因而南北方蜂群越冬期差异较大。华南地区蜂群没有越冬期,只有越夏期。长江以南地区,采茶花的蜂群越冬期只有一两个月,不采茶花的蜂群越冬期有三四个月,华北、东北、西北地区蜂群越冬期在6个月以上。因此,要根据不同气候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蜂群状况,因地制宜灵活采取蜂群越冬管理措施,对于提高蜂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养蜂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1 越冬期蜂群内部状况
秋末,当蜂群内的蜂儿全部出房后,蜜蜂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气温低就结团,气温高就疏散。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蜜蜂在蜂王周围的巢脾上形成一个球体,即越冬蜂团。蜜蜂结团后,依靠群体产生的热量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温度。蜂箱内形成蜂团的位置由巢门位置、外部热源等条件决定,蜂团通过位于靠近新鲜空气入口的巢门、能受阳光照射的一面。
经观测、试验研究发现,蜂群越冬期蜂团中间温度比活动季节下降10 ℃左右,东西南北是一致的,但是越冬期蜂团中间温度高低、变化幅度主要受气温昼夜变化所影响,同时又与群势、包装地点、包装办法等方面有关系。蜜蜂冬季维持蜂团中间温度的特点如下:夜间随着气温的下降,蜂团中间的温度上升;白天随着温度的上升,蜂团中间的温度下降。根据冬季气温的高低、变化情况以及越冬长短,加强越冬期蜂群,为蜂群安全越冬创造条件。
2 越冬蜂群基本管理要求
越冬前期将蜂群放在阴凉地方,巢门朝北。平均气温10 ℃左右,迁到朝阳、干燥、通风新址,此项做法可以使蜂群早安静、早断子、少活动,延长越冬寿命。一般越冬期蜂脾关系为蜂少于脾。例如,3框蜂放四五框脾,4框蜂放五六框脾,5框蜂放六七框脾;有的地方户外越冬群峰多于脾,如7框蜂紧缩的5框脾。蜂少于脾的做法,有利于气温升降而伸缩,减少蜜蜂活动,降低消耗,蜂王早断子延长越冬蜂寿命;蜂多于脾的做法,缩小蜂巢可改善保温状态,降低巢内湿度和蜂蜜消耗。越冬蜂巢布置时角蜜脾、半蜜脾放蜂巢中间。外侧放全蜜脾,也可全蜜脾放中间,两侧放半蜜脾。
3 南方蜂群越冬管理措施
3.1 蜂群室外越冬
越冬蜂群巢内不留甘露蜜、茶花蜜及粉脾,越冬期蜂少于脾,箱外不保温,副盖覆草帘,蜂路12~14 mm,巢门15~50 mm,注意昼夜温差,随时调节巢门。
3.2 冬季暗室养蜂
3.2.1 蜂群入室前的准备。用民房一楼有前后窗的房间代替暗室,窗户上挂红黑布窗帘或麻袋布,保持室内黑暗、不透光;房屋地面最好是水泥地,地面水洗干净,保持地面无异味,铺上无尘沙子,蜂群入室前洒适量清水增加湿度。
3.2.2 入室方法。入室前对蜂群进行检查,做好记录,同时绘出场地位置图,为蜂群对号入座做好准备。天黑后,关闭巢门,掀去副盖上的草帘,把蜂箱按群号摆放顺序轻轻搬入暗室,每排叠三四层,暗室中间可以背靠背分层叠置,巢门朝通道。放养数量宜少不宜多,1 m3不超过1箱,摆好蜂箱待安静后打开巢门和气窗。
3.2.3 入室时间。蜂群入室时间可早可迟,第1种是越冬准备阶段,群内有子脾,蜂王仍在产卵,利用暗室断子,进入越冬阶段一般在气温较高的10月中旬进室。第2种是越冬阶段入室,蜂群已经在室外进入越冬阶段,并已做好越冬前的准备,一般在11月中下旬进室。
