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学实践2020年第35卷全年索引
2020-12-13
本刊特稿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衍生新技术的开发与临床应用 李丽,王振雄,方纪成,等(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特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影像学特征 管汉雄,熊颖,申楠茜,等(2∶125)
述评
同心战疫 影像先行 胡道予, 李小明, 朱文珍(3∶258)
提高COVID-19影像诊断水平 增强防护意识 夏黎明(3∶26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影像学专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T表现初步探讨 龚晓明,李航,宋璐,等(3∶26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胸部CT表现与临床特点 刘发明,丁惠玲,龚晓明,等(3∶266)
938例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影像学表现 潘月影,王玉锦,祝婷婷,等(3∶26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时期CT表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侯可可,张娜,李桃,等(3∶272)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李茜,彭雪华,孙子燕,等(3∶27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丁义,黄增发,赵胜超,等(3∶28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特点 陈志勇,程正银,张旭辉,等(3∶286)
放射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预防管理 王绍芳,胡军武,赵延洁,等(3∶29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检查流程与感染防控管理探讨 刘超,余星瑶,王婧婧,等(3∶29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期CT室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 覃蕾,李琴(3∶300)
COVID-19患者肺部HRCT影像学特点动态研究 李宝学,蒋东,田葵,等(4∶410)
孕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 刘芳,兰为顺,甘泉,等(4∶4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肺部CT变化模式 刘松,谢红,余成新,等(4∶421)
COVID-19肺炎:胸部病灶在恢复期的CT影像演变特征 严祥虎,包雨微,朱桐,等(4∶428)
肺部CT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 刘小玉,谢元亮,张树桐,等(4∶433)
家族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及CT表现 刘杰,郭建辉,梅笈,等(4∶437)
移动DR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工作流程及防控探讨 晏文松,李向东,乔国庆(4∶440)
COVID-19疫情下非新冠肺炎患者CT检查流程及感染防控 杨秋月,李琴(4∶443)
移动DR成像技术在重症及危重症COVID-19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罗毅,黄璐,赵延洁,等(5∶583)
胸部CT特征预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转归的价值 刘长华,余晓洁,杨先春,等(5∶587)
妊娠晚期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像及临床特点分析 王卉,王玉兰,李翔,等(5∶592)
COVID-19患者CT增强检查流程及防护管理体会 梅莉, 李琴, 李华玲(5∶598)
9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演变特征 汪汉林,梁奕,王佳,等(6∶701)
不同年龄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CT特征比较 周忠琴,张娜,侯可可,等(6∶707)
多期相病变CT特征预判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疗效 王春红, 李建红,杨丹,等(6∶7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愈后肺部CT特点分析 张正华,李翔,李志鹏,等(8∶1009)
自动管电流技术联合人工智能在COVID-19肺部低剂量CT中的应用价值 李翔,王翔,杨欣,等(9∶1082)
核酸检测阴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表现特点 刘发明,龚晓明,丁惠玲,等(9∶1087)
临床资料联合CT建模预测COVID-19普通型肺炎向重型转化 薛阳,陈露,赵林,等(10∶1226)
AI与不同年资放射医师对新冠肺炎CT诊断效能比较 应伟峰,陈穹,王钢,等(10∶1231)
出院后6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随访 宁克佳,苏大建,顾金凤,等(10∶1235)
