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徐州市中医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0-12-14季小雨张洪雷黄素芹

关键词:彭祖中医院徐州市

季小雨,张洪雷,黄素芹,曾 智

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中强调建设健康中国,推动中华传统医药的传承发展,明确提出“着力推动中医振兴发展”,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1]。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共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报告多次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国际上,中医针灸的合法性自1973年就得到了认可。2015年,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2016年,中国的“中医”文化成为“中国核心文化符号”的第三个概念,2017年,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了针灸青铜雕塑[3]。这一系列中药产业的成就表明,中国中医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提高。

徐州市是国家著名的历史文化城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是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本文以徐州市为例,研究江苏省中医文化软实力发展情况,主要探究徐州市中医文化的价值吸引力、社会影响力以及知识生产力,并且在研究徐州市中医文化软实力建设现状的前提下,总结优势与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提高徐州市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汲取中华优秀生命哲学和生命科学文化做出努力和贡献[4]。

一、概念阐述

中医文化的软实力是中国基于中医文化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软实力特质包括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特质、注重辩证思维的哲学特质、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古代流传的文学特征和中医学校的伦理特质等[2]。总的来说,中医文化的软实力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价值吸引、社会影响和知识生产力。

二、徐州市中医文化软实力现状分析

徐州,古时候为彭城,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卓越的养生学家和令人仰慕的中华大寿星——彭祖出名,也是彭祖文化的发源地。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彭祖文化对现代人利用中医养生以及治未病有着深厚的影响。其中,彭祖的养生文化与中医文化最为相关,历代的医学著作中也都借鉴了彭祖的养生学内容。更有彭城人樊阿,汉代末期,华佗弟子,在针术领域有所成就。因此,徐州市是重要的中医文化发展地区。

(一)价值吸引力

根据国家文化软实力四力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价值吸引力作为中医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是推动其发展的主导力量[5]。

1.徐州市中医机构数

2009—2017年,徐州市中医机构数除2012年为7家,2017年为12家,其他各年均为8家。2016—2017年,一共增长了4家中医机构。《中国中医白皮书》于2016年发布,它指出中药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3]。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阐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4]。徐州市2017年较2016年增加了4家中医机构,体现了徐州市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推动中医传统文化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决心。

2.徐州市中医机构诊疗人次

2009—2017年,徐州市中医机构每年分别诊疗193.21、202.75、250.04、292.07、307.12、314.72、325.52、356.57以及385.44万人次。其中,2010—2011年,年增长率最高。虽然2012年中医机构数减少1家,但徐州市中医机构诊疗人次数并没有减少,说明中医文化软实力的价值足以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机构就诊。

3.中医相关人员情况

2012—2016年,江苏省中医机构人员数量逐渐上升,其中2012年有40 870人,2013年有44 402人,2014年有48 201人,2015年有51 233人,2016年有54 705人。2012—2016年一共增长了13 835人。其中2013—2014年的年增长量最多,为3 799人。

根据徐州市年鉴,徐州市中医机构工作人员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工勤人员,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医师、职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剂人员、技师以及其他人员。2009—2017年,徐州市中医机构工作人员分别为2 640、3 327、3 782、4 208、4 523、4 952、5 251、5 647和6 173人,整体呈稳步上升的趋势。2009—2017年,徐州市一共增加了3 533位中医机构工作人员。

(二)社会影响力

近年来,国家重视和强调要积极宣传和继承中医文化,中医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4]。因此,中医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也在增强。徐州市作为江苏省地级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彭祖养生中医文化、华佗和樊阿师徒为代表的中医名家闻名,也保留着许多的中医文物,现如今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门户城市,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徐州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时俱进,发展中医文化软实力。根据江苏省中医信息网的信息,2015年至今,许多国内外学术会议及论坛在徐州市举办,同时徐州市也注重中医文化的普及和宣传,对居民和相关的中医人员开展了许多培训活动。

