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微信及微课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2020-12-14刘起展夏彦恺
程 聪,刘 璐,刘起展,夏彦恺,吴 炜
1.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2.公共卫生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6
第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02亿,其中学生群体最多,约占24.8%。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率为86.9%,为所有主流社交应用使用率的第一位。微信的使用群体非常庞大,而其中大学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较高的普及率,以及很强的便携性,使微信作为辅助教学平台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除此以外,微信具有较多适用于辅助教学的功能,如实时交流功能强大,适用于互动式学习。用户分组设置功能,提供个性化教学可能性。同时,其公众号服务成熟,方便教学资料的发放及查收。因此,微信作为辅助教学平台具有很大的潜能和优势。
微课作为近年来比较新颖的教学手段,其具有灵活性强、学习内容明确、重点突出、时间短以及可反复观看的优点,并且微课还可应用于教学模式的创新,例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模式等[1]。微课教学顺应了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2]。目前国内对微课平台开发研究较少,缺乏功能良好的微课平台,现有的微课平台功能简单,不具备即时交流、沟通答疑等功能,而且还缺乏移动终端的支持[3]。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微信+微课”辅助教学模式。以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微课载体,充分利用微信的高普及性、移动性和即时性,与微课的时间短、内容明确、重点突出等优势相结合,可极大方便大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文章利用534 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对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不同年级学生微信、微课使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究“微信+微课”辅助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施策略。
一、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日制本科生,按班级发放网络调查问卷,共收集了534 份有效问卷。其中大一学生149 名,大二学生144 名,大三学生86 名,大四学生91 名,大五学生64 名。
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各年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以及公众号订阅情况,各年级学生微课使用情况,以及对“微信+微课”辅助教学模式的参与意愿。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各年级学生微信及微课使用情况特点,探究针对不同年级开展“微信+微课”辅助教学模式的对策。
二、结果与讨论
(一)不同年级大学生微信使用基本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微信在各个年级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均较高(96.5%~99.3%),且差距不大。进一步调查各年级大学生偏爱的实时通讯工具时发现,低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学生最偏爱QQ,而高年级(大四、大五)学生则最偏爱微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学生最偏爱QQ 的比例分别为85.9%、66.0%、46.5%、19.8%、9.4%,最偏爱微信的比例分别为11.4%、27.1%、44.2%、67.0%、82.5%。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偏爱微信的比例也持续上升。这可能与两款软件运营历史以及定位人群不同有关。微博和飞信偏爱率均较低。
微信自2011年诞生以来,由简单的通讯社交平台,逐渐转变为集通讯、娱乐、支付和购物等为一体的全方面生活服务平台。由于其功能越来越丰富,另有极大的便携性,使得用户数量越来越多,人群中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2012年诞生的微信公众平台是针对政府、媒体、企业等机构的合作推广业务,其具有操作便携、内容推送丰富、消息推送准确、大学生受众基数大、交流时效性高等优势[4]。使用微信公众平台针对特定的学生用户投放相应的微课视频是比较好的选择,并且借助其强大的通讯交流功能,有利于师生针对课程内容进行即时答疑、讨论。同时,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的丰富性使得学习资料投放不只局限于微课视频,还可投放文字、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满足不同课程或使用者的需要。
微信公众平台在进行辅助教学时尚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①传统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如何建立完善的微信公众号辅助教学体系,将微信公众平台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提高师生对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的接受度和使用率,最终实现微信公众平台使用的常态化;②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员无法统计每一个推送内容被有效观看的次数。因此,需要采取策略提高推送内容的有效接收率,比如增强内容的新颖度,提高学生的观看兴趣,或者设立适当的考核评价体系,监督学生有效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
总体来说,使用微信公众号平台作为未来辅助教学工具是非常好的选择。但在“微信+微课”辅助教学模式实施前,需要建立完善的应用体系,注重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常态化的推进以及监督机制的建立,其中监督的内容包括投放的学习资料以及学生使用情况。
