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精准扶贫的策略

2020-12-14张园园

乡村科技 2020年29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精准扶贫农村

[摘 要] 扶贫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以政府为主导,以行政性政策参与扶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社会工作在价值观和工作方法上与精准扶贫有很多契合点,在扶贫工作中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专业优势,帮助贫困人口走出生活困境。本文探究社会工作介入扶贫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能发挥的作用,并探索精准扶贫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精准扶贫;社会工作;农村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9-56-2

贫困存在于各个时期和各个地区,制约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贫困问题的解决,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贫困现状已得到极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在传统扶贫模式下,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极度贫困的家庭难以摆脱贫困。为彻底改变我国贫困状况,“精准扶贫”的概念被提出,将“精细化”理念植入扶贫开发[1]。社会工作自在我国开展以来,在城市社区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社区的各个领域均有较好的发展,但在农村社区工作的涉入上有很大的空缺。对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的研究可以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缺,为社会工作参与扶贫工作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

1 农村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1.1 精准识别存在的问题

1.1.1 贫困户精准识别标准单一,并且工作难度较大。贫困户的认定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步,主要依据国家给定的贫困户收入标准来认定:家庭人均年纯收入是否低于2 300元,低于则纳入扶贫范围,高出则不予以考虑[2]。但是,农户人均年收入难以计算,每家每户收入来源不同,没有可靠的凭证,只能根据农户的阐述记录。农户的收入支出情况更为复杂。所以,在调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疏漏和考虑不周的地方,甚至存在农户隐瞒自己真实情况的现象,加大了评估难度。

1.1.2 政策宣传不到位。贫困户获得帮扶的前提是进行贫困申请,然而很多村民不了解这一政策。在现实生活中,村委会对政策进行公示,但存在村民不识字的状况,因而其无法获取这一信息。还有部分外出打工者无法获取政策信息,错过申请环节。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贫困户不能参加申请而错过识别环节,因此失去了被帮扶的机会。

1.2 精准帮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1 扶貧主体主动性不强。对贫困村民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村民处于被动地位,认为扶贫就是接受资金和物质上的帮助,对政府形成了心理依赖。贫困者本身没有做出走出贫困的努力,把这种摆脱贫困的希望寄托于政府身上,如果自身没有彻底改变的想法,政府做出再多努力也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现状。另外,贫困村民文化水平较低,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十分有限,缺乏市场竞争力。

1.2.2 扶贫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精准扶贫最后以一对一的帮扶落到实处,这就说明需要大量工作人员的参与,但是基层工作人员有限,每个人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难以把精力放到扶贫工作中。由于扶贫人力缺乏,就会从其他行业来寻找帮扶人,但是他们对农村工作缺乏了解,对贫困户一无所知,除了对贫困户进行基本的走访之外,难以深入开展工作,对帮扶对象的长远发展没有帮助。

2 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第一,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是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留下的贫困人口是贫中之贫或返贫人口,扶贫工作难度加大。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社会服务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有助于帮助贫困人口看到自身能力,走出贫困困区[3]。

第二,政府扶贫一直以来多以满足贫困群体的物质需求为主,而忽略帮助对象长期发展,一旦停止帮扶,贫困户又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国家倡导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社会服务机构等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将会发挥自身的优势,从不同角度开展扶贫工作,带领贫困群体走出贫困[4]。

第三,为了解决贫困问题,国家建立各级扶贫开发部门,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各种政策,政策的执行者是国家工作人员,他们对农村的情况缺乏了解,并且缺乏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理念和工作方法。而基层工作人员虽然了解农村的基本状况,但是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不具备专业素养。这一系列问题都预示着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

3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精准扶贫的对策

3.1 改善识别方法,增加村民参与度

精准识别是开展扶贫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如果这一环节出现问题,接下来所开展的工作则会受到影响。在精准识别中除了对贫困户的认定,还要掌握贫困户的所有信息,以方便以后工作的开展。首先,在识别标准方面,建立统一的识别标准,不单单以收入作为唯一标准,应综合考虑识别对象的身体情况、家庭人口情况、住房情况、自身能力状况等,并调查致贫原因[5]。其次,在宣传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使每家每户都了解扶贫政策。利用网上宣传、散发传单、广播宣传、上门宣讲等方式,让村民充分了解精准扶贫政策有关内容,提高大家对精准扶贫的认识。精准扶贫不止是对贫困户的帮扶,也会带动整个村的发展,创造出村民积极参与的氛围。最后,建立监督小组,小组成员与贫困户没有利益关系,严格按照评议程序来确定本村贫困对象初步名单[6]。