尿毒症患者无发热症状新冠肺炎与尿毒症肺炎CT鉴别诊断 彭业胜,张东友,姚庆东,等(10∶1239)
基于CO-RADS评分及临床特征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价值 姚庆东,张呈兵,付军,等(11∶1362)
COVID-19胸部CT结构化报告临床应用价值评价 孙黎,李广明,史珊,等(11∶1369)
COVID-19恢复期MSCT征象及核酸复阳与非复阳MSCT征象对比分析 陈露,魏文洲,刘远健,等(11∶1375)
RSNA2019聚焦
RSNA2019心脏CT和MRI 鲁健窈,赵培君,乔金晗,等(1∶9)
RSNA2019骨骼肌肉影像学 梁晓青,刘潺湲,王婧轶,等(1∶13)
RSNA2019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简介 马丽娅,李佳丽,李小明(1∶19)
RSNA2019肺部影像学 陈冲,马晓玲,刘艺文,等(2∶131)
RSNA2019乳腺影像学 詹晨奥,胡益祺,杨真露,等(2∶138)
RSNA2019腹部影像学 马丽娅,邹显伦,竺笛,等(2∶142)
RSNA2019中枢影像学 张归玲,李诗卉,李葭,等(3∶303)
RSNA2019头颈部影像学 郝永红,翟林寒,叶海琪,等(4∶405)
RSNA2019分子影像学 穆可涛,张巨,田甜,等(5∶570)
RSNA2019人工智能影像学 姚义好,李娟,石晶晶,等(5∶575)
肺结节影像诊断新技术专题
CT直方图分析鉴别肺良恶性纯磨玻璃结节的价值 蔡雅倩,周小君,张正华,等(8∶949)
能谱CT成像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近期疗效的价值 朱巧,任翠,张艳,等(8∶953)
基于薄层CT的三维影像组学在预测亚厘米磨玻璃样肺腺癌浸润程度的价值 谭明瑜,赵伟,马伟玲,等(8∶960)
基于ASiR-V算法的超低剂量CT应用于肺部非实性结节检出与测量的可行性研究 叶凯,朱巧,李美娇,等(8∶967)
能谱CT虚拟平扫在肺结节AI辅助诊断系统预测亚实性结节恶性概率中的应用 陈疆红,钟朝辉,王大为,等(8∶972)
规范与共识
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之美国医学物理师学会第293号报告解读 陈迢,彭伟,陈浩,等(10∶1221)
图文讲座
胰腺癌影像学进展与思考 边云,陆建平(1∶20)
乳腺不对称征象的认识及诊断策略 吴建萍,李振辉,李卓琳,等(2∶148)
成人骶尾部皮下病变的MRI诊断和分析 刘锋,欧阳龙源,王毓,等(8∶985)
体表少见肿块样恶性病变的CT和MRI诊断 马焕,李鹍,叶丽娟,等(11∶1380)
实验研究
兔颈总动脉血栓MRI定量评价的初步研究 毛旖川,周强,朱默,等(1∶27)
颅骨直接穿刺单次注血制作脑表面铁质沉积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黄帅, 邵园, 明帅, 等(4∶447)
糖尿病合并严重肢体缺血动物模型的骨髓微血管改变:DCE-MRI及基于Ktrans图的纹理分析 杨柳,查云飞,陈翩翩,等(8∶978)
中枢神经影像学
2型糖尿病脑白质微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改变的相关研究 秦新,鲁毅,孙学进(1∶32)
基于ADC灰度直方图分析鉴别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和血管型脑膜瘤 王佳, 胡春洪, 王希明(2∶154)
ADC灰度直方图鉴别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价值 周健,程敬亮,陈晨,等(3∶325)
无先兆偏头痛脑灰质结构改变及认知功能下降的相关性研究 李美琴,李晓舒,朱婉秋,等(3∶329)
基于低辐射剂量全模型迭代CTP的颅脑侧支循环研究 吴晓玲,胡杉,莫梓华,等(3∶334)
基于对比增强T1WI直方图分析预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IDH1突变状态 陈鑫,张国琴,阮秀杭,等(4∶452)
ADC全瘤直方图鉴别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与血管瘤型脑膜瘤 何文乐,李晓丹,郭柳姬,等(4∶456)
ASL灌注成像评价无症状型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老年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Willis环侧支代偿作用 郝晓勇,吴江,杨朝慧,等(4∶462)
3D SPACE序列及后处理在显示大脑中动脉硬化中的临床价值 袁焕初,郑晓林,邹玉坚,等(5∶601)
硬化性肺细胞瘤MSCT特征 崔灿, 王中秋, 崔文静, 陈馨, 等(6∶715)
上气道CT多呼吸时相OSAS阻塞部位定位效果 陈鹏, 崔红领, 胡海英, 等(6∶720)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MD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 陈相猛,张嘉瑜,段晓蓓,等(6∶725)
SWI诊断脑微出血对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随访价值研究 高科,艾松涛,罗禹,等(7∶834)
基于低频振幅算法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视神经病变自发脑活动研究 刘萍,罗班,陈浪,等(7∶840)
多模态影像学检查诊断MELAS综合征的价值分析 胡颖,张跃,朱文珍(8∶993)
DKI对震颤型帕金森患者脑深部核团微结构变化的诊断价值 胡达,王波,吴昆华,等(8∶999)
2型糖尿病患者左侧小脑Ⅵ区与全脑功能连接改变的fMRI研究 齐菲,张东升,王嫚,等(9∶1091)