在分析“您关注的微信公共账号中有与您专业或所学课程有关的微信公众账号吗?”和“您是否接受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相关课程的辅助教学?”两个问题回答结果中,发现各年级关注与所学课程有关公众号的学生比例均超过85%(大三、大四、大五学生关注率超过92%)。表示比较愿意或者非常愿意接受微信公共平台进行相关课程辅助教学的学生比例也均超过了65%,其余学生除了持无所谓态度的,只有不到16%的学生表示不太乐意。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使用微信作为辅助教学平台持支持态度。再结合上文提及微信在大学生中较高的普及率,以及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偏爱微信比例的持续大幅升高情况,微信辅助教学平台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尤其面对高年级学生时,其可行性更强)。因而,以微信作为载体的“微信+微课”辅助教学模式也具有非常好的前景。
(二)不同年级大学生微信使用频率、时长及时段分布调查
当问及使用微信的频率时,低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学生选择“每天使用”的比例为85.0%~90.2%,高年级(大四、大五)学生选择“每天使用”的比例为96.6%~98.4%,可见各年级大学生使用微信的频率都很高,尤其是高年级学生。而从使用时长来看,低年级到高年级大学生每日微信使用时长总体呈增长趋势。建议在以微信作为辅助教学平台时发放教学资料频率及内容随年级递增为宜。同时可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微信教学方式宣传,提高其微信使用率,并提高推送内容的新颖度,吸引学生使用微信以及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对微信使用时段的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各年级微信使用时段分布无明显差异,主要分布于课间(46.0%~60.2%)和临睡前(27.7%~44.4%),其中课间使用率最高,显示大学生微信使用时间上“碎片化”的特点。再结合各年级学生每日观看微信公众号推荐内容时长主要为小于10 分钟(35.4%)和10~20分钟(43.3%),提示在制作微课内容时应当精简,并保持视频时间为10 分钟左右为宜。微课具有在短时间内呈现重点知识内容的特点,便于学生针对不同知识点进行学习,因此,将微信与微课相结合用于辅助教学具有独特优势。
(三)不同年级大学生微课使用基本情况
在调查微课使用情况时发现,53.7%的大一学生和47.2%的大二学生表示正在使用微课(慕课或网络课程),同时16.8%的大一学生和36.8%的大二学生表示曾经使用过。大三学生正在使用微课(慕课或网络课程)的只有7.0%,但是以前使用过的比例达53.5%,可见低年级学生对微课的接触较多。大四和大五学生对微课则接触较少,选择没使用过的比例分别为49.5%和53.1%。该结果提示各年级微课普及率的差距,低年级普及率明显高于高年级。但值得关注的是,各年级学生选择对微课不感兴趣的均不到10.0%。可见使用微课辅助教学在各年级都具有较大的潜能,在推行时建议加强对高年级学生的宣传工作。微课的制作也应在充分调查学生喜好的基础上进行,关注时事热点,追求与时俱进。
在进一步调查各年级大学生微课使用频率时发现,大一、大二学生选择“几乎不用”的比例均不到25%,选择“2~3 次/月”“1 次/周”和“2~3 次/周”的则超过了62.0%。大三、大四、大五学生选择“几乎不用”的比例分别为52.3%、56.0%和60.9%,选择“2~3 次/月”“1 次/周”和“2~3 次/周”的则均不超过31%。可见,低年级学生更热衷于使用微课进行学习,而高年级学生对于微课辅助学习的热情度不高。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造成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微课使用度不同的原因可能与他们使用微课的载体有关。调查大学生使用微课的载体时,发现各年级选择最多的是“学校的网络课程”。而南京医科大学网络课程以E-learning 平台[5]为载体,其终端往往依靠个人电脑。相对于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常忙于科研、就业及毕业等相关事项,没有充足的时间在固定场所使用便携性较低的个人电脑,造成其通过E-learning平台使用网络课程的概率下降。
可见,高年级学生对于辅助教学工具的灵活性、便携性要求较高,若是利用移动性强、便携性高的手机微信作为载体,结合时间短、重点突出的微课教学视频可以使高年级大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自主学习。但结合高年级学生微课使用率较低的情况,建议充分利用微信平台便携的优势,加强师生间即时交流(可设置固定答疑时间),想必会吸引更多学生使用微课,从而提高各个年级学生微课使用率。同时也能最大化发挥微课的辅助教学功能,提高学生对学习资源的摄取率和学习质量。
(四)不同年级大学生接受“微信+微课”辅助教学方法的意愿调查
问卷设置了两个问题,即“您是否乐意接受以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的微课辅助教学?”和“您是否乐意与老师共建此学习平台?”,两个问题统计结果相似,且年级差异较小。前者61.6%的学生选择“比较乐意”或“非常乐意”,表示“不乐意”的仅占9.7%。后者63.1%的学生选择“比较乐意”或“非常乐意”,表示“不乐意”的仅占6.7%。再结合上文各年级学生表示对微课不感兴趣的均不到10%,可见使用“微信+微课”辅助教学模式在各年级均可得到大部分学生支持,充分显示这一模式的开展及应用具有坚实可靠的学生基础。在各年级学生使用“微信+微课”辅助学习的热情较高时,开展同年级学生之间的即时交流讨论,以及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即时指导,能使教学资源被学生最大程度地消化,同时可以节省教师的精力。结合问卷调查结果,选择“进行相关课程的探讨、提问”和“与老师进行学习情况的交流、反馈”选项的大学生占36.6%,也显示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明确的特点,往往一个微课视频只有一个知识点。传统课堂结束后,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准确查找并观看所需的学习内容,必要时还可反复观看学习。如利用微信作为微课载体,由于其高度的便携性,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知识。除此以外,其强大的即时通讯功能,可以满足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即时交流的需求。
(五)不同年级大学生使用微课的目的
