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L V4C植入术矫治中高度近视临床疗效观察

2020-12-13吴建斌黄洁蕾赵岐何诗萍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屈光植入术滴眼液

吴建斌 黄洁蕾 赵岐 何诗萍

近视的手术矫治方法目前主要有两种:角膜激光手术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角膜屈光手术安全有效已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对一些高度近视,激光切削后剩余角膜基质厚度小于250 μm的患者;还有一些尽管度数不高,但角膜薄(<460 μm)或形态处于临界状态的患者,ICL晶状体植入术是他们近视矫治的首选。本研究对最新型号的ICL晶状体(ICL V4C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爱尔眼科医院行ICL/TICL V4C植入术矫治屈光不正的中高度近视患者41例(79只眼)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13例(25只眼),女性28例(54只眼),平均手术年龄(29.1±5.19)岁(21~43岁),其中植入ICL50只眼,TICL29只眼。术前平均角膜直径(11.41±0.34)mm(10.80~12.10 mm),术前平均前房深度(3.14±0.26)mm(2.80~3.80 mm)。纳入标准:(1)年龄:21~45岁:(2)近视屈光度数>-3.00 D,近两年近视屈光度数稳定,年增长量≤0.50 D:(3)前房深度≥2.8 mm,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000个/ mm2,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房角开放,玻璃体无增生性病变,黄斑及周边视网膜无活动性病变; (5)排除合并白内障、青光眼、葡萄膜炎、圆锥角膜等眼部疾病;(6)排除合并糖尿病、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影响手术恢复的全身疾病患者。

二、手术方法

所有手术由具备ICL手术资质的医生施行。术前3 d常规滴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4次/d。手术当天对植入散光型ICL晶状体的患者,术前在裂隙灯下根据散光旋转图进行散光轴的定位标记。手术过程:爱尔卡因滴眼液表麻3次,常规消毒铺巾,制作颞侧角巩膜缘3.0 mm切口,植入ICL晶状体,注入黏弹剂(爱唯)维持前房,调整ICL晶状体位置,平衡盐液行前房冲洗置换前房黏弹剂,水密切口。术后2、4、6 h监测术眼眼压情况。对于眼压高于30 mmHg者,行前房放液处理;眼压在22~30 mmHg者,密切观察或滴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1次,直至眼压恢复正常。术后常规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4次/d,持续1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4次/d,持续2周,玻璃酸钠滴眼液4次/d,持续2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每晚1次,持续1周。第2周起滴用普拉洛芬滴眼液4次/d,持续3周。

三、检查项目

术前患者均测量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及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综合验光(小瞳验光、散瞳验光及复光)、眼压、角膜地形图、UBM、OCT、角膜内皮。术后1 d、3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进行随访观察。复查项目包括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综合验光(小瞳验光)、眼压、OCT测拱高、角膜内皮。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术前术后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视力

术前平均UCVA为0.08±0.07(0.02~0.4),术前平均BCVA为0.9±0.17(0.12~1.2)。术后1年平均UCVA为0.97±0.23(0.3~1.5)。术后UCVA较术前BCVA明显提高(P<0.001)。术后UCVA较术前BCVA提高2行的6只眼(15.4%),提高1行28只眼(35.4%),无提高39只眼(49.4%),较术前下降1行4只眼(5%),较术前下降2行1只眼(1.3%)。其中UCVA术后视力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5只眼均为术前近视和散光度数超过ICL矫正范围。

二、屈光度

术前平均球镜度(-9.87±0.43)D(-4.75~ -20.5 D),柱镜度(-1.21±0.10)D(0~ -4.00 D)。术后1年平均球镜度(-0.11±0.79)D(-2.75~ +1.00 D),柱镜度(0.75±0.65)D(-0.50-+3.50 D)。术后平均球镜度、柱镜度较术前明显减少(P均<0.001)。

三、眼压

术前平均眼压(14.02±2.80)mmHg,术后1年平均眼压(14.11±3.30)mmHg。术前与术后相比,眼压无统计学差异(P=0.801)。

四、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术前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961.65±30.48)个/mm2,术后1年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884.52±36.33)个/mm2,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较术前减少(P<0.001),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2.6%。

