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文献回顾与进路展望*
2020-12-13杨抗抗
杨抗抗
(中国政法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088)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高度,基于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而提出来的,是致力于推动人类社会不同区域和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与学习的世界一体化过程的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又多次提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多次被写入国际会议的重要文件,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理念开展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一番系统性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未来的研究进路做一下展望。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成背景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提出来的新概念。目前学界主要从现实条件、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等方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成背景进行了研究。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成的现实背景
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社会化大生产这一事实,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得人类社会交往和联系的规模前所未有地扩展,因而必然要求人类社会结合成更加紧密的共同体。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人们,想要实现更具竞争性的发展,就需要置于全球化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时代背景中。有的学者认为,要想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必须立足于当下人类所处的宏大时代背景,理解这一理念是在人类社会发展模式深刻转型的时代要求下提出来的[1]。有的学者认为,人类社会面临着现实利益的不平衡,不同文化、国家和制度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和冲突,但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正是如此复杂的时代背景使得我们迫切需要思考人类的共存之道[2]。还有的学者认为,由于全球性危机与世界性风险的存在,使得世人不得不思考国家治理之外的全球治理问题,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思考公共事务的治理问题,实现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的良性互动[3]。通过回顾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可以总结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民族史转向世界史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中提出来的,而且是针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风险挑战而提出来的全球治理理论和人类共生共荣之道。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成的理论渊源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学界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说。对此,学界从不同的角度予以概括,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类”概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基础[4];也有学者认为,自由人联合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内在的契合之处[5];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有着内在联系,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根据[6]。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来源说。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人类的精神价值世界,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精神追求,比如中国人长期信守的“和合”价值可以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人文基础[7];有的学者认为,孟子的仁政理想包含着恒产恒心论、规矩方圆论、谨庠序之教三个方面的内容,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层面相对应[8];还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长期延续的家户命运共同体是重要的思想资源”[9]。国外学者对此也有研究,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历史话语体系影响着中国人今天的认知,并且形塑着未来的图景和形象,比如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信”这一学说,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的道德规范作用,这一思想学说对中国今天的话语体系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塑造作用[10]。
三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继承发展说。有学者认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国外交思想遗产的传承[11]。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和谐世界理念所包含的国际政治观、全球安全观、全球经济观、世界文明观、自然生态观等内容,奠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体框架。其包含的国际和平与合作思想,也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基石”[12]。有学者认为,习近平结合新的时代环境,赋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中国的历史观和现实观的有机结合,表明了中国既尊重历史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又根据时代变化而提升原有的认识”[13]。
目前学界形成的三种理论来源说,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渊源,虽然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但是从深层意义分析,这三种理论渊源在精神追求层面具有相通之处,都体现着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蕴含着对人类社会共生共荣的探索,因而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成的实践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实践基础。有学者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国将在全球社会中发挥与其日益增长的实力相称的重要作用,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其目标是促进全球经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的深度集成,推动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14]。有学者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实是中国应对全球化的战略由融入到推动的转变过程,具体表现为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15]。
总体来说,学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背景、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作了较为充分的概括与分析,但是,相关研究领域依然存在较为薄弱之处,例如从世界百年变局的历史视角思考这一理念的成果还非常少,从中西哲学思想比较的视角探究这一理念思想渊源的成果也不多,未来应该注重从世界百年变局的历史视角以及古今中外思想比较的理论视角出发,推动更为深入地研究。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内涵与时代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上多个场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阐释,在伙伴关系、安全格局、共享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生态文明建设等层面丰富了这一理念的时代内涵。学界对这一理念的基本内涵和时代特征进行了学理层面的概括和解读。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时代内涵。有的学者认为,可以从价值底蕴、文化范式与历史逻辑这三个维度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16]。有的学者认为,构成命运共同体的三大基础性因素主要有:“(1)物质生活的生命攸关所构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2)精神生活和价值认同上的密切关联所构成的文化共同体;(3)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权力结构存在所构成的政治共同体。”[17]有的学者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含三种正义,分别是个人正义、国际正义和世界正义,基于当下国家利益依然是国家对外活动的主要依据这一国际现实,中国应该将国际正义作为首要价值取向[18]。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关系中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更宏观层次上的重大战略理念和国际观。它不同于世界主义或全球主义视野下的世界政府或世界共和国,而是在承认主权国家差异的前提下,强调人类的整体性”[19]。还有学者从实践存在论视角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进行了解读[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大场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整体内涵进行了阐释,学界围绕这一概念从不同侧面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完善。不可否认,当前学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解读存在分歧,有学者通过对现有成果的归纳分析,发现学界对其理论研究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分歧,分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存在状态之争、思想内涵之争、理论渊源之争、本质属性之争,并呈现出历时性与共生性并存的特点。