在“您平时使用微课都用来做什么?(多选)”问题的回答中,各年级大学生选择最多的都是“相关课程的预习与复习”,但低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和高年级(大四、大五)存在一定差别。低年级学生选择“相关课程的预习与复习”的比例为74.4%~79.9%,而高年级学生该比例为56.3%~61.5%。所以,微课内容应偏向复习和预习,尤其低年级学生的微课内容更应该以预习和复习内容为主。
对于“您在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中使用微课是否有恶补课时进度现象”问题,各年级结果无明显差异,71.4%的学生选择“没有”。提示在开展“微课+微信”辅助教学模式时,最好结合学生具体课程进度及时投放微课资源,课程相应章节开展前投放预习有关的微课,注重引导性内容,而结束后投放该章节重点总结内容的微课。应尽量避免一次性投放大量资料或长时间中断资料投放。
微课与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不同,微课具有内容短小精炼、目标明确,学习形式碎片化、非线性的特点。岑健林[6]认为微课的特点表现为四个“微”度:“碎片化内容”“碎片化时间”“碎片化传输”和“碎片化成本”。微课承载的教学内容是碎片化分割的,但又是可以经过互联网进行整合的。微课的教与学具有时间碎片化的特点,但又是可以拼接的。同时其内容体量小,有利于快速传输,学习以及制作的成本低。同时微课具有“互联网+”的碎片化、可视化、非线性与结构化的特征。这些特征为微课的应用以及发展提供了导向。
目前微课的概念尚没有统一的界定。2011年,胡铁生[7]将微课定义为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按照课程要求,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的多种教学资源整合而成的学习资料。微课可以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互补充,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焦建利[8]从微课的应用场景以及形式,将微课定义为“以短小精悍为特色的在线视频,重要的学习资源,对教学模式的改革、知识和技能的分享与学习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与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相比,混合学习是效果最为显著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微课有利于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完善,有利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化教学模式逐渐发展[9],微课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门,也是未来信息化教育的一大发展方向。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微信普及率不断上升,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也会越来越强大[10]。在未来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微课和相关课程信息的推送,有利于学生在信息化、碎片化、移动化的时代更便捷地获取知识,借助微信强大的即时通讯功能,更有利于优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模式。“微信+微课”辅助教学模式也是对“互联网+”时代新型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以微课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知识掌握的情况,准确、快速地找到所要学习的内容,并利用碎片化的空闲时间进行观看学习。作为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模式,“微信+微课”辅助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大化地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主动地位,完善传统课堂教育的不足[11]。
三、总 结
综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其在高速信息时代,效率逐渐显得低下。因此,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是目前传统课堂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本文探究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微课和微信进行辅助教学方式,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重点突出并且可反复观看的特点,使其适用于碎片化的学习,同时其又对承载平台的便携性、灵活性有较高的要求。而微信作为比较理想的微课投放平台,其不仅具有较强的便携性,还有较高的普及率、强大的即时通讯功能以及独特的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等特点[12]。再结合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对各年级微信、微课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意愿的分析,可见“微课+微信”辅助教学模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但在正式应用前,应建立完善的运行体系,并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资料投放策略和宣传内容。
本文基于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日制本科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不同年级大学生微信和微课使用现况,并通过既往文献资料讨论微信和微课的特点以及兼容性,进而探究“微信+微课”辅助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可行性。但此次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若能将调查研究范围扩大至更多高校及不同专业,将得到更为准确的结论。故此次研究在探究新时代教育模式的同时,更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思路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