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的专题调研报告
2020-12-14程荣民邓贵川
程荣民,邓贵川
(宽甸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宽甸 118200)
宽甸满族自治县从2006年开始“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到现在已经13年。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从2018年8月份开始,对“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进行了专题调研。
1 “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
到2014年末我县已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72个,示范户720户 。2011年12月被农业部、国家安监总局授予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农机安全工作的新途径。
2 积累的经验及做法:
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已经开展了13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府重视,纳入日程。从创建之初,县政府领导就高度重视,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建立农机、安监、交警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汇报,帮助解决创建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可以说没有县政府领导重视,工作将很难开展。
(2)主管部门全力推进。农经局把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做为农业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动员全系统力量,全力推进,形成部门合力,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3)部门协作,综合治理。安监局、交警大队全力配合农机部门开展创建活动,协调各方关系,为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加大投入,保证经费。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是系统工程,没有一定的财力做后盾是不可能顺利推进的。县财政从2007年开始先后投入资金33万元,用于农机监理系统购置微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更新交通工具,购置检测车辆,保证农机监理部门业务经费,为创建工作提供了财力保障。
(5)典型带动,扩大辐射。2008年我们树立了灌水镇、太平哨镇两个典型,并召开了经验交流会,在全县推广。到2014年末,我县“平安农机”示范乡镇达到10个,占总数的45%,示范村数量达到72个,占总数的40.4%,示范户数达到720户,占总数的39%。
3 “十三五”期间“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3.1 “十三五”期间“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农机监管方式的“四个转变”,不断提升农机安全监管能力。
3.2 工作目标
通过“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构建,加快农机安全监管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进程。
3.3 工作重点
应放在乡镇、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强化基层基础,消灭监管盲区,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3.4 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纳入日程。县、乡、村农机专业合作组织都要成立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责任书》。把农机安全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的政绩考核目标进行考核。切实把农机安全生产摆上工作的重要日程,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使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井然有序、顺利开展。
(2)广泛宣传,扩大影响,营造氛围。要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广泛开展农机安全“六个一”宣传教育活动,使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3)落实责任,重心下移,夯实基础。县政府与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农机监理部门与各乡镇农业中心签订了《农机安全工作责任状》,各乡镇农业中心与驾驶员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一个乡(镇)一个监理员,一个村一个安全员,村村成立农机安全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任组长,负责全村的农机安全工作。基本形成了县、乡、村、农机专业合作组织、驾驶员五级农机安全管理网络。使农机安全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4)加大投入,保障经费,狠抓落实。各级政府要确保农机安全监管经费的落实,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监管条件。
(5)管住源头,整顿秩序,保障畅通。县农机监理部门常年组织路查组,深入到事故多发路段和重点乡镇开展农机安全检查,纠正无牌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拉人载客、脱检漏检等严重违法行为。每年都组织两次农机安全专项治理,在春耕、秋收前各组织一次,并把安全专项治理列入《责任状》进行考评。每年抽检拖拉机台数都超过在籍数的70%。通过农机交通秩序和安全专项治理,有效地打击了“黑车非驾”、超载超速、拉人载客等严重违法行为。违法违章现象明显减少,农机安全秩序明显好转,杜绝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
(6)制度完善,执法规范,程序严密。一是农机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农机事故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农机行政执法责任制度》等管理制度。二是农机监理部门要不断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提高农机监理员素质。三是广泛开展农机驾驶员培训,提高驾驶员持证率。
(7)部门协作,综合治理,共筑防线。县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建立农机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政府主管,农业农村局牵头,安监局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