该学者进一步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一般性的学术概念,而且是一个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特定术语”[21]。因此,对这一概念的阐释,不能脱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一概念的文本语境和时代语境,需要在研读原典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和把握提出者本人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开展学理性的解读。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特征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归纳分析现有的学术文献,可以总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具有开放性。中国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有时可能被国际社会误认为一种威胁,针对此种误解,泰国皇太后大学副校长Romyen Kosaikanont提出,“命运共同体”的实质是中国想把自己的命运同世界分享,是正在发展中的机制,其原则是和平发展[22]14。英国学者马丁·阿尔布劳则在其专著中进一步论证了,中国在近年来所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致力于促进全球和平与合作,而非加剧大国之间的对抗[23]。二是具有包容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共同发展观,它不是采取一家独大、赢者通吃式的发展路径,而是主张各个国家的互利共赢与互惠共享。有学者认为,共同体的团结分为“机械的团结”和“有机的团结”,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属于有机团结的共同体[24]。三是具有超越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一种新的国际观,其超越性主要是针对西方国家主导的旧的国际关系体系而言。西方大国曾经依靠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建立起西方大国主导的世界体系,但是这种世界体系是建立在不平等、非正义的基础之上,因而并不会持久。有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一种新型国际关系追求的目标,是对旧有国际关系理念的摒弃和超越。“在合作共赢这个核心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目标模式的引导下,新型国际关系将在主要内容、主题、国家间关系定性、主要矛盾、主要行为方式等方面展现出不同于旧型国际关系的新特征。”[25]
总体而言,学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鲜明特质进行了比较恰当的概括,指出了这一理念具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和超越性特征,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这一理念。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既立足于国内现实的发展需要,又着眼于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这一理念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新视角、新选择和新方案。目前学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时代意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层面。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意义
学界普遍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重大创新意义。有的学者认为,这一理念主要体现为对人类社会的伦理规范意义,“其实质是用来平衡个人主义或自由主义价值泛滥的一种总体化伦理”[26]。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于推动中国的对外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又是中国对人类的重大思想性公共物品的供给”[18]。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21世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发展的原创性贡献,为实现人类社会更美好的世界景象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27]。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在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影响渐亏的情况下承担起拯救全人类命运的精神支柱。它为全人类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为实现人类社会一体化发展所勾勒的世界梦”[2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倡议,因其致力于实现国际社会公平正义,所以占据了国际社会道义的制高点。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并不单单针对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现代化问题,而且也是对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及其遇到的瓶颈问题的深刻反思,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真正着眼于人类社会共生共荣之道的创新性探索,是为推动解决全球性问题而贡献的中国方案。有的观点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西方中心论’的狭隘性和‘民族国家’的扩张性,集中关注人类整体命运和世界和平,致力于建构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29]。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一带一路”这一现实载体将其付诸实践,实现了中国国内发展战略与国际发展战略的高度统一,有利于为中国的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30]。有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为帮助世界各个国家走出现代性困境、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西方国家利用资本打开了人类通往现代性的大门,但是资本的逐利性使人类在享受现代性福利的同时,也遇到了现代性的危机,比如全球性生态环境破坏和气候变化问题,而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需要人类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31]。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意义主要是强调了人类共存共处的现实,并且提供了人类和谐相处的原则[32]。大力倡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于增进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尊重差异、共谋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不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而言,学者们的研究大多分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般意义,而对其文化战略意义重视程度不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既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对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因此,进一步探寻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根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用以回应当今全球化发展中的问题,发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贡献,既有利于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有利于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与战略自信,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困境与构建路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面向实践的理论,始终关注时代的重大问题,它不满足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33]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必然要在实践中体现现实的塑造力和行动的引领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应该用来指引人们的实践活动。学界对这一理念的实践困境与构建路径进行了探讨。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困境
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由于人类社会面对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危机,从而倒逼人类合作机制的形成,而人类自觉自愿的力度较小。有学者提出,全球治理相较于国家治理来说,其难度更大,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治理进程中有核心治理主体,而全球治理则缺乏有效主体,国家之间的价值和利益冲突也势必影响全球治理的成效[34]。国外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虽然是关于人类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但不可忽视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着客观挑战。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难以得到普遍认可。认可这一理念是实践的前提,而现实中这一理念却往往遭到质疑和误解,一些持意识形态偏见的人士将其归结为“民族中心说”[35]“理想主义说”[36]。二是现实的国际冲突。有学者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推进会引发国家领土主权纷争[37],也有学者提出大国博弈会阻碍这一理念的深入推进[38]。
总体而言,学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遇到的现实困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归纳起来,其困境主要为利益共享的困境、制度共建的困境以及价值认同的困境。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构建路径
尽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着不少挑战,学界依然对这一理念持乐观的期待,并且为促进这一理念转化为实践做出了有效的探索。