五、拱高

术后1年平均拱高(537.48±23.94)μm(53~1398 μm)。其中拱高范围为250~750 μm者共65只眼(82.3%)。

六、手术并发症

79只眼中1只眼术中植入ICL晶状体时损伤角膜内皮,术后观察1年余未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角膜大疱等并发症。1只眼术中发生ICL晶状体襻断裂,取出后重新更换ICL晶状体。1只眼因拱高低(53 μm)而进行晶状体置换。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眼内炎、青光眼、白内障、角膜内皮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

讨 论

ICL植入术作为屈光矫正手术的一种,不切削角膜组织、不改变角膜曲率和生物力学,而且可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充分的证实,在全球广泛应用。目前在市面上应用最广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包括ICL V4型人工晶状体和ICL V4C型人工晶状体。ICL V4型人工晶状体已被证明在矫正高度近视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但因中央无孔,为保持房水循环,术前需用激光在虹膜周边打孔,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易引起虹膜出血及前房炎症等并发症[1,2]。ICL V4C型人工晶状体在ICL V4型人工晶状体上发展而来,中央带有一0.36 mm小孔,通过小孔可以完成房水循环,避免术后高眼压,因此无需行虹膜周切,2014年10月9日ICL V4型人工晶状体通过中国SFDA认证,并在国内临床上广泛应用。

ICL精准的屈光矫正有赖于准确的术前验光及规范的术中操作。因为是眼内矫正屈光不正,相比角膜手术,其手术切口小,保持了角膜的完整性,术后不引入高阶像差,有效光区大,因而其术后视觉质量佳,大部分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达到甚至超过了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何吕福等[3]、李泽斌等[4]、Miao H等[5]关于ICL V4C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中,所有患者行ICL V4C植入术后视力均等于或者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在本研究中,除了术前5只眼ICL屈光度超过ICL V4C最高矫正度数外,其余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不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ICL V4C矫正中高度近视可获得良好的视力预后。ICL V4C总共有4个大小尺寸(12.1、12.6、13.2和13.7 mm),术前通过检查寻求合适的ICL尺寸以获得术后理想的拱高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就目前的临床研究来说,无法定义什么情况下的拱高就是“极端”的、一定会发生并发症的拱高[6]。在Gonvers等[7]的研究中提到,拱高低于90 μm是发生前囊下白内障的危险因素,这项研究包括ICL V3和ICL V4。在一项对1898例(3420只眼)植入V4,V4b或V4c晶状体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8],21只眼(0.61%)发生了前囊下白内障,这些患者的平均拱高是(103±69)μm (40~270 μm),其中15只眼 (70%)拱高低于100 μm, 6只眼 (30%) 拱高在100~270 μm之间。在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拱高范围为53~1398 μm,其中对拱高为53 μm的1例ICL晶状体进行了更换,所有患者在1年的观察期中未发生并发性白内障及青光眼。

角膜健康状况是ICL手术的一个重要的术后随访指标。Alfonso等[9]的一项5年随访研究中显示,ICL术后平均角膜内皮从术前的(2698±467)个/mm2下降到(2495±357)个/mm2,平均内皮细胞丢失7.5%。Moya等[10]的一项12年的随访研究中提到,预估第1年ICL手术引起的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下降6.46%,之后每年平均下降1.20%。在本研究中,1年随访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2.6%,稍低于以往的研究,提示ICL V4C对角膜内皮细胞数量的影响要低于前几代的ICL晶状体。

本研究表明,V4C ICL晶状体屈光矫正精准,预测性良好,视觉质量高,效果稳定,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视力和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并且中央孔的设计减少了眼压升高和白内障的风险,手术更为便捷,对手术医生和患者已成为有吸引力的屈光手术选择,在中低度近视中应用也日益增多。而度数尺寸的准确选择、术中规范操作,减少医源性损伤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猜你喜欢

屈光植入术滴眼液
纯电动汽车绝缘电阻仿真检测系统设计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颅内血管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期间的应用效果
冰珍清目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并发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6例X-连锁遗传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评估
近视性屈光参差病因学与矫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过敏性结膜炎 用药&护理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在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滴眼液不可随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