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为何首建兰州石化城

2020-12-14张锡甯

中国石油石化 2020年22期
关键词:厂址建厂炼油厂

文/张锡甯

石化城因兰州炼油厂而得名,石化城因兰州石化发展而发展。

随着兰州石化生产建设的长足发展,西固福利区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楼房鳞次栉比,小区环境优美,休闲舒适,教育、医疗、商业、交通等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新型石化城处处呈现勃勃生机。那么,兰州石化城始建于何时?又为何在兰州首建石化城?

特殊地域优势

兰州地处黄河上游,位于祖国西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会处,是西北的交通枢纽,又是新亚欧大陆桥通往中亚、西亚欧洲的国际陆路口岸。兰州地处我国的陆域地理位置中心,具有我国最大的石油能源安全系数,在开发利用周边省区和国外的油气资源、向全国市场供应石化产品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地域优势。

1952 年,国家分两次派遣勘察队到甘肃境内的兰州、永登等市县,为即将在甘肃建设的炼油厂、肥料厂等项目勘察厂址。是年5 月,中央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燃料部石油总局)勘察队和第二机械工业部勘察队首批到达。10 月,重工业部化工局勘察调查队抵达兰州。

燃料部石油总局勘察队和第二机械工业部勘察队在兰州市东西150 千米的范围内,先由湟水河谷湟惠渠水源地黑嘴子起,至榆中盆地,后来又由河口沿庄浪河谷而上,翻越乌鞘岭,沿河西走廊,西至酒泉、玉门进行了大面积勘察。

1952 年11 月30 日,重工业部化工局和第二机械工业部联合写出《兰州一带厂址初步勘查总结报告》。报告把西固区及其临近的新城区作为优先考虑的厂址预选地。1953 年1 月,重工业部据此报告转呈中央财经委员会,申请将兰州市西固区作为建设厂址。2 月,国家回复将统一考虑兰州地区各拟建厂的厂址问题。

西固区,东与七里河区接壤,南连永靖县,西临红古区,北部及西北部与安宁区和永登县毗邻,区域总面积385 平方千米。黄河横贯全境,陇海铁路、312 国道横穿东西。

经济建设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53 年开始,兰州作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和国家重工业基地,进入了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此时国家已加快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步伐,由原苏联引进的工业项目迅速追加至141 项,“一五”时期(1953 年-1957 年),国家将苏联援建的156 个重点建设项目中的6 项设在兰州。其中,包括兰州炼油厂、兰州肥料厂、兰州橡胶厂、西固热电厂、兰州石油机器厂、炼油化工设备厂,这6 个重点建设项目都是石油化工及其配套项目。

后来又根据工业体系的布局,在兰州地区拟建大型工业项目增加到10 个。对于这10个厂的建设,时任国家计委主任、中央财经委副主任的李富春明确指示:从国家、人民的利益考虑,最好能找到一个较大的工业区,将这10 个厂都放下,这样节约投资,在技术设计和建设速度上都较有利。据此国家计委、中财委统一考虑兰州地区厂址问题,组织由二机部、建工部、地质部、铁道部、水利部等相关人员及8位苏联专家参加的西北地区工业厂址勘察组共32 人,由二机部副部长万一任组长,于1953 年3 月20 日到兰州调查。

1953 年4 月23 日,这支厂址调查队返京研究厂址方案,因各厂的苏联设计专家尚未来华,对各拟建厂的专业特性及建厂技术指标掌握不全,对于厂址的特殊要求难以深悉。同时预选厂址的相关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资料也不全,因而未作决定。但勘察组对进一步勘察工作进行了统一分工。第三次勘察厂址,燃料部石油总局设计局、总局地质处组织的勘察队据此分工开展了艰苦细致的勘察工作。

●上世纪初,兰炼员工艰苦创业为国产油。

奠定工业基础

1953 年8 月 至10 月,苏联设计专家相继来华。10月31 日,国家计委组织西北工业厂址勘察组,到兰州统一协调解决各拟建厂的厂址问题,此行包括国家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苏联设计专家。中苏两国人员通过实地考察,对具有代表性的兰州市西固区、榆中县、靖远县北村、张掖西洞堡等预选地进行技术分析对比,包括铁路运输量计算,向厂区送水所需电费计算,厂外基本建设费用计算等。综合研究各种资料后,否定了张掖西洞堡、靖远中和堡、北湾,榆中县及其他一些地区作为厂址的可能性,确定西固为最理想的厂址区。根据各拟建厂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协作关系,苏联设计专家及中方人员共同提出了以西固区作为炼油厂、肥料厂、合成橡胶厂及热电厂的厂址方案,被列为第一方案。其理由是:(1)西固区面积24 平方千米,可布置炼油厂、橡胶厂、肥料厂及其职工住宅区。(2)所有工厂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均可设在黄土层厚1 米~5 米地域,基础都能置于卵石、砾石和砂石混合层上。(3)有可靠水源——黄河,供水扬程只需20 米,极其方便。(4)距铁路、公路干线近,运输便利。(5)厂外基本建设费用较低。(6)炼油厂每年100 万吨原油和80 万吨成品油,不需任何回运和重复运输,获得最好经济效益。西固亦存在排水困难问题,但可铺设25 千米排水管线,将污水处理后排至兰州市黄河下游。但西固面积有限,把这些厂子都放进去实属不可能。于是省、市政府及5 人小组又补充提出了两个方案。

1953 年12 月,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亲自到兰州,审查上述组合方案。通过现场考察,对3 个方案综合比较,深入了解,认为第一方案较为合理,切实可行。1954 年2 月12 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准炼油厂、氮肥厂、合成橡胶厂及热电厂建于兰州市西固区的方案。自此,历时近两年的厂址勘察工作圆满结東,厂址选择尘埃落定。

炼油厂在西固区瞿家营建厂,肥料厂、合成橡胶厂在西固区钟家河至西柳沟一带建厂,其地理位置为东径103°38′,北纬36°06′。这3 个厂的建设奠定了兰州石油化工工业的基础

20 世纪50 年代,兰州市西固区建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兰州炼油厂(简称“兰炼”)、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简称“兰化”)。兰州因兰炼、兰化而声名鹊起,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座石油化工工业城”。

猜你喜欢

厂址建厂炼油厂
动保企业“跨界”做饲料?首年建厂销量2万吨!渔美康下半年再增生产线
美国环保署下令关闭加勒比炼油厂
德克萨斯州一些大型炼油厂可能需要数周时间重新启动
城镇化对我国核电厂厂址选择的影响研究
浅谈火法炼铜企业的厂址选择
1968-2018专注做药五十年 共筑健康中国梦——热烈庆祝鲁南制药建厂50周年
开发性核电厂厂址保护工作探索与初步实践
富士康50亿美元印度建厂
固体废物处置设备的特殊性能及建厂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