3.2.4 暗室管理。有子脾的蜂群,入室后全开巢门,在巢门板上放海绵条或小毛巾,洒上清水,以后每天洒水2~4次,直到子脾出完为止。暗室温度控制在5~9℃,相对湿度控制在75%,白天气温升高蜜蜂骚动时,箱外洒凉水,打开通风装置或电扇,促进水分蒸发和流通,以降低室内温湿度。初入室时,外勤蜂常冲出巢门,趴在地上或飞向漏光处,可在室外放一个弱群,专门收容飞出去的蜜蜂。每日晚上把窗户的遮盖布掀掉,房门大开,让空气流通,天明前再把窗户遮好。冬季入室的气温较低,巢内没有子脾,巢温随气温波动,蜂群已经过越冬前准备期的整理,一般不要进行管理。越冬情况良好,不必放蜂,冬至前后可缩小巢门,关闭气窗,弱群可盖上副盖的盖布。蜂王用王栅罩囚在蜂巢中间巢脾上。
4 北方蜂群越冬管理措施
4.1 室外越冬
北方蜂群室外越冬,蜜蜂安静结团,可节省饲料、延长蜜蜂寿命。
4.1.1 越冬蜂群的准备。北方弱群在气温12℃、强群在7℃时开始结团,过弱的蜂群越冬死亡率高,要求越冬蜂群群势单王群3~6框蜂,双王继箱群7~8框蜂,3框蜂以下的弱群组织双王平箱群越冬[2]。布置蜂巢时,单王群半蜜脾放中间,大蜜脾放外侧;双王平箱群半蜜脾放隔离板两侧,大蜜脾放半蜜脾外侧;继箱群在巢箱放半蜜脾、空脾,继箱放大蜜脾。一般多放一两框脾,使蜂少于脾,但蜂巢內要有两三框巢脾大的空间,以便蜂团伸缩和气体交换。
4.1.2 越冬包装。晚秋太阳靠近南回归线,阳光辐射不如春季相同气温条件下强烈,蜜蜂外出容易冻僵,包装不宜过早,一般在11月温度降到0 ℃以下开始包装。越冬蜂群,箱内只在副盖上覆五六层吸水性良好的纸或覆布,并将纸或覆布折起一角,防止蜜蜂受闷。箱外包装可以20~30群为一组,也可以8~10群为一组或2群为一组。20~30群成排的大组包装有利于保温。为防止春季蜂群开始活动后发生偏集,可以用不同颜色或新、旧蜂箱间隔放。也可采用长排分组,隔三四群放一只空蜂箱。
4.1.3 室外越冬蜂群管理。巢门前遮挡,遮光控飞,如仍有蜜蜂飞出,扩大巢门,必要时撤去蜂箱上面的保温物,加强巢内通风散热。试验表明,越冬蜂喂水的比不喂水死亡率低,饲料消耗少。喂水方法是越冬初期在巣内箱底喂水,越冬中、后期在巢梁上喂水。
4.2 室内越冬
天气寒冷时,蜂群采用室内越冬,以减少蜜蜂死亡率。
4.2.1 越冬室设备。越冬室墙壁、天花板及双重门,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越冬室应装有出气和进气的通风气筒,进气筒的下口近地面,可调节温度、湿度。室内完全黑暗,避震防湿。
4.2.2 蜂群入室时间。蜂群尽可能地利用最迟的温暖天气作入室前最后一次飞翔排泄。在当地尚未经常积雪前入室,先入弱群,后入强群。
4.2.3 蜂群入室步骤。选择寒冷干燥的天气,用铁丝封巢门,搬蜂群入室。强群放在下层较冷的地方,最强群要靠近室门,且不用任何保温物。等蜜蜂安静后,将巢门打开。一两天后检查室内温度,调节室温、通风。
4.2.4 入室后管理。一是观察蜂群。蜂群入室的前几天,每天晚上观察一次,察看蜂群的反映和温湿度,同时防鼠害。二是听测蜂群。用听诊器或橡皮管从巢门伸入巢内,初听没有声音,细听声音均匀,用手指轻弹蜂箱,蜜蜂立即发出“唰唰”的响声,且很快消失,属于正常现象。箱底有蜂活动,并发出“呼呼”的声音,表明巢内温度过高,需要降温。蜜蜂有骚动,往外爬,往外飞,表明其干燥口渴,需要调节温度;如过听声音经久不息,蜂团散开,是缺蜜或蜜结晶所致。蜂群入室30 d,箱底老死的蜂增多,要清除出箱底。三是要防伤热、防受冻、防潮湿、防干燥、防敌害、防光线以及防惊动。蜂群入室前2个月,蜂群安静,每月只需进室查看两三次。越冬后半期及开始融雪时,两三天查看一次。临近出室时天天检查。
参考文献
[1]刘新生,李化龙,李四虎,等.气象要素对蜂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蜂业,2007(10):43-44.
[2]郭世崇.农业气象与养蜂[J].养蜂科技,1993(6):14.
作者简介:朱文武(1964—),男,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大气探测与农业气象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