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远程评标,剑指招投标乱象
2020-12-14杨智淋通讯员雷悦
文 本刊全媒体记者 杨智淋 通讯员 雷悦
实时监控、全程留痕。
9月16日,一场跨越千里的远程异地评标在四川南充市和西藏拉萨市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内同时举行。随机抽取的4名四川评标专家和1名西藏评标专家通过远程语音视频对话和数据交互,对南充市高坪区孕产妇儿童传染病治疗中心建设项目在线进行评审,所有的评标细节均在电子监控系统和人工监督之下进行。
这是南充市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成果之一: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将异地评标延伸到省际维度,大力发挥其监督管理便利、预防人情腐败等优点,对症解决人为干扰难题。
线下不见面,线上面对面
长期以来,招投标领域存在的乱象总是与信息泄露、熟人请托等密不可分。利用技术手段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对招标人、投标人、评审专家实现物理隔离,成为纠治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前期开展远程异地评标的基础上,我们以高坪孕产妇儿童传染病治疗项目为试点,探索开展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南充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跨省评标比省内异地评标更为复杂,需要沟通协调的事项更多,其中,客场目标对象选取就是一个大问题。“首先,要具备开展远程评标的硬件条件,能够解决数据传输和交互问题。其次,要有意愿,愿意参与异地评标。两者缺一不可。”
经过多方考量对接,最终南充选择了与自身评标系统兼容的拉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南充为主场、拉萨为客场。
在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监督室内,墙壁上32块电子小屏幕以长8块宽4块的组合方式对中心各区域尤其是评标现场进行监控,一字排开的电脑桌则为监督人员提供了监督窗口。
“从前期的专家抽取再到专家进场、安检、身份核实都能做到实时多角度监控。”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现场监督科科长唐亚东告诉记者,专家去评的这个项目也很可能不是当地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信息泄露。而省外专家的参与则让这种不确定进一步放大,基本杜绝了私下勾连的可能。
专家抽取是随机的,评标过程却是可控的。
得益于“互联网+”与公共资源交易的深度融合,南充市建立起公共资源交易远程评标及会商系统,远隔千里的专家可通过平台实现在线讨论、信息交互。“不仅看得见,还能听得见,评标过程还能存档回放。”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评审科工作人员唐浩介绍说。
这样的评标过程无疑是处于有效监督之下的。在南充市纪委监委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组长任荷蓉看来,跨省异地远程评标,首先将投标人、招标人和评标专家三方进行了地域上和空间上的隔离,避免了因专家同地同化导致的横向围标和纵向串标的难题,真正实现线下不见面,线上面对面。而从评标质量来看,域外专家的参与也解决了个别地区、个别领域本地专家不足的问题,推动实现专家资源互通共享。
监督人员在现场实时监看远程异地招投标评标情况。
最终,历经4个多小时的评审,南充市高坪区孕产妇儿童传染病治疗中心建设项目跨省远程评标顺利结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从随机性走向常态化
"高坪项目虽然是第一个跨省评标项目,但只是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的缩影,以后还有更多项目要采用这种方式。"南充市发改委法规科科长马彦坦言,如果说以前搞远程异地评标是随机性、实验性的话,现在远程异地评标已经常态化、规范化了,而这种转变则与今年开展的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有关。
自今年5月系统治理开展以来,南充市纪委监委按照中省纪委要求,强力推进系统治理。
“系统治理的高要求和长期存在的行业积弊都需要采用更高位的组织领导和更有效的务实举措。”南充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罗武海表示,针对招投标领域存在的围串标、信息泄露等问题,该市纪委监委督促市发改委、市住建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制发《南充市工程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了治理重点、治理举措和工作要求,并建立起系统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统一领导、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治理工作责任体系。
而远程异地评标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更是得到大力关注。“在市纪委监委的督促下,市发改委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印发《关于常态化开展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的通知》,明确自7月13日起,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原则上实行电子开评标,并每天安排不少于一个远程异地评标项目。”马彦介绍说,这就将远程异地评标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机制明确了下来,“高坪项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向跨省再走了一步,不断拓展着远程异地评标的广度和深度”。
从线上评标到异地评标再到跨省异地评标,南充市推进招投标领域系统治理的每一步,更是当地招投标市场不断规范前行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