艾滋病相关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分析 万云青,杨亚英,冯艳玲,等(11∶1391)
MRS联合多b值DWI对高级别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罗旭琳,彭俊红,李雷,等(11∶1396)
基于ADNI 数据的海马结构亚区体积及Tau病变与认知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盖新亭,吴琛,徐凯,等(12∶1493)
不同年龄段未治疗精神分裂症灰质网络改变 杨倍胜,张文静,陶博,等(12∶1499)
运用静息态功能MRI评估慢性耳鸣患者突显网络功能 陈晓晖,张健,李澄(12∶1507)
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脑膜瘤病理分级的研究 郑茜,鲁毅,孙学进,等(12∶1513)
纤维自动量化技术在中重度OSAHS患者脑白质损伤中的应用 李丹阳,孙雨美,刘婉晴,等(12∶1519)
头颈部影像学
CT影像组学在头颈部木村病淋巴结病变与淋巴瘤鉴别中的应用 张力,于淑靖,张迎,等(2∶159)
MSCT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形态及位置的初步研究 袁丽琼,牟肖霖,肖亮,等(4∶467)
逐步判别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CT鉴别诊断因素 林少帆,林黛英,吴先衡,等(4∶473)
钩突上端分叉时额隐窝引流途径及周边毗邻关系的CT观察 李珊(7∶845)
DWI联合超声评估无淋巴结转移单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侵袭性的研究 黄元发,邓峰,许辉 ,等(7∶850)
ADC全域直方图分析对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雷晓雯,程敬亮,冉云彩(8∶1005)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MRI表现及与病理分型的对照分析 李文晶,王浩,陈永其,等(11∶1403)
基于T2WI影像组学及联合诊断模型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 吴艳,谢元亮,张树桐,等(12∶1525)
胸部影像学
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表现 曹敏,方伟军,黎惠如,等(1∶40)
囊性胸腺瘤的临床及MRI特征 肖刚,胡玉川,段世军,等(2∶165)
超低辐射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马延贺, 元伟, 宋振春, 等(2∶170)
基于胸部CT影像组学的肺结节影像学性质判断 邢倩,张晓东,王霄英(3∶340)
能谱CT虚拟平扫评估肺纯磨玻璃结节的可行性研究 武卫杰,岳松伟,王会霞,等(3∶346)
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晏睿滢,李华秀,丁莹莹,等(3∶352)
含瘤周移行带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病理分级 陈欢,梁明柱,雷益,等(4∶478)
基于DenseNet网络深度学习法CT图像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判断肺结节良恶性 戴正行,胡春洪,王希明,等(4∶484)
MRI在胸腺上皮性肿瘤与胸腺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段世军,胡玉川,李刚锋,等(5∶608)
基于同济指数法结合等渗对比剂行CCTA的优势研究 高思抗, 管汉雄,夏黎明,等(5∶614)
大螺距联合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对胸部能谱成像影响的体模研究 艾娜娜,宋振,翟艳慧,等(5∶619)
硬化性肺细胞瘤MSCT特征 崔灿, 王中秋, 崔文静, 陈馨, 等(6∶715)
上气道CT多呼吸时相OSAS阻塞部位定位效果 陈鹏, 崔红领, 胡海英, 等(6∶720)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MD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 陈相猛,张嘉瑜,段晓蓓,等(6∶725)
自由呼吸Star-VIBE序列动态增强MRI联合DWI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冯会,时高峰,刘辉,等(7∶855)
ZTE成像技术对肺实质结构的显示价值 陈俊汝,凌冰冰,孙学进,等(7∶860)
MRI对含可疑钙化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邬昊婷,汪登斌,王丽君,等(9∶1096)
纵隔血管瘤及淋巴管瘤的MSCT表现 朱娜,娄和南,赵晓丹,等(9∶1102)
实性孤立性肺结节CT影像组学参数测量的可重复性研究 吴宇强,秦涛,马晓臣,等(9∶1106)
艾滋病相关淋巴瘤的增强CT表现与化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卢亦波, 侯聪, 张俊, 等(9∶1112)
DWI联合CT对肺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江慎林,龚良庚,周战梅,等(9∶1117)
胸膜下肺腺癌脏层胸膜侵犯CT及临床风险因素 汤敏,孙丹丹,尹柯,等(10∶1243)
CT引导下Hookwire联合弹簧圈定位肺内磨玻璃结节 肖纪涛,尹成方,韩海林(10∶1249)
原发肺黏液表皮样癌CT 诊断(附14例报告) 张大福,李振辉,高德培,等(10∶1253)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不同大小肺结节的诊断效能及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王立学,董鸿鹏,白博锋,等(11∶1409)
