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重点病种管理现状及整改措施分析

2020-12-12叶松福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病种急诊科医患

叶松福

急诊重点病种患者的病情危重,在临床工作期间,医护人员的疾病管理对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我院的临床实践可知,急诊重点病种患者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干预对策,才能提高医护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为全面改善患者预后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7年1~12月收治的37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6例,女147例;年龄(72.3±5.4)岁。2018年在急诊科重点病种管理中,我院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措施,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50例患者为对照,其中男214例,女136例;年龄(73.1±4.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1.2.1急诊病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我院急诊科2017年临床工作进行分析,发现我院急诊科在病种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①就诊患者数量增多,科室救治工作压力增加。2017年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六大病种数与2016年同期相比,数量明显增多;六大病种患者的滞留时间均未达到标准(<60 min)。除急性颅脑损伤外,其他重点病种疾病在急诊滞留时间均较以前延长。入院患者的平均滞留时间延长,入住ICU人数和滞留时间也明显增加。究其原因,与我院附近常住居民增加,患者就诊人数增加有关;与医疗资源有限、检查时间延长、病房床位紧张及患者和家属配合医疗诊治依从性有关。②现有急救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急诊工作需求。由于当前医院急诊患者增多,致使患者等待治疗时间延长。③医护人员没有充分了解患者需求,忽视了患者的差异性,甚至引发医患纠纷。

1.2.2整改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①针对患者数量增加的问题。患者数量增加会增加出现医患纠纷的风险。所以需合理排班,加强与辅助科室及病房的沟通,对重点病种适时开通绿色通道,缩短急诊滞留时间,及时收住入院,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加强急救技能培训,强化医护人员对急诊科工作的适应能力。②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实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了能够全面提高医院急诊重点病种管理能力,需要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充分发挥科室主任、高职称医护人员的作用,详细讲述急诊科临床干预工作的重点内容,保证培训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提高急诊科的整体救治水平。③提高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急诊医患沟通始终是困扰所有医护人员的难题,鉴于急诊科的工作性质,我科决定对医护人员再次进行关于医患沟通的培训,尤其是年轻医护人员要重点培训,必须充分认识到医患沟通对急诊工作的重要性。

1.3观察指标 比较整改措施实施前后我院急诊科抢救的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数据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017年1~12月收治的373例患者中,抢救成功325例,抢救成功率为87.13%;2018年1~12月收治的35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341例,抢救成功率为97.43%;两年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6,P<0.01);2018年在急诊科重点病种管理中,制定了整改措施之后,抢救成功率远高于2017年。

3 讨 论

目前,在医院急诊工作中,有限的专业技术能力还无法满足重点病种救治的需要,如何进一步提高急诊科的工作能力,已经成为医务人员工作的重点。

急诊科重点病种管理已经成为医院工作的重点内容。我院急诊科2017年收治患者的病种主要包括:急性心梗、急性心衰、急性脑卒中、急性创伤、急性颅脑外伤等,这些病种对患者危害大,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为了能够切实提高急诊科重点病种的管理能力,需要在了解目前急诊科重点病种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干预措施,最终推动急诊科病种管理模式的变革[1]。

根据我院调查结果可知,导致急诊科病种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患者就诊人数增加有关;医疗资源有限、检查时间延长、病房床位紧张及患者和家属配合医疗诊治的依从性差等都会成为影响病种管理的重要因素。为此,需要强化对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急诊科患者病情危重,对医护人员的职业技能提出较高要求[2]。我院对急诊科医护人员开展了全面的技能培训,整个技能培训期间,培训人员严格遵照医院急诊科病种管理要求,制定了详细的病种管理措施,强化了医护人员对病种管理问题的认识,达到了预期效果。有文献认为,医患沟通对于临床工作的开展产生直接影响[3]。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院将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作为重点内容,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各项医患沟通工作加以明确,并以制度的形式提出了医患沟通的具体内容,深化了相关人员对医患沟通问题的认识,达到了预期效果[4]。在重点病种管理中,通过制定合理、严谨的排班制度,明确了医护人员在危重患者急救中的作用,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缩短了患者急诊滞留时间,确保每个患者都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改善预后[5]。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院在2018年开始实施急诊重点病种管理之后,管理效果满意。2018年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2017年,证明急诊重点病种管理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对患者实施急诊病种管理期间,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①制定详细的急诊重点病种管理制度。在急诊科工作中,需要执行严格的急诊病种管理制度,并结合病种之间的差异性,确定不同的管理方向,例如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心力衰竭等,此类患者的病情危重,需要第一时间做现场救治,并在急救的同时采取后续急救措施,确保整个抢救环节环环相扣,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急救时间[6]。②储备重点病种的急诊抢救资源。在未来工作中,不仅要强调医护人员对重点病种的急救能力,医院还应该关注对于重点病种有关急救资源的储备。例如为危重患者预留床位等。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叮嘱相关科室,监护室的重症患者应该在病情稳定后转到普通的床位;另外,医院对辅诊科室也要配齐有关急诊重点病种的必备抢救药品和设备,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医院急诊重点病种的管理,提高抢救成功率。③强化对急诊病种绿色通道的管理。在未来急诊科重点病种管理中,需要对各种常见重点病症进行管理,包括疾病的分诊管理等,确保危重患者在进入医院之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干预,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对于病情十分严重的患者,应该安排专业人员在第一时间做处理,避免患者因为失去最佳治疗时间而错过治疗。同样,医院需要通过构建专门的急诊绿色通道,使病情严重的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最终提高抢救成功率。

综上所述,医院急诊重点病种管理已经成为未来工作的重点内容,我院通过开展急诊重点病种管理,提高了医院急诊科工作能力和急诊抢救成功率,证明重点病种管理制度具有科学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病种急诊科医患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危机管理减少耳鼻喉科医患纠纷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湖南省:按病种收付费新增胃息肉等54个病种
“新病种”等十五则
看病花钱,心里“有数”
我国全面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