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

2020-12-14马埃洁张笑琴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椎管高龄功能障碍

马埃洁,张笑琴

(伊犁州友谊医院麻醉科,新疆 伊犁 835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骨科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随机对10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n=50),分别采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其中,对比组患者性别比例为28:22(男:女),患者平均年龄为(60.23±4.23)岁;观察组患者性别比例为29:21(男:女),患者平均年龄为(61.02±4.17)岁。以上对比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麻醉处理。患者在术前30分钟均进行麻醉诱导,肌肉注射0.5克的阿托品,并观察患者各项指标。观察组:采用椎管内麻醉,使患者保持侧卧位,并在患者l2-3位置作为穿刺点,对患者进行硬膜外穿,药物为浓度为2%利多卡因,药剂用量3 ml。对比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建立静脉通路,采用药剂为丙泊酚2~3 mg/kg、舒芬太尼0.3~1.0 ug/kg等药物进行麻醉,维持用量为0.08 mg/kg维库溴铵、1 mg/kg丙泊酚、0.3 ug/kg芬太尼。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对麻醉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费用等。非常满意:术中患者不存在应激反应,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术后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无不良反应,对麻醉效果非常满意;满意:术中患者血压、心率存在一定波动,且伴随轻度应激反应,患者生命体征基本正常,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对麻醉效果基本满意;不满意:患者术中应激反应较为明显,但未影响手术正常操作,术后恢复周期较长。不良反应发生主要包括认知功能障碍、术后苏醒延迟、术后低体温、术后心肺功能障碍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方法为:SPSS 17.00;用百分数(%)和(±s)计数,采用卡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对麻醉满意度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麻醉满意度为96.00%(48/50)。其中,非常满意23例(46.00%),满意25例(50.00%),不满意仅2例(4.00%);对比组患者对麻醉满意度为84.00%(42/50),其中,非常满意19例(38.00%),满意23例(46.00%),不满意7例(14.00%)。(x2=9.512,P=0.006)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2/50)、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00%(2/50)。其中,不良反应主要包括0例认知功能障碍、0例术后苏醒延迟、1例术后低体温、1例术后心肺功能障碍;对比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7/50)、深静脉血栓发生率8.00%(4/50)。其中,不良反应主要包括1例认知功能障碍、2例术后苏醒延迟、2例术后低体温、2例术后心肺功能障碍。(x2=10.261、11.938,P=0.004、0.003)

2.3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7.85±2.12)天、术中费用为(7035.23±623.02)元,对比组患者住院时间(10.36±2.45)天、术中费用为(9623.23±638.56)元。(t=11.456、12.432,P=0.005、0.001)

3 讨 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患者年纪较大,骨密度疏松,导致患者容易发生骨折,同时由于粗隆部具有丰富的血运系统,患者发生骨折后愈合能力较低,导致患处发生髋内翻。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原因主要由于间接外力引起,导致患者下肢突然发生扭转,发生粉碎性骨折。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功能障碍、皮下出现淤血、活动受限等[2]。

综上所述,针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全身麻醉,且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因此,该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椎管高龄功能障碍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高龄女性助孕难在哪里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高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血运重建术的长期预后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超高龄瘙痒症1例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