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是智商的另一种表达
2020-12-14林采宜
林采宜
气质时代,靠什么打天下?容颜还是容颜背后的智慧小宇宙?
传统的美貌变成具有衡量标准的“颜值”,是大数据作的祟。技术量化一切,美容业也相应进化成了复制标准器官的“制造业”。手术刀创造颜值的时代,我们发现:好看的脸都是相似的,不好看的脸则各有各的缺陷。
“生命之书,如其本来”。基因在容颜上的天赋差异被技术彻底埋葬,剩下就只有手术刀无法改造的气质了。而气质,来自手术刀无法改变的内心宇宙。美若要生动,一定透着思想。米开朗琪罗的每一个线条,都折射着雕塑家的思想。
中国人夸人,最佳评语是“才比子建,貌比潘安”。史上俊郎良多,为什么垂名青史的只有潘安?因为潘安是晋代文豪,才气与陆机齐名,有道是“潘江陆海”。可见他不仅相貌俊美,而且才华过人。名垂青史的著名男色,原来是以才胜出。看来,“主要看气质”并非今人独创,而是古已有之。
有人说,这是个拼颜值的时代,颜值是成功的最大优势。此话用于色情业,或许有点道理。毕竟,色情二字,色在情前,情生于色,有色才有情。
但笔者认为,社会,毕竟不是一个妓院。人们对颜值的偏好里有太多与荷尔蒙无关的审美规则。没有人可以单靠容颜成功。我们细细揣摩历史上的许多小故事,不难发现:性感的男人有两类,要么很有才,要么很霸气。才华和气质,都是人类基因的呈现形式,手术刀可以挑战五官形状,却无法改变大脑的运行效率和在这种效率下所体现出来的气场。
颜值成功论另一个站不住脚的理由是:过期,是人和物都无法避免的命运。就单纯的容貌而言,没有人打得过岁月;而智商不一样,在被上帝收走之前,无论多老,你都可以以智慧的目光睥睨世上所有愚蠢的生物。
商业文明的发展,就是把一切物质的、非物质的资源都进行资本化的过程,包括颜值和智商。在个人的资产负债表上,如果智商属于长期投资的无形资产,那么,美颜只能算“易耗品”,再高的估值都经不起高比率的折旧。“气质”之成需要二十年的修炼,手术刀改变容颜最多只需要两个月。
所以,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本质上,颜值是智商、修养的另一种表达。
因此个人的自我投资,最重要的场所应该是书房而不是美容院。整容可以让你的五官布局变得更美,但不会因此拯救你的人生,如果你的小宇宙里没有装着足够的智力,再好的容颜也只是大众的消费品。因为,美貌是一张空白支票,能在上面填多大的数字,取决于你那小宇宙里的智商。
一般而言,崇拜顏值的是智商有问题,讥讽、嫉妒他人美貌的则是心态有问题。
无论如何,再美的容颜也只是掠过青春的一缕晨曦,能陪你一生一世的山河岁月是容颜后面那个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