肺NUT癌的CT表现 张浩,方旭,卢明智,等(11∶1415)
肺毛细血管瘤病与肺静脉闭塞症临床及CT特点 黎剑宇,曾庆思(11∶1419)
能谱CT肺灌注缺损指数评估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与肺动脉栓塞指数的对比 杨秀娟,凌佳龙,李建蓉(12∶1532)
中高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CTPA检查中Qanadli指数的预后意义 张凡涛,罗涛(12∶1537)
HRCT征象评估纯磨玻璃结节浸润性:肺结节圆度优于长-短径比值和分叶深度 巴文娟,许迪,尹柯,等(12∶1542)
CT平均最大强化程度鉴别胸腺上皮性肿瘤WHO病理亚型及风险分层 于春海,崔艳芬,杨晓棠,等(12∶1547)
心血管影像学
基于CT图像的纹理分析在鉴别高原肺水肿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价值 田序伟,马爱琳,蒋刘江,等(1∶45)
心脏磁共振在暴发性心肌炎短期随访中的研究 李浩杰,朱慧,杨朝霞,等(2∶175)
心脏磁共振在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曾道兵,常婵,赵新湘(2∶180)
高血压早期心肌应力及细胞外间质容积的动物实验研究 庄白燕,崔辰,何健,等(7∶865)
磁共振心肌组织追踪技术定量评估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室心肌形变 时园园,张勇,程敬亮,等(7∶873)
不同胸痛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基于冠状动脉CTA的对比分析 侯志辉,安云强,高扬,等(8∶1015)
探讨能谱CT单能量图像对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肺栓塞检出率的影响 窦越群,于楠,郭佑民,等(8∶1020)
心肌应变力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术后微循环障碍:基于特征追踪心脏MRI 晏乘曦,常莹,任美吉,等(8∶1025)
心脏磁共振T2-mapping技术在急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 牟俊,王頔,刘新峰,等(11∶1424)
磁共振心肌组织追踪技术定量评估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心肌应变力的价值 李舒曼,程敬亮,张勇,等(11∶1429)
乳腺影像学
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识别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 薛珂,李卓琳,李振辉,等(2∶186)
定量DCE-MRI对乳腺非肿块型强化病变良恶性的预测价值 宋超,朱望舒,石思雅,等(2∶190)
数字乳腺断层成像与磁共振成像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范文文,欧阳汉,周纯武,等(3∶360)
DWI及DCE-MRI对乳腺纯导管原位癌、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及浸润导管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吴朋,崔蕾,郭宏兵,等(4∶489)
新辅助化疗后MRI上乳腺癌不同退缩模式对疗效评估的价值 许梅,马捷,戈春燕,等(4∶497)
乳腺导管原位癌X线特征与病理核分级及不同肿瘤因子表达相关性 马发鹏,常宝,王时茂,等(6∶731)
乳腺低危团簇状分布钙化的BI-RADS分类建议及临床处理策略 胡燕标,吴飞飞,张景峰,等(7∶883)
U-Net深度学习模型对DCE-MRI上乳腺肿块自动分割和定位的准确性分析 马明明,姜原,刘义,等(8∶1030)
基于乳腺X线图像不同区域的纹理分析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 高先聪,黄栎有(8∶1037)
3.0T MRI联合X线检查触诊阴性含有钙化灶乳腺癌诊断应用 刘凤梅,刘扬,肖新华,等(10∶1258)
3.0T DCE-MRI定量参数联合外周血micro RNA21t和金属硫蛋白-1E对乳腺癌诊断价值 王琳琳,刘源源(10∶1263)
锥光束乳腺CT在肿块型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赵欣, 苏丹柯, 康巍, 等(10∶1268)
乳腺X线成像不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视角鉴别良恶性分叶状肿瘤的效能 崔文静,俞志成,陈馨,等(11∶1434)
腹部影像学
微小肝细胞癌(≤1 cm)的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表现分析 杨丽,曾蒙苏,饶圣祥,等(1∶50)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影像特征分析 龚毅,汪晓红,张盛箭,等(1∶56)
CT肠道成像定量评分系统在回结肠克罗恩病活动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吴慧, 程静云, 王艳, 等(1∶61)
急性胰腺炎伴肺炎的CT表现及其与临床相关性分析 彭容,张小明,张凌,等(1∶68)
双能CT多参数测量对胃癌Lauren分型的诊断价值 张梦梅,杨泠,冯瑶杰,等(4∶504)
