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定县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实践与推广建议

2020-12-14杨红芬

云南农业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稻飞虱植保专业化

杨红芬,刘 刚

(武定县植保植检站,云南武定651600)

武定县位于滇中高原北部,楚雄东北部,地处东经 101°55′—102°29′,北纬 25°19′—26°11′。国土面积332 200 hm2(其中山区面积占97%),属低纬高原气候区。全县平均海拔1 910 m,境内最低海拔862 m,最高海拔2 956 m,高低相差2 094 m,立体气候突出,适宜水稻、玉米、小麦、蔬菜、中草药材、热带、亚热带作物和水果等多种作物的生长。常用耕地面积19 349 hm2,其中水田 6 918.07 hm2,旱地 12 430.93 hm2。因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加之近年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武定县境内作物品种种植多样,病虫草害发生频繁,病虫害世代重叠发生,危害不断加重。2012年以来,为实现到2020 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武定县围绕加强病虫害预警监测,提高病虫害测报准确率及防控水平,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专业化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农药零增长取得初步进展。

1 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危害现状

1.1 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

武定县境内立体气候显著,植物种类繁多,1981年病虫害普查共有病、虫、草害330 种。其中病害56种,虫害196 种,农田杂草78 种。据统计2012—2018年全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平均发生面积74 953.33 hm2,年平均病、虫、草、鼠防治面积105 400 hm2,年平均挽回损失14 635.84 t,实际仍损失692.97(t表1)。除常发病害水稻稻瘟病、螟虫、玉米大小斑病外,水稻纹枯病、稻飞虱、玉米灰斑病、十字花科根肿病等次要病害发生面积逐年增加,成为主要病害。其中2011—2012 年稻飞虱、螟虫偏重发生,中海拔地区小麦条锈病连续多年偏重发生。主要病虫害常年集中发生危害,次要病害发生趋势上升,暴发性、迁飞性、危险性病虫害发生频率加快。

表1 武定县2010—2018 年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

1.2 特殊区域的小气候带病虫害集中偏重发生

田心乡位于武定县中部,东靠插甸镇,西临东坡乡,南临高桥镇,北与发窝乡接壤。地势东高西低,全乡最高海拔2 881 m,最低海拔1 160 m。在与插甸镇、东坡乡接壤的交叉地带海拔垂直分布着全乡2 881 m的高海拔冷凉山区到1 160 m 的金沙江燥热河谷地区,交叉地带气候冷热交替,病虫害发生世代重叠,基数大。2011 年7 月,交叉地带的利米、普龙、德德卡3个村委会稻飞虱偏重发生,共发生241.33 hm2,其中利米村委会泥汉勒村0.35 hm2重发生,水稻植株因为稻飞虱集中群集吸食汁液造成干枯落塘、倒伏症状,稻飞虱百丛虫量高达3 580~8 330 头。2012 年5 月底,利米、普龙2 个村委会水稻三化螟集中暴发危害,发生面积129.33 hm2,其中4 hm2刚刚处于分蘖期的水稻植株虫株率100%,因水稻三化螟集中啃咬根部造成植株干枯死亡,造成绝收。

下长冲苗族村属于武定县高桥镇花桥村委会,全村共70 户221 人,是“108 国道线”旁较为贫困的苗族集聚村,海拔2 090 m,主要种植玉米、小麦。每年7—8 月,在下长冲冷凉的气温条件下,玉米大小斑病、灰斑病、锈病、穗腐病等病害发生突出,是云南省选育玉米新品种的省、州区试抗病性鉴定地点之一。

1.3 新的有害生物种类增加

自2006 年开始,稻飞虱、玉米褪绿斑驳病毒病,红火蚁、草地贪夜蛾等有害生物种类不断增加。

2 主要防控措施

2.1 病虫害综合防控措施

选用抗病良种,生长过程中做好水肥管理,推广配方施肥,增强作物自身抗病虫能力。采用种子消毒及土壤消毒预防种传病害及土壤病源传播病害。做好作物保健栽培,加强田间水分管理,推广配方施肥,增强作物自身抗病虫害能力。整个生长期做好病虫害发生流行调查,病虫害发生流行时采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大面积防治。