1.国内社会影响力

2017和2018年徐州市举办了多个重要的学术论坛及会议。2018年2月1日,国家中医管理局副局长赴徐州市调查中医工作。2018年5月起,徐州市中医院每两周开展一次抗菌药物管理多学科协作会议,率先以讨论真实病例的形式,开展研讨会议[6]。2017年,淮海经济区首届按摩论坛在徐州市中医院举行,全国各地的13名专家学者也在徐州市进行了中医适宜技术学术交流,这表明徐州市的中医文化吸引了各地学者来此调研学习,徐州中医文化的影响力正逐渐增强。

徐州市的中医文物保护方面,2017年12月12—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州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秀英老人见面,老人创新制作的中药香包,外观精美,习总书记表达了对传承徐州民俗文化的重视。2017年9月,徐州市中医院护理部向民众积极宣传中医文化知识,拓宽民众的中医视野,提高大家对中医的重视。在一些重要节气,如冬至等,徐州市中医院也会开展一些养生活动,宣传中医文化[6]。

2.国际社会影响力

国际上对中医文化的重视也在逐渐增强。关键词“中医”(47%)成为仅次于“中国食品”(52%)的中国文化第二大元素[4]。2016年3月12日,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知名科学家卡罗·鲁比亚教授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教授到徐州市中医院参观交流。2017年11月8日,法国圣埃蒂安市政府代表团一行到徐州市中医院进行参观访问和项目洽谈。

(三)知识生产力

中医文化软实力的知识生产力包括医院重点专业建设、论文发表总量、知识产权专利申请等[7]。

1.徐州中医技术奖项

徐州市中医院科学技术奖项颇多。徐州市中医院的李晨等研究的HOTAIR表达水平与胃癌转移复发研究,以及徐州市中心医院的杨承志研究的中药制剂的抗血小板作用临床技术,都获得了2017年第九届江苏中医科学技术奖。同年,徐州市中医院是全国地级市中医院入选最佳临床型专科最多的医院[8]。徐州市中医院还积极推进腹股沟疝日间手术和穴贴压治疗小儿遗尿的创新和优化[9]。徐州市中医研究的技术成就体现出徐州知识生产力的提升,也为未来发展徐州市中医软实力提供了潜在的中医技术支持。

2.徐州市中医学术论文和专利

徐州市在医药制造业的成就和徐州中医院在论文著作方面的成果也可以体现徐州中医的知识生产力。首先,根据徐州市统计年鉴,2010—2017年,徐州市医药制造业相关的新产品开发项目分别有43、48、95、126、89、133、117和93项。专利申请数分别有56、57、122、90、100、125、239和147件,有效发明专利数分别是35、38、49、92、82、139、209和153件。数据显示,徐州在制药行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根据中国专利网检索显示,徐州中医领域并无专利,这说明中医文化专利的知识生产力不足。其次,在万方数据库检索徐州市中医院2009—2017年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结果显示,徐州中医院学术论文分别有74、104、124、95、106、130、117、228和282篇,2016年开始,中医类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突飞猛进,这反映出徐州市中医院对提高中医文化知识生产力的重视程度较高。

3.徐州市中医人才情况

2015年,江苏省中医局公布了“第二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历继任教练及接班人名单”。徐州市中医院以两位导师而闻名,令狐庆和秦云峰分别在中医肛肠学科和内科领域大有作为,特别是秦云峰著有《中老年性问题和性保健》等32本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成就[10]。高质量的中医人才,可以最大限度地传承和创新中医文化,增强徐州市中医文化软实力。

(四)徐州市中医文化软实力的优势

1.相对充足的中医机构服务人数

2012—2016年,徐州市中医机构人员数占江苏省中医机构人员数的百分比分别是10.3%、10.2%、10.3%、10.2%、10.3%,随着江苏省中医机构人员数逐年上升,徐州市的中医机构人员数每年也在上升,说明徐州市紧跟江苏省中医机构的步伐,为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中医服务需求,对应增加了中医类工作人员和中医类卫生机构数。