MDCT影像特征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评估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生存预后: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陈玉燕,林群,谢纪财(4∶509)
基于MRI多参数联合对T3期直肠癌亚分期的诊断价值 许蕾,邵瑞,李红蕾,等(4∶514)
基于U-Net实现前列腺MR图像上腺体的自动分割和径线测量:临床植入验证研究 韩超,朱丽娜,刘想,等(4∶519)
进展期胃癌与胃淋巴瘤的CT鉴别诊断及其判别模型的初步建立 林少帆,林黛英,吴先衡,等(5∶624)
碘钡联合标记肠内容物法有限肠道准备在CT结肠成像中的可行性研究 杜金鹏, 王利东, 刘文生, 等(5∶629)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与多期动态增强MSCT对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比较研究 汤彪,李宏芸,朱凡,等(5∶634)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的MRI特征 李玲琼,马捷,曾洪武,等(5∶640)
定量动态增强MRI在宫颈癌诊断、分型和分期中的价值 蒋尧西,余志红(5∶647)
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影像学表现 冯汝静,马隆佰,毛一朴,等(6∶736)
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和间质瘤MSCT表现及对照研究 刘文华,李敏,张衡,等(6∶741)
双能量CT及DWI食管癌病理分级对照 周胜利, 陈伟, 柏根基, 等(6∶746)
IVIM-DWI参数分析宫颈癌的组织学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 叶瑞婷, 邹玉坚, 郑晓林, 等(6∶750)
多期相CT对乳头状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 周红俐,陈世孝,任勇,等(7∶888)
单源双能CT能谱分析定量参数预测胃间质瘤Ki-67表达的可行性研究 王学东,刘爱连,田士峰,等(7∶893)
单、双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价值 许梅海,尹家瑜,申炜,等(8∶1042)
DCE-CT鉴别诊断胃异位胰腺和间质瘤的价值 陈馨,陈晓,刘永康,等(8∶1048)
双源CT能谱参数对Lauren弥漫型与肠型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吉玉刚,陈光强,范国华,等(9∶1122)
MRI纹理特征与肝细胞肝癌Ki-67表达的相关性 许露露, 舒健, 杨春梅(9∶1127)
CT联合MRCP诊断肝包虫病胆道并发症的价值 王佳,李辉,马进,等(9∶1132)
MRI肝脏加速容积采集成像在评估布-加综合征侧支循环中的价值 杜振刚,郑琼,侯斌(9∶1138)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性肿瘤的CT与MRI特征 孙伟,方旭,边云,等(9∶1143)
肠道白塞氏病的小肠MSCT造影表现 陈穹, 虞鲲, 应伟峰, 等(9∶1147)
DWI和T2WI直肠癌体积测量与壁外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张景,靳恒军,张芳,等(9∶1151)
扩散峰度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景国东,汪剑,楚小权,等(9∶1157)
MRI、超声测量瘢痕妊娠的瘢痕厚度与病理测量结果的相关性 刘亚静,石辛景,陈莉茹,等(9∶1161)
肝内胆管癌微血管侵犯术前影像学诊断 周萌,周洋,张纯慧,等(10∶1274)
急性胰腺炎腹膜下间隙扩散程度MR表现与临床严重程度相关性 鲍志国, 张小明, 迟晓晓, 等(10∶1278)
CAD整合入前列腺多参数MRI结构化报告:低经验读片者诊断效能研究 朱丽娜,高歌,刘义,等(10∶1282)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肿瘤分级评估 邢金丽,吴献华,冯峰(10∶1288)
Erdheim-Chester病泌尿系统受累CT影像学表现 吴哲,江国露,高慧,等(10∶1293)
穿透性胎盘植入并侵犯膀胱MRI征象 陆玮, 曹满瑞,吴逸冲,等(10∶1297)
U-Net模型在CT图像实现肾实质和肾窦分割及体积和径线测量 孙兆男,崔应谱,林志勇,等(10∶1303)
MR750 3.0T DWI ADC值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分级及术后复发和吻合口炎性纤维化关系 郭达,杨陈, 周倩, 等(10∶1310)
MR动态增强和扩散加权成像评估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对照研究 崔建民,孙浩然(11∶1441)
CT征象及能谱定量参数Nomogram模型鉴别直肠癌肠周脂肪癌性浸润与炎性浸润 王晗,程雯,杨鸣,等(11∶1447)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微血管浸润分级的危险因素预测 刘永倩,赵新湘(11∶1453)
胃底间质瘤增强MSCT影像特征分析 陈媛慧,张进华,胡道予,等(11∶1458)
卵巢透明细胞癌与高级别浆液性癌的磁共振鉴别诊断 黄丹萍,蔺红梅,刘灶松,等(11∶1464)
基于CT增强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鉴别结直肠癌旁肿瘤沉积及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罗锦文,李新春,刘美玲,等(12∶1553)
基于MR-T2WI纹理特征的决策树分类分析在FIGO-Ⅱ期宫颈癌宫旁浸润中的诊断价值 何月明,范良生,罗锦文,等(12∶1560)
肛提肌形态学损伤阴性的盆腔器官脱垂产妇的肛提肌微观结构改变:基于MR DTI 的分析 赵玉娇,崔璨,郭丽美,等(12∶1566)
