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内科患者抗菌药物合理性用药管理的临床分析

2020-12-14张入芦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肾内科类药物抗菌

张入芦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肾内科患者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对抗菌药物的应用较为普遍。抗菌类药物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同时具有肝肾毒性,会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肾功能,或导致患者出现继发性病原菌感染现象。所以,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管理对肾内科患者的治疗有直接影响。临床治疗中应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使用疗程进行科学控制,以确保抗菌药物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就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间的肾内科住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以期通过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综合分析。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间的肾内科住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90例患者中有72例使用抗菌药物。90例肾内科疾病患者均通过血尿的诊断与鉴别、蛋白尿的诊断与鉴别,结合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肾脏超声检查、CT扫描、膀胱镜检查以及尿细胞学检查等对患者病情进一步鉴别诊断。患者文化层次为23例小学,36例中学以及34例大学及以上学历。患者年龄为30~74岁,平均年龄为(53.6±8.23)岁。疾病类型包括高血压肾病35例,肾小球肾炎37例,糖尿病肾病1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体征检查,并结合相关肾内科疾病检测确诊为相应肾内科病种。诊断标准来源于人卫第7版《内科学》教材关于疾病的诊断标准。所有纳入研究对象的肾内科患者均排除重要脏器疾病、原发性或继发性痴呆以及听智障患者。90例患者均知晓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针对90例肾内科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药物使用种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疗效,药物的使用方法,患者感染部位,药物联合情况等展开回顾性分析。采用DDD(限定日剂量)作为药物使用研究评价的测定单位,采用DUI(药物利用指数)作为合理用药的指标。通过计算用药频率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以DUI≤1.0表示合理用药。

2 结 果

2.1 肾内科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参与本次研究的90例肾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有72例,抗菌药物应用比例高达80%(72/90),其中选择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有27例,选择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有29例,选择青霉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有10例,选择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有3例,选择氨基糖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有2例,选择多黏菌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有1例。90例患者治疗的疗程为2-33天,平均疗程为(16.23±2.5)d。

2.2 抗菌药物的使用方式及疗效

72例肾内科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时使用抗菌药物。其疗程为2~33天,平均疗程为(16.73±1.34)天。其中包括53例口服用药治疗方式,6例外用药物治疗方式和13例静脉滴注用药治疗患者。

2.3 感染部位和细菌学特点分析

90例肾内科患者中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患者有16例出现尿路感染,8例出现呼吸道感染,2例出现皮肤感染,3例出现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包括粪肠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致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致皮肤感染和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肠道感染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

2.3 用药合理性评价

90例肾内科患者中有72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80%,抗菌药物使用类型包括头孢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类和多粘菌素类等。其中DDD(限定日剂量)、DDDs(用药频率)和DUI(药物利用指数)结果中,头孢类抗菌药物DDD=1.0 g,所有抗菌药物利用指数DUI均小于等于1.0。其次,左氧氟沙星这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DDDs=375.3,相比其他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较高,但使用限定日剂量DDD=0.05占据所有抗菌类药物限定日剂量的最低量。阿奇霉素这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药物使用频率DDDs占据最低。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中单联用药为72%,二联用药比例为18%,三联用药比例为11.25%。

3 讨 论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直接关系到人体的新陈代谢。所以,肾内科疾病多包括肾炎、肾功能衰竭、肾脏相关性免疫系统疾病等几种疾病类型。肾内科疾病相对复杂,而且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比如对于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而言,较容易引发继发性感染,且治疗周期相对其他疾病较长。抗菌药物一直是肾内科应用较为普遍的药物。但抗菌药物虽然能够短时间取得显著疗效,但切记超时间、超剂量服用。据统计,我国使用和销售的所有药品中,抗生素类药物占据前15位以内。为了避免抗生素滥用现象,进一步提升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肾内科及医院其他使用抗菌药物的科室均应该完善抗生素应用制度,加强对用药安全性的监督管理。

本研究中,肾内科单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占据绝大部分,达到了72%,药物利用指数均合理DUI≤1.0。所以,在肾内科患者用药时尽量选用单联抗菌药物。单联抗菌药物既能够降低患者负担,也能够预防抗菌药物耐药性,降低抗菌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在实际治疗中,一般情况下多使用一种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情况多发生在严重感染和耐药性强等情况下。除了抗结核治疗的情况不会使用二联以上用药。若使用二联以上抗菌药物较容易出现副作用,同时重复使用抗菌谱相近的药物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更有可能增强毒副作用,造成患者的治疗更加困难。

总之,我国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较严重,我国也根据抗菌药物使用应用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卫生部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但仍需要进一步落实。在临床治疗中,首先应考虑抗菌药物特点,其次根据抗菌药物疗效、抗菌耐药性和不良反应情况、当地社会经济情况和药品价格等因素,将药物分为特殊、非限制和限制三类。本研究肾内科患者中有72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涉及了6中,药品的DUI≤1.0。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为(16.23±2.5)d。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单联药物使用较为普遍,达到了72%。综上所述,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将肾内科使用抗菌药物的有效性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猜你喜欢

肾内科类药物抗菌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分析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能级对应原则在肾内科护士分层次使用中的应用
拯救了无数人的抗菌制剂
肾内科医生:我们为什么建议每个人做尿检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