2.2 专业化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融合示范推广

2012—2018 年利用项目资金在全县粮食主产区实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示范推广。共实施水稻、玉米、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核心示范5 000 hm2,在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果树上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966.67 hm2。举办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培训15 场次,培训农民、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业务骨干1 368 人。经多年防治效果跟踪调查,水稻、小麦专业化统防统治区平均防效85.58%~92.33%,专业化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示范推广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病虫基数,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实现了农药的减量控害。

2.2.1 绿色防控示范推广

主要推广色板(黄、蓝板)诱杀蚜虫、斑潜蝇、白粉虱、稻飞虱、叶蝉、蓟马等;性诱剂诱杀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害虫;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多种农作物害虫等方式。

2.2.2 专业化统防统治应用探索

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统一配方施药、统一施药时间,集中指导群众自己在病虫害发生高峰期内施药及无人机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方式进行统防。

3 存在问题

3.1 农业农村现状对农药零增长的挑战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快速向大中城市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结构空心化,农村劳动力主要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组成,农业生产主体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科学用药意识淡薄,现有施药器械老化严重,“跑、冒、滴、漏”现象突出,成为农业农村开展病虫害科学防治,实现农药零增长的一大难题。

3.2 植保专业队伍存在的问题

从事植保工作的植保专业队伍干部平均年龄偏大,缺乏后继人才补充,植保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较大,先进的仪器设备利用率低。事业单位招考新录用人员被其他部门借用现象严重,植保工作后继乏人。

3.3 农药减量增效使用现状不容乐观

据调查统计,武定县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占农药使用总量的35.53%、13.52%、48.8%、0.01%、0.51%、1.63%。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是3 类主要的农药使用品种,占农药使用量的97.85%。据统计局调查,2012—2018 年全县农药使用量(商品量)247.57 t,全县农药用量偏高,仅2017—2018 年间下降了6 t,下降2.31%。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助力武定乡村振兴

以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契机,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群众科学用药意识,大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融合技术,扎实开展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实现到2020 年农药零增长目标,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助力武定乡村振兴[1]。

4.2 加强植保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专业队伍素质

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增加对农业科技院校植保专业招生力度,为植保工作人才做好相应的后盾储备。抓好现有植保专业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学习培训,保持植保专业现有队伍的稳定性,促进工作持续开展。

4.3 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

加强田间病虫草鼠害监测预警,及时掌握田间病虫害发生流行情况,及时发布简报,指导好大面积综合防治及统防统治。

4.4 大力推广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融合示范

加大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扶持力度,引导和培植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示范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引导土地流转大户针对暴发性、迁飞性、危险性病虫草害做好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普及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融合示范技术[2]。

4.5 加强科学用药指导及市场监管

4.5.1 强化农药源头经营许可,做好科学用药指导

按《农药管理条例》要求,加强经营许可管理,严格准入条件,严格农药经营人员56 学时培训,配备相应的农药追溯管理系统,实行定点经营制度,指导农民科学选药购药,实行安全防护,预防事故发生,抓住病虫害发生关键时期科学轮换使用农药,减少农药施用,降低农药残留。经营限制性使用农药的,实行专柜销售、实名购买、溯源管理。禁止利用互联网经营限制性使用农药。落实禁限用措施,禁止高毒农药在蔬菜、瓜果、茶叶、菌类、中药材等作物上使用。从源头上有效提高全县农药经营人员法律意识及农药经营水平,助力实现全县农药零增长。

4.5.2 加强农药市场执法监管

完善农药市场监督抽查制度,依法开展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行进货查验、销售台帐、溯源管理制度,从源头上保证农药质量。督促指导种植大户、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安全生产档案,建立健全农药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依法严惩违法行为,对核实为假劣农药的生产经营者,依法严肃处理。对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

猜你喜欢

稻飞虱植保专业化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