双层探测器光谱CT肠系膜上动脉成像:虚拟单能级图像与常规图像质量对比 陈晨,魏晓磊,朱小倩,等(12∶1572)
肿瘤影像学
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外周循环肿瘤细胞对食管鳞癌病理分级的预测价值 路双,张宏凯,贾争艳,等(3∶365)
扩散加权成像和循环肿瘤细胞对食管鳞癌患者放化疗短期疗效的预测价值 贾争艳,吴小源,刘杨,等(3∶372)
食管癌IVIM参数与VEGF和MVD的相关性 李泓享,李琳琳,刘月华,等(3∶380)
骨骼肌肉影像学
T2-mapping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软骨变性的定量研究 胡忆文,陶虹月,乔洋,等(1∶74)
读出分段DWI鉴别下肢静脉急性血栓与慢性血栓的价值 尹翠林,李小明,吴刚(1∶81)
肩关节米粒体滑囊炎的影像学诊断 易雪冰, 张德洲, 李东明, 等(1∶86)
MR 3D-FIESTA序列对肩部喙肱韧带增厚的诊断价值 封云松, 鄢摇, 张帆, 等(1∶89)
影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矫正骨折椎体后凸畸形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俞宇,贾其余,程晓东,等(1∶94)
UTE-T2*定量评估肩袖术后早期愈合情况的可靠性 谢玉雪,陶虹月,胡忆文,等(2∶217)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CT和MRI表现 刘佳佳,刘岭岭,张家伟,等(2∶223)
基于定量CT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血尿酸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翟建,吴雅琳,胡琴,等(3∶385)
DWI联合磁化传递对比成像评估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活动性 宁秋萍,王文生,赵宁,等(4∶525)
基于常规MRI纹理分析技术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 丁治民,翟建,陈基明,等(4∶532)
双能CT虚拟去钙技术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 张玉婷,姜永宏(4∶538)
膝关节关节炎软骨下假囊肿与膝关节稳固结构损伤关系的MRI分析 王晶,赵建,李荣品,等(4∶543)
双能CT肌-水分离技术对健康人腰椎旁肌的定量研究 邓惠婷,李平,高辉,等(5∶652)
CT、MRI对骨原发性尤文肉瘤新辅助化疗前后疗效的评价 马金山,杨婷,邢锡跃,等(5∶658)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MR分级可重复性研究 陈其春,王龙胜,管松,等(6∶756)
钙化上皮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 赵越, 易飞(6∶761)
骨外尤文肉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及MRI表现 冯瑶杰,瞿姣,危春容,等(7∶900)
大腿慢性期Morel-Lavallée损伤的MRI特征 罗慧,丁长青,丁爱兰,等(7∶905)
正常人群骶髂关节脂肪含量的初步定量分析 宁秋萍,范铁兵,于晓晶,等(7∶909)
CT球管参数设定对腰椎骨折3D打印模型影响的体模研究 肖梦强,张萌,许英浩,等(9∶1166)
3.0T MR多片技术双反转恢复序列对膝关节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龙维,刘炯,谭松,等(9∶1172)
不同体位对坐骨股骨间隙及股方肌间隙影响MRI研究 邵书盈,赵占洲,卫玮,等(10∶1316)
双能CT在评估长骨恶性骨肿瘤骨髓浸润范围中的应用价值 徐蕴潮,祁良,王梦悦,等(12∶1576)
数字断层融合摄影在腕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王浩东,兰永树,罗铧,等(12∶1581)
足底硬纤维瘤的MRI特征分析 姚宁,于爱红,张晶,等(12∶1585)
儿科影像学
全容积直方图分析磁敏感信号强度对评估小儿脑肿瘤病理分级的价值 蒋小俊,金科,黄文雅,等(1∶99)
IVIM-DWI评价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患儿分肾功能的可行性 田芷瑶,邵剑波(2∶228)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与预后的相关性 李娅,王倩,袁刚,等(2∶234)
白细胞介素10及其受体基因突变所致极早期炎性肠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 张天月,龚英,季敏,等(4∶547)
3.0T磁共振True FISP及HASTE序列胎儿椎体成像对比 严祥虎,包雨微,方纪成,等(6∶768)
新型宽体探测器 CT对先天性心脏病小儿心脏成像中冠状动脉可视性评估 刘冰,范丽娟,张计旺,等(6∶773)
3.0T MRI诊断胎儿骶尾部畸胎瘤 张力莹,朱超亚,赵鑫,等(6∶780)
常规MRI和1H-MRS在新生儿期黄疸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康志雷,刘朝艳,马永倩,等(8∶1054)
儿童先天性门体静脉分流临床及CT表现 向永华, 金科, 徐和平, 等(10∶1320)
儿童节段性大网膜梗死的MS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张琳,刘俊刚,张中喜,等(11∶1469)
DTI各向异性分数与椭球面积比在儿童特发性全面性癫痫中的比较研究 张玉珍,尹秋凤,郑慧,等(12∶1589)