有些学者从哲学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有的学者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理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破除资本拜物教和两极对立思维模式,建立基于劳动实践的平等交往关系,同时还要尊重历史规律,完善社会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39]。有的学者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发扬自由和平等的公共精神,实现个人自由与共同体发展相统一,需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并且扬弃资本逻辑带来的货币——资本共同体的抽象性和虚假性,最终目标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40]。有的学者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坚持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现实性是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间交往是出于利己主义和本国利益的考量;理想性则是根植于人类的本性,植根于人的“类意识”中本然具有的对公平正义乃至更高超越性价值的追求与渴望[41]。有的学者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凝聚价值共识,塑造新的国际社会共同价值[42];而对于如何塑造价值共同体,有学者提出,培育文化认同感更重要的是人和人的合作、机构和机构的合作,丝绸之路的目标就是发展更加健康的国家间关系,我们既需要建立一个共同的身份,也要保持文化的多样性[22]13。还有学者指出,以教育为纽带促进多元文化中的各国各族人民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通途[43]。
国际法作为约束国际关系的重要力量,需要重视国际法规的作用。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国际法治的支持,需要运用统一适用的规则明辨国际是非、促进世界和平、谋取合作与发展[44]。有的学者指出,在遵循国际法这一实践路径的同时,还需要对其加以深化,认为“需要厘清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基础和价值所在,寻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关系法治化目标的实践路径”[45]。还有学者提出,在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的互动过程中,中国应据此明确国际定位,积极参与国际法治进程,掌握法治建设话语权[46]。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主体,学界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提出“综合主体说”,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由国家行为主体和国际行为主体共同参与,同时还需要发挥党政部门、媒体力量、学术界知识分子的共同作用[47]。有的学者提出“国家主体说”,要求各个主权国家肩负起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相互合作的国际义务[48]。有的学者提出“人民主体说”,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导力[49]。也有学者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发挥青年的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通过学校教育引导青年培养世界公民意识。要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辩证关系[50]。
通过梳理文献可以得出,学界主要从哲学方法论、国际法治、构建主体、教育、文化交流等不同层面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们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并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的可能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由愿景转化为现实。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进路展望
总体而言,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视角与研究视野出发,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了多学科、立体式的研究和探讨。当前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从整体上看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系统性研究成果不多、学科交叉性研究成果不够、问题意识不够鲜明。未来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强化整体意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对象上,要注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一是挖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构成要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成包括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共同命运、共同秩序、共同规则等核心要素,对于这些要素及其内在联系的阐释,有利于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二是注重对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易混淆概念的辨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特点,我们在研究时,需要辨析这一概念与“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安全共同体”之间的涵摄与层次区分关系,加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理解。三是阐释清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内在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究竟因何而提出以及何以能提出,这需要学界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三者统一的整体视域中去阐释。然而,当前学界从单一逻辑视角分析的较多,从整体逻辑探析的较少,今后有必要进行更系统的研究。四是深入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现实推进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与有利机遇。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路径,学界虽然进行了多维度和不同层面的分析,但是对其实践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与有利机遇分析得还不够全面深刻。例如其潜在风险与可能挑战究竟有哪些?其有利机遇又有哪些?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转危为机?对于这些战略性层面的问题,学界应予以更多思考和关注。
(二)强化创新意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方法上,要注重比较与交叉相促进
一是应用比较研究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国人重视集体利益的思维方式,这不同于西方文化重视个人权利的思维方式,在进行研究时,注重中西文化思维的比较,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理念的精神特质及其文化内涵。二是运用学科交叉法。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能从单一学科出发,而是要发挥学科交叉的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具有跨域性和复杂性,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这一主题进行综合性研究。例如,国际社会面对共同的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危机,这一问题的解决既涉及环境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又涉及国际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因此可以从生态政治学跨学科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更具可行性的政策;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对人们进行主体意识和共生观念的教育与塑造,为此需要发挥哲学、教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作用。
(三)强化问题意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视野上,要注重古与今、中与外相统一
马克思曾经说:“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51]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研究,必须基于相应的问题意识。未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总结历史发展经验。古代丝绸之路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明交流、贸易往来和商业繁荣。今天,“一带一路”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应该分析研究“一带一路”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古代丝绸之路发展经验的吸收,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进行转化,推动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二是面向时代解决问题。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每一个时代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需要思考,国际秩序深刻转型背景下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运用实践,以及媒介融合和媒介交往在人类社会领域的扩展,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人类社会除了面对战争这样的传统安全威胁,还面对恐怖主义、网络犯罪、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这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次影响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予以回应。三是重视国际话语权。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但是还没有解决好“挨骂”的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被写入国际大会文件,在国际上赢得了良好的赞誉,但是也不乏国际敌对势力诋毁的声音,将“一带一路”歪曲为“新版马歇尔计划”,将中国在非洲的援助行动抹黑为对发展中国家的“殖民政策”。对于这些错误观点,不仅需要政府、新闻媒体的正确引导,也需要国内学界从学理上加以阐释和辨析,发挥学术交流、人文互动的作用,廓清思想和认识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