2.国内外影响力较好

有相当一部分国际团队前来徐州市学习中医文化,说明徐州市中医文化已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徐州市举办了较多的中医学术论坛和会议,说明徐州市的中医文化影响力在国内也得到认可。在徐州市内,中医机构也开展了许多的宣讲活动,以民众和中医人员为培训对象,一方面普及中医知识,另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医文化。因此,总的来看,徐州市的中医文化在国内外的社会影响力较强。

3.较充足的中医学术成就

首先,资料显示徐州市中医类医院中,有一些潜在的中医类人才,是提升徐州市中医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其次,徐州市一些著名的老中医与青年中医的师承关系,也可以提升徐州市的知识生产力。最后,徐州市中医类学术论文数量较多,是徐州市中医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表现。

(五)徐州市中医文化软实力的不足之处

中医传承和保护力度不够。徐州市保留着很强的中医文化底蕴,但资料显示徐州中医人员对例如彭祖养生等文化的传承工作尚无明显的成果。正如张其成教授所说,我国现在缺乏一套保护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体系,中医文化也没有纳入文化发展的具体规划中。此外,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不包括中医文化项目,中医文化事业严重缺乏国家的支持[4]。在徐州只有少数的关于中医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比如说徐州的香包文化。这就造成了中医人员传承的热情不高。此外,中医创新人才不足。尽管徐州市中医人员数量每年增加,但知识生产力还是不足。徐州市中医院个别人才获得了一些技术奖项,并且在医药制造业方面颇有成就,但是,中医领域还没有专利项目。

三、对策和建议

(一)利用新媒体增强徐州中医文化传播

如今,新媒体的发展可以为中医文化的传播提供支持。它不仅增强了中医的国内和国际知名度,也使得公众对中医文化的接受度更高。首先,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丰富以及传播时效长的特点,提高徐州中医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价值吸引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知识,最终认可中医方法。其次,以彭祖为代表的徐州中医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利用新媒体向公众宣传中医养生文化,宣传著名的徐州市医学名家,向人们普及中医知识,目的是使得徐州市中医文化广为流传,提高徐州市中医文化的软实力。

(二)加强对徐州市中医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继续挖掘徐州市中医文化资源,将流传已久的中医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加大对中医文化的纵向传承,加强徐州市中医文化的保护工作。首先,应该提高中医人员对中医文化的传承意识,徐州市作为彭祖养生文化的发源地,应该继续发掘樊阿的中医针数,也可研究其师傅华佗的一些中医技能,取其精华,继承和发展流传至今的徐州中医文化。其次,张其成教授指出,有必要将中医文化纳入“十三五”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方案纲要[4],这将为保护中医文化提供政策支持。徐州市要根据自己的区域特色,建立中医文化产业基地,提高中医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挖掘徐州市的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加以保护,增强中医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夯实中医文化软实力。

(三)培养中医创新型人才

为进一步增强中医文化软实力,首先要注重培养青年中医,其次要保障高等中医院校学子的教学质量[3]。人才是中医学术研究的基石,只有培养好复合型的中医人才,才可使中医文化走出去,让富有中医特色的古城徐州中医文化发扬光大。增强知识生产力,依赖于富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各种中医专利著作,这有利于提升徐州市中医文化的国内外影响力。因此,徐州市为夯实中医软实力文化建设,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医人才队伍。

猜你喜欢

彭祖中医院徐州市
徐州市奋力推动全行业百日攻坚行动
·徐州市民主路小学师生作品·
彭祖山的传说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彭祖活了“八百八”?
徐州市旅游业经济影响分析
徐州市旅游业经济影响分析
一城青山半城湖 一方水土一方人
江苏省中医院首个海外惠侨基地开通连线46国侨领观摩点赞
郏县中医院:建设老百姓的贴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