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农业区划的安徽省农田水利建设效益评价研究

2020-12-14刘文胜

水利技术监督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态效益农田水利安徽省

刘文胜

(安徽省广德市水利局,安徽 宣城 242200)

农田水利是水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水利工程措施,为农业生产创造有利的自然条件,实现农业的高效生产。显然,农田水利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的水资源、粮食和生态安全,还关系到农村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当然,在我国当前的资源和社会条件下,发展农田水利必须要坚守提质增效的基本原则。在此背景下,本次研究以安徽省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对基于生态农业区划的农田水利建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估,试图为当地农田水利建设领域的宏观决策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1 研究区概况

安徽省总面积约14.01万km2,下辖16个省辖市,9个县级市,52个县,44个市辖区,国内生产总值为37114亿元,人均GDP为58496元。安徽省2018年的农田灌溉用水量为281.22亿m3,现有23个灌溉面积在2万hm2以上的大型灌区,控制耕地面积184.57万hm2,灌溉面积666.67hm2以上的中型灌区654个,控制耕地面积123.55万hm2;小型灌区73136个,实际灌溉面积96.90万hm2。2019年,安徽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资总额为37.58亿元,主要用于灌区续建和节水改造项目,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3万hm2,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4万hm2,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上年的0.505提升至0.515,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2 安徽省生态农业区划方案

2.1 生态农业区划标准

结合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安徽省生态农业区划分中选择4大类12个定量化的评价指标:①农产品供给功能指标组,主要反映区域性农产品生产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农产品的供给规模和结构,主要由人均耕地面积、粮食作物面积占比、粮食单产以及粮食优势指数4个指标构成;②就业和生活保障指标组,主要反映农业在当地居民就业和生活保障方面的承担情况,由农业劳动力占比、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农业人口比重等4个指标构成;③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指标组,主要反映当地农业在文化传承和休闲方面的基本功能发挥情况,主要由人均园地面积和服务业占比2个主要指标构成;④生态调节和约束功能指标组,主要反映农业的生态功能特征,由水田占比和耕地占比2个主要指标构成。

2.2 功能区划分结果

研究中选择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农业功能区划分,其基本步骤为:选择合适的聚类变量;进行样本的数据处理;相似性测度方法和聚类方法选择;最后进行结果的解释、验证和修正。区划的范围为安徽省的16市。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对聚类分析的结果进行适当调整,最终将16个县区划分为4和一级区、6个二级区,其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安徽省各市生态农业功能区划方案

3 基于生态农业区划的安徽省农田水利建设效益评价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田水利建设的效益不仅涵盖工程的经济效益,还应该充分考虑其社会和生态效益,属于上述3个维度效益的综合体现。因此,在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完整性、可行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实际性的原则,统筹考虑。

以安徽省农田水利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参考农田水利建设效益评价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选择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11个具体指标构建起安徽省农田水利建设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农田水利建设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2 评价方法

研究中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思路,选用AHP-熵值法组合赋权法进行评价。评价的基本流程是首先对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进行定量计算,同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指标权重进行加权计算,获得各个评价对象的评价值。在具体评价过程中,以评价值和标准值之间的偏离系数作为依据进行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及格和较差5个等级,其对应的偏离区间分别为(-∞,-30%)、(-30%,-10%)、(-10%,10%)、(10%,30%)、(30%,+∞)。

3.3 评价结果与分析

研究中以2019年为典型年进行评价,评价等级结果见表2。由表中的综合评价结果来看,评价结果为良好的有C2和D12个分区,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评价结果均为良好以上,位于该区的是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阜阳市等5个省辖市;评价结果为一般的有A、C1和D2分区,其中前2个分区的生态效益评价结果相对较差,而D2分区的社会效益相对较差,说明,合肥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应该注重生态效益,而宣城市、黄山市应该注重农田水利建设的社会效益;综合评价结果较差的为B、E 2个分区,主要包括马鞍山市、池州市、安庆市、铜陵市、芜湖市,从分项评价结果来看,上述地区除了生态环境效益存在一定优势之外,经济和社会效益均相对较差。

从分项评价结果来看,经济效益方面评价结果为优秀的宣城市、黄山市;良好的为合肥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阜阳市;较差的为马鞍山市、池州市、安庆市、铜陵市、芜湖市。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南部农田水利建设的经济效益最好,中北部地区次之,沿江地区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差。社会效益评价结果为优秀的有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阜阳市;良好的为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其余地区相对较差。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北部地区的社会效益较好,沿江和南部地区社会效益相对较差。生态效益评价结果为优秀的有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宣城市、黄山市;良好的为六安市、阜阳市、铜陵市、芜湖市;其余地区相对较差。从空间分布来看,南部和北部地区的生态效益相对较好,中部地区相对较差。

4 结语

从省域范围来看,受到自然禀赋条件和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有不同的功能特征,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效益也将产生不同的影响。此次研究基于对安徽省的生态农业区划结果,对不同分区的农田水利投资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文章结论不仅可以对安徽省的农田水利投资建设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对其他省区的类似研究提供方法和实践层面的借鉴。当然,受到统计数据和研究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中没有考虑市域内县区层面的实际差异。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将分区和评价的层级降低到县区乃至乡镇和灌区尺度,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价值。

表2 农田水利建设效益评价结果

猜你喜欢

生态效益农田水利安徽省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成长相册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软件系统的研建1)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措施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