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装抗日的第一声怒吼

2020-12-14任红禧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0年9期
关键词:守军黑龙江抗日

任红禧

在黑龙江的地图上,江桥镇并不起眼。

然而,1931年,就是这个位于齐齐哈尔市泰来县的小镇,曾率先发出历史的强音——打响了中国武装抗日第一枪,爆发出中华民族撼人心魄的怒吼。

历史已经远去,当年那座跨嫩江而过的木质大桥早已拆除,仅存的一尊木桥墩作为历史的见证,与新建的嫩江大铁桥遥相呼应。

在“抗战第一枪”的遗址隔江远望,当年那段历史的一角慢慢展开,依稀可见爱国将士奋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血战情景,仍可体会到那场血战的余响和誓死抗争的民族斗志。

临危受命,誓死不做“降将军”

江桥,准确称谓是嫩江哈尔葛木桥,长度约800米。当时,黑龙江的省会在齐齐哈尔,日军进犯龙江首府,必经此桥。

在江桥抗战纪念馆,“打响中国武装抗日第一枪”11个大字赫然入目。许多人难免有这样的疑问:“打响中国武装抗日第一枪”这一历史性事件,为何发生在松嫩平原的腹地?

江桥抗战纪念馆副馆长姜崇凤介绍说,如果将时间的指针回拨至1931年9月18日,便能读懂江桥抗战的处境之艰——当晚22时许,日本关东军将南满铁路铁轨炸开了两米,然后诬陷是中国军队所为。几分钟后,日本关东军在夜色中猛扑东北边防军第七旅驻地北大营。敌寇突然来犯,危在旦夕,而第七旅接到的指令却是:“不抵抗,即使勒令缴械、占领营房,均可听其自便。”

自1931年9月下旬开始,在国民政府的“不抵抗”命令下,东北边防军一退再退,短短一周,日军便迅速占领辽、吉两省。

当时,黑龙江有东北边防军3万余人,驻扎在扎兰屯、海拉尔、黑河等多地,短时间内难以调集,且多为老弱之兵,武器装备简陋。

值此危急时刻,东北军统帅张学良却身在天津,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霖又远避北平。黑龙江大地,一时群龙无首、人心惶惶。

10月10日,张学良电令黑河警备司令兼步兵第三旅旅长马占山代理黑龙江省主席,兼任东北边防军驻黑龙江省副司令、黑龙江省军事总指挥,任命谢珂为军事副指挥兼参谋长。

10月13日,日军收买汉奸张海鹏,以三个团为先锋,向黑龙江进犯。

10月15日,黑龙江省要员紧急开会,是战是降,意见不一。斯时,马占山尚未抵达齐齐哈尔,主持军务的谢珂急令部队构筑阵地。

16日拂晓,伪军向江桥发起攻击,伪旅长徐景隆触雷身亡,伪军因伤亡惨重而溃退。为防伪军再犯,守军将江桥炸毁三孔。

10月22日,马占山发表宣言:“当此国家多难之秋,三省已亡其二,稍有人心者,莫不卧薪尝胆,誓救危亡,虽我黑龙江一隅,尚称一片净土……尔后凡侵入我江省境者,誓必决以死战。”

此时,以劣绅赵仲仁为代表的亲日派则劝马占山向日军投降。马占山坚决拒绝:“吾奉命为一省主席,守土有责,不能为降将军。”

随后,马占山调集约1.6万余人积极备战,至1931年10月29日,构筑起纵深约40公里的三道防线,布防嫩江北岸,扼守江桥。

血战江桥,打出不屈的斗志

深秋季节,从泰来江岸平视嫩江江面,视野一片开阔。作为阻击敌寇的一道天然屏障,这里一旦被突破,松嫩平原将无险可守。

马占山将军的嫡孙、全国政协常委、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马志伟曾于2015年5月28日在《人民政协报》刊文,还原了那场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战斗。