3.2 引导贫困群体转变思想观念

转变贫困群体的思想观念十分重要,而不是仅仅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了解他们真正的需要。首先,贫困者需要摆脱依赖心理,不再等着政府给予,他人的帮助只是一时的不是永久的,只有自己找到一条可以持续发展的路才是最终的选择;其次,贫困者需要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最后,社会工作者与贫困对象建立信任关系,运用个案、小组工作的方法深入挖掘贫困群体的需求,深入挖掘他们贫困背后的原因,从优势视角找到每个人的潜能,改变被动接受的状态,发展自身能力,学习知识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7]。

3.3 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

扶贫攻坚进行到现阶段不能仅依靠政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把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在行业扶贫方面,寻求各行业可以在农村发挥的优势,如为农村发展提供资源和技术,各行业部门与贫困村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可以参加工作的贫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促进贫困村各项事业发展[8]。在社会扶贫方面,尽可能呼吁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参与扶贫事业,各企业单位可以对贫困地区的基础建设和教育事业捐献资金,力量薄弱的个人可以进行一对一帮扶[9]。公益组织可以身体力行地参与扶贫工作,为扶贫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3.4 发展农村社会工作人才

为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必须进行人才输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对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化培养。首先,从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大学生村官等人才中培养社会工作人才,他们对于农村工作十分了解,但是缺乏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经过一定的学习可以成功地将社会工作与农村工作相结合,发展出适合农村的社会工作方法[10]。其次,鼓励大学生建设农村,农村与城市相比工作条件差、工资水平低,大学生毕业后更倾向于选择留在城市,即使来自于农村也不愿意回到家乡。国家应提高在农村工作的福利待遇和薪资水平,吸引毕业大学生向农村流动。或者定向培养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其免除学费,减轻农村家庭负担,但是毕业后需要回到家乡工作[11]。最后,在基层增设社会工作岗位,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就业机会,吸纳社会工作人才,壮大农村社会工作队伍。

4 结语

贫困问题具有复杂性,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国家对于贫困问题的关注,为扶贫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尤其是精准扶贫的提出为扶贫工作打开了另一个大门。只有帮助农村摆脱贫困,才能达到真正的小康,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真正的小康。本文针对性提出了农村精准扶贫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必要性和可能发挥的作用,并针对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提供思路,改变传统扶贫模式,帮助贫困群体走出生活困境。

参考文献

[1]廖敏.社会工作理念在农村扶贫开发中的运用[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9(1):24-25.

[2]皱海荣,刘辉.和谐社会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扶贫的优势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20):216.

[3]孙莹.社会工作者在我国城市反贫困中的使命和角色[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9-34.

[4]卢山.优势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反贫困社会工作构想[J].四川行政学院院报,2014(1):67-70.

[5]向德平,姚霞.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反贫困实践的空间与途径[J].教学与研究,2009(6):22-26.

[6]刘颖.农村贫困问题特点、成因及扶贫策略[J].人民论坛,2013(35):108-110.

[7](英)Robert Adams.賦权、参与和社会工作[M].汪冬冬,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8]高飞,向德平.专业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可能性与可及性[J].社会工作,2016(3):17-24.

[9]李迎生,徐向文.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功能定位与实践探索[J].学海,2016(4):114-123.

[10]史柏年.专业社会工作如何介入脱贫攻坚[EB/OL].(2016-05-25)[2020-08-25].https://www.chinathinktanks.org.cn/content/detail/id/2981359.

[11]王思斌.精准扶贫的社会工作参与:兼论实践型精准扶贫[J].社会工作,2016(3):3-9.

作者简介:张园园(1996—),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精准扶贫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