Menkes病颅内MRI表现及基因变异类型对照分析 张炜,张维,杨明,等(12∶1595)
新生儿期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苍白球1H-MRS特征的相关分析 张捷宇,刘朝艳,马永倩,等(12∶1600)
对比剂影像学
一种短T2效应直肠-阴道MRI对比剂的体外研制 陈小芬, 唐雪, 江长思, 等(8∶1059)
影像技术学
呼气末屏气胸部CT扫描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赵飞,李磊,彭婉琳,等(2∶238)
腰椎体模X线摄影距离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吕高泉,商旭,刘磊(3∶389)
骨去金属伪影技术对腰椎内固定术后CT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李艳,沈倩,兰永树,等(3∶394)
CT对胸部体模内病灶的检出率:不同扫描条件的对比研究 隋岩,杨德武(4∶552)
高场强头颅柔性线圈的颅脑成像质量的应用价值研究 龚志刚, 詹松华, 孔营楠,等(4∶555)
头颈CTA中基于复合体重因子的对比剂剂量应用 李洋, 潘初, 万维佳, 等(6∶785)
低电压与个体化对比剂用量结合迭代算法头颈部CTA应用 黄涛,马隆佰,毛一朴,等(6∶790)
宽体探测器CT多部位血管联合成像的临床应用 邓灵波,朱熠,袁知东,等(6∶796)
半剂量对比剂增强双反转恢复序列臂丛成像研究 李友,张树桐,王艳芳,等(6∶801)
非镇静状态下婴幼儿颞骨16cm宽体探测器CT扫描可行性研究 李伟,牛延涛,王新艳,等(7∶914)
100kVp管电压不同重建算法对AI辅助检测肺结节效能影响 曹源,李丹阳,张扬,等(10∶1324)
压缩感知不同加速因子对肝脏3D-mDixon序列成像质量的影响 王诗瑜,刘爱连,王家正,等(12∶1605)
第三代双源CT冠状动脉、头颈动脉一站式CT血管成像:低剂量技术的应用价值 向春林,骆磊,胡珊,等(12∶1610)
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多种后处理方法的对比 罗显丽,孙铝,王凤,等(12∶1618)
超声影像学
声辐射力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诊断价值 李宁,杨丽春,王丽伟,等(5∶663)
基于改进U-Net深度网络在定量评估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卡压中的应用 蔡叶华,程怿,邵洁,等(9∶1176)
股骨头坏死保髋术后血管再生的临床研究 杨成彬,赵萍,魏秋实,等(9∶1181)
核医学
18F-FDG PET/CT对特发性炎性肌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蒋冲,来瑞鹤,孙一文,等(9∶1186)
综述
2018 心血管磁共振研究进展盘点 庄白燕,赵世华,陆敏杰(1∶104)
影像新技术在胃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王娜,李振辉,李华秀,等(1∶108)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影像进展 陆丽娟,强金伟(2∶242)
儿童肺结核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赵磊,刘文亚 (2∶246)
影像组学在宫颈癌异质性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杨易,冯峰(4∶564)
肝脏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LI-RADS®)2018版更新解读 杜婧,杨正汉(5∶668)
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技术在颈体部的临床应用进展 李玉洁,林蒙(5∶673)
多模态磁共振功能成像评估脑胶质瘤IDH1基因状态的研究进展 李安琪,丁爽(5∶678)
认知功能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脑静息态功能连接 郭卫娜,李晶雪,常雅君,等(5∶682)
CT无创血流储备分数的原理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王洁,方向明(5∶687)
致密型乳腺对乳腺癌的影响及其补充筛查 张琦,宋富桂,吕哲昊,等(6∶806)
能谱CT肝癌诊疗研究 项改生,姜增誉,何生,等(6∶810)
能谱CT在中晚期肺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赵晓薇, 潘自来,吴华伟(6∶813)
酒精依赖者脑功能网络损害的静息态fMRI研究进展 喻婷婷,陈军(7∶918)
CMR在急性心肌炎的研究进展 李浩杰,夏黎明(7∶923)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MRI诊断技术的应用进展 任浩,杨正汉(7∶928)
心肌T1-mapping进展: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 周笛,赵世华,陆敏杰(7∶933)
数字乳腺断层X线成像技术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 张冬雪,段茜婷,李卓琳,等(7∶938)
多参数MRI在前列腺癌靶向活检中的应用进展 赵阳,刘爽,曹琳,等(8∶1063)
肾癌影像组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赵宝连,萧毅(8∶1068)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肾脏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莎莎,黄子星,叶铮,等(8∶1073)