从1931年10月24日到29日,日方先后三次奉命照会黑龙江省政府,提出“派工修复江桥”,均被严词拒绝。

11月3日,日军派出铁甲车2列、士兵30余名、铁路工人100余人,在5架飞机的掩护下强行修桥,并掳去守桥哨兵3人,后将哨兵悬吊勒死。

11月4日凌晨,4000多名日军在飞机、坦克、重炮的掩护下,向江桥发起进攻。守军沉着应战,在敌人近至百米左右时,枪炮齐发。敌人一阵慌乱,守军冲入敌群展开白刃战,敌兵向江桥溃败。这时,预伏在江岸芦苇中的守军冲了出来,截断日军退路。敌人的援军也在桥上被守军骑兵冲断,一股回撤,一股被包围全歼,扔下400多具尸体。

是日夜,日军乘船偷袭,待近北岸时,潜伏在芦苇内的中国守军突然开火,日军死伤落水者众多。日军随后的连续进攻,均被守军击退。

日军在侵占辽、吉两省时,均未遇有效抵抗,未曾想到会在江桥受到如此猛烈阻击。

11月5日、6日,日军增调近万重兵继续强攻,战况极为惨烈,阵地几度易手。守军终因伤亡很大、弹药告罄,不得不撤至三间房一带。此战,中国军队伤亡1850余人,毙日伪军2000余人,日军滨本支队几乎被全歼,高波骑兵队伤亡殆尽。

11月7日晨,大批日伪军向三间房阵地发起猛攻。守军奋勇反攻,战至午后将日伪军击退。

值得称道的是,当日军飞机肆无忌惮低空飞行投弹时,守军将士表现出了惊人的智慧——“以20人为一组,仰卧地上,用步枪向上射击”,创造性地击落敌机一架。事后检查残骸,“两翼有26个子弹洞”,这是中国对日作战史上击落的第一架敌机。从此,日军飞机再不敢低飞。

11月12日到14日,中国守军与日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阵地多次易主,双方伤亡惨重。

11月16日到18日,日军从本土和朝鲜调集7000余人的兵力发起猛攻。空腹苦战的中国守军与敌拼死肉搏,但敌众我寡、孤立无援,最终弹尽粮绝。18日下午,马占山不得不饮恨下令撤出战斗。

11月19日,日军占领齐齐哈尔。马占山率部撤往克山、拜泉、海伦一带集结。江桥抗战至此结束。

一声枪响,唤起民族的觉醒

江桥一役,马占山以“一旅之众,首赴国难”,御敌半月之久,杀伤敌寇数千人,使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代价,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并一举扫除了甚嚣尘上的投降主义阴霾。

江桥抗战虽然失败,但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江桥抗战打响后,举国援助黑龙江守军。

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号召全国人民一致抗日。

广州、厦门、上海、杭州等地的愛国学生纷纷举行游行,向国民政府请愿,要求支援马占山;全国大学生代表还会集到南京中央大学,赶赴国民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会场,要求国民政府对日宣战。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赋诗一首,盛赞马占山将军——“神武将军天上来,浩然正气系兴衰。手抛日球归常轨,十二金牌招不回。”

上海的爱国青年300余人组成了“援马抗日团”,奔赴东北,直接参加到抗日的队伍中。“援马抗日团”团长张少杰带着棺材,在火车站向送行的人告别,高呼:“除非我们死,我们决不回来!”

上海福昌烟草公司在十余天内就生产出“马占山将军”牌香烟,其广告词就是“愿人人都学马将军”,并将部分烟款捐为抗战经费。

各地群众自动组织慰问团、后援会,捐钱捐物,支持黑龙江抗战。东北爱国军警纷纷建立抗日武装,众多青年学生投笔从戎,加入抗日义勇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义勇军总数达30余万人。

在日军迅速占领辽宁、吉林两省后,在人们感到希望即将破灭的情况下,江桥抗战点燃了国人的抗日怒火和爱国热情,由此揭开了历时14年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序幕。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回眸89年前那场血与火的洗礼,我们不禁为那群热血男儿喝彩——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改抗争斗志!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江桥抗战纪念馆及《世纪桥》杂志刊发的《中国抗日战争首战始末》一文)

猜你喜欢

守军黑龙江抗日
聂守军:只为一粒好种子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胜地 多彩阳湾
聂守军:东风来报稻花香
陈道明不拍“抗日神剧”
徐守军
羡慕等
铅笔长高了
黑龙江出版集团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