MR多回波Dixon脂肪定量技术在脊柱病变的应用和展望 张嘉,李鹍,李振辉,等(8∶1077)
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肝癌MRI辅助征象解析 吕蓉,胡维娟,于长路(10∶1329)
ZTE技术原理及其在肺成像中研究 陈俊汝,孙学进,鲁毅,等(10∶1335)
椎间盘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研究 李亦彤,吴刚,李小明(10∶1339)
磁共振Dixon技术在骨髓脂肪定量中的应用 齐国将,彭鹏(10∶1344)
肺磨玻璃结节CT影像组学研究进展 胡红梅,冯峰 (11∶1472)
影像组学在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研究进展 张琦,宋富桂,吕哲昊,等(11∶1476)
影像组学方法在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朱逸峰,王绍武(11∶1479)
结直肠癌CT放射组学的研究进展 薛婷,冯峰 (11∶1484)
深度学习与骨骼影像自动化处理 王立鹏,陈晓,纪哲,等(12∶1624)
磁共振指纹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杨杨,曾军,范文亮,等(12∶1629)
磁共振压缩感知技术在肿瘤影像检查中应用 郭效宾,柯腾飞,刘一帆,等(12∶1635)
病例报道
胸椎孤立性浆细胞瘤一例 白曼,程敬亮,张晓楠(1∶113)
空肠淋巴管瘤MR小肠造影误诊一例 郑维波,陈英敏(1∶115)
颅内巨大胼周动脉蛇形动脉瘤一例 程景风,郑宁,邵硕,等(1∶117)
后纵膈黏液样软骨肉瘤一例 程晓艺,寇秀玲,黄明刚,等(1∶119)
前纵隔海绵状血管瘤二例 程刘兵, 何永胜, 刘志, 等(1∶121)
输尿管骨外骨肉瘤CT诊断一例 陈其春,孙莉华,王龙胜,等(2∶250)
右侧胸腔脂肪肉瘤伴囊变一例 赵志艺,陈亮(2∶252)
以反晕征为主要表现的间质型肺结核一例 张旭辉,陈晓荣,陈涛(2∶253)
胰腺梅毒树胶肿MR诊断一例 王向东,王亚丽,张文辉(2∶255)
蝶窦磷盐酸尿性间叶性肿瘤一例 刘丽思(3∶398)
盆腔内游离脾伴蒂扭转合并脾错构瘤一例 刘金沙,邱太春,张清,等 (3∶401)
原发性肺内多发副神经节细胞瘤一例 孙丹丹,范鸿禹,杨杨,等(5∶692)
HIV阴性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一例 王禹博,张昌政(5∶694)
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缺陷病MRI影像表现一例 黄卫保, 林剑军, 马慧, 等(5∶696)
颅内脑膜瘤合并胶质母细胞瘤一例 王忠甫(6∶816)
右侧外耳道多形性腺瘤一例 张烁,程敬亮,张勇(6∶818)
左房梭形细胞肉瘤一例 杨朝霞,唐大宗,夏黎明(6∶820)
乳腺巨大幼年性纤维腺瘤一例 聂婷婷, 马文佳, 吴仁华(6∶823)
副肿瘤性天疱疮纵隔肿物CT及PET/CT二例 岑国荣,关键,张皓钦(6∶825)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误诊为肛瘘一例 王玲,魏凯凯,熊斐,等(6∶828)
MRI诊断腹膜后妊娠并行介入治疗二例 黄育斌,唐雪珍,叶志球,等(6∶829)
胃窦异位胰腺伴粘液囊肿一例 李扬,时高峰,于萌,等(6∶831)
中纵隔原发性绒毛膜癌一例 李丽,张极平,王敏(7∶941)
完全性葡萄胎与正常胎儿共存影像诊断一例 杨川桦,贾凤林,郑杰骞,等(7∶943)
颞骨侵袭性乳头状肿瘤一例 龚娇娇,马辉(9∶1207)
原发性肝癌乳腺转移误诊一例 孙雨美,李丹阳,张清(9∶1209)
脑膜Rosai-Dorfman病一例 曹璐,沙琳(9∶1211)
鼻腔鼻窦型血管外皮细胞瘤一例 张琳琳, 王阳, 赵庆秋, 等(9∶1213)
系统性幼年性黄色肉芽肿一例 尹一伟,金科(9∶1215)
双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伴右侧脑膜副动脉异常供血一例 张玄星,陈伟彬(9∶1217)
主动脉夹层术后主动脉-右房瘘二例 李娜, 刘佳, 喻杰, 等(10∶1348)
心包粘液样纤维肉瘤误诊分析 万珊杉,杨扬,易晓佳,等(10∶1350)
右心房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文智, 刘慧, 薛杨, 等(10∶1353)
肾脏交织状血管瘤一例 雷妍霞,向辉华(10∶1355)
肾脏成熟畸胎瘤一例 蒋宇婷,张帆,刘霞,等(10∶1357)
椎管内胚胎性肿瘤二例 唐文英,曾珍,吴应行,等(10∶1359)
膀胱低级别肌纤维母细胞性增生一例 邹语嫣,田荣华(11∶1489)
中颅窝髓系肉瘤MRI表现一例 王如华,张焱,程敬亮(12∶1639)
脊柱囊性血管瘤病二例 陈耀萍, 梁馨予, 张晗玥, 等(12∶1641)
浆细胞白血病并发乳腺浆细胞瘤一例 王如华,张焱,程敬亮,等(12∶1643)
乳腺纤维腺瘤伴多形性小叶原位癌一例 张利静,杨光(12∶1645)
结肠横纹肌肉瘤CT表现一例并文献复习 毛礼厅,马泽兰,刘波,等(12∶1647)
经验介绍
基于CT增强3D打印技术在腹主动脉瘤和B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附2例报道) 张文卿,杨航,夏洪涛,等(4∶560)
《请您诊断》答案
病例142:肺内Rosai-Dorfman病 朱启慧,陈莲花,王波(1∶123)
病例143:肾脏软斑病 曹子龙,宋杰,姜旭,等 (3∶403)
病例144:婴儿促纤维增生性星形细胞瘤 胡波,周杰,杜柏林,等 (5∶698)
病例145: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 王天达,席海蛟,袁涛,等 (7∶946)
病例146:内淋巴囊低度恶性腺癌 吴文静,任彦军,单艺,等 (9∶1219)
病例147:罕见鼻咽部肉瘤样癌 王莹莹,王彩鸿,程敬亮(11∶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