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视野的突破与课程体系的创新

2020-12-12徐梦遥

关键词:大变局视野课程体系

高 宁, 徐梦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83)

自从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3·18讲话”)以来,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学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等都发表了大量研究文章。然而问题在于,目前相关研究更多集中于思政课教师素质的“六要”和教学方法的“八个相统一”,而对于课程建设视野与课程体系创新等问题缺乏深入讨论。如果这些问题没有突破,那么当前的课程改革将难以应对剧烈变化的新形势、新矛盾,难以完成中央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因此,必须将“3·18讲话”置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和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制约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若干前提性和基础性问题,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一、课程建设视野的突破——百年变局与理念变革

思政课无疑具有中国特色,但是把握“新时代”的中国特色,不能没有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加强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研究,在建设视野方面取得突破。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突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全面、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印了两本权威解读材料:一本是2018年出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以下简称《三十讲》);一本是2019年出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学习纲要》)。尽管两书内容多有重复,但其对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强调程度是不一样的。《三十讲》开篇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我们党面临执政新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而《学习纲要》第(2)条在介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时,顺序是: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比较可见,中央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视程度显然是在不断加强。

重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一以贯之的明确要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政工作必须注重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回答四个综合性、深层次的理论和认识问题: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这“四个正确认识”的前两个都与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相关。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中国情怀,而且要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我国古代读书人历来有胸怀天下、匡时济世的志向,也有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要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形势及其发展变化,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不仅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而且能承担起为世界、为人类作贡献的责任。”[2]6512019年“3·18讲话”之后,中央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3]在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置于首位的。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思政课必须在教学内容上有所突破:不仅要密切关注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世界经济体系调整、国际力量对比变化,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而且要生动、全面、准确地阐释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讲好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应对气候变化、消除贫困、网络安全等人类共同面临问题时的优越性和影响力;更要在教学理念层面重视历史规律、增强危机意识、培养斗争精神。重视历史规律,是指要总结世界体系变迁的基本规律、大国崛起和大国竞争的经验教训,研究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类规则之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是将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置于国际舞台和世界历史进程中加以重新定位,突破对外国、外交、外事的狭隘认识。增强危机意识,是指既要看到中国处于近代以来发展的最好时期,更要看到没有任何一个时期遇到现在这么多的挑战和困难,特别是国际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对中国发展的挑战和影响。培养斗争精神,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有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对中青年干部的要求同样适合思政课教学呢?理由在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持续时间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甚至要伴随人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今天的思政课,就是要培养在未来三十年完成“两个百年”伟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思政课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如果不能以这个时空坐标系规划课程建设,教学就很容易满足于一些经验式的感性表达、体验式的参观实践,至多是对经典文本的学术阅读,而缺少面向未来的“转识成智”的能力规划和培养方案。当前,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正在建设中,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以自我革新和自我提升的精神,定位自身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课程建设视野的突破,就是最大的创新;面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是以往相比的高阶性和挑战度所在。

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思政课必须实现从“认同教育”向“能力培养”的升级。认同可以基于朴素情感和生活经历,但能力必须通过专业培养和系统训练。“出国后更爱国”的体验当然是课堂上讲不出来的,但课堂的作用不仅仅是要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当他们“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时,如何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增进世界对中国的理解和支持。这不仅需要生动的案例,更需要“硬核”的逻辑。感人的故事往往因文化差异而无法引起共鸣,但真理的逻辑毫无疑问会因其普适性而更加发人深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要把‘道’贯通于故事之中,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4]2020年初,傅莹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针对佩洛西对华为的故意抹黑,用严密的逻辑和尖锐的反驳,不仅揭露了美国政客颠倒黑白的荒谬和外强中干的衰落,而且成功表达了中国自信,展现了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这是思政教师需要认真借鉴、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的创新——教学体系与师资培养体系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凝固的体系,思政课的课程体系,也必须随着党的理论创新发展和国家人才培养需要而不断调整。例如,改革开放后,1986年3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意见》中指出:“要用三至五年时间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工作。”当时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要求将“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设为必修课,“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三门课程可以因校制宜有选择地开设。199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规定本科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课程体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类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即“05方案”)将课程体系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课。从“05方案”至今十五年来,高校本科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没有变化,学时没有增多,但内容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继写入教材。

与十五年前相比,高校思政课无论是面临的形势,还是面对的学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就面临的形势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世界正在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面对的学生而言,他们不仅是互联网时代的“原著民”,接受的信息和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以及学习习惯和交流语言,都是以往无法想象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成长经历与前人相比,也有很大不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现在的青少年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下,没有体验过民族生死存亡的苦难,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没有参加过艰难困苦的奋斗,人生阅历很有限。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长期教育,难以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甚至可能走偏。”[2]648他还指出:“现代的青少年绝大多数在不愁吃穿的环境中长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坚强意志、吃苦耐劳精神需要比过去付出更多努力。”[2]651因此,新时代思政课改革,不仅要重视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要重视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守正、创新。

守正,意味着一些教育内容和形式过去震撼人心,今天依然必须坚持。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提到:“一九三五年,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振奋了师生爱国斗志。我看,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2]649就教育形式而言,注重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是习近平总书记有切身体会并且高度重视的方面。他强调:“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分有益。高校学生支教、送知识下乡、志愿者行动等活动,都展现了学生的风貌和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情怀。许多学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树立了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5]55-56他还强调:“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5]77

创新,意味着在守正的基础上,教育视野、理念、内容、形式等都要根据时代发展、国家需要和学生变化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整和丰富。教育视野和育人理念的变革,前文已有讨论。在教学形式方面,随着近年来智慧课堂、翻转课堂等技术的广泛采用和不断成熟,师生互动、生生共学的频次和深度在不断提升,教育手段和媒介改革创新的步伐在不断加快,相对滞后的是教育内容的突破。“相对滞后”并不是指教材不能及时体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也不是指教师不能及时将最新时政热点融入课堂,而是指目前“05方案”的课程体系架构已经难以完成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点任务。

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有多次具体要求。例如,他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三个加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在“3·18讲话”中,他指出思政课教学的“五个涉及”: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这“三个加强”和“五个涉及”是目前四门思政必修课在有限学时内无法涵盖的。因此,新时代思政课的课程体系亟待突破,即便是在目前课程体系没有调整的情况下,面对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要求,也既不能等,更等不起。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要求,当前课程体系必须尽快从教学体系补短板和长期专业师资培养这两方面进行改革。

一方面,根据各高校实际开设思政选修课,这是完善现有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最好途径。事实上,如前文指出,“05方案”本身就有开设思政选修课的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一段时期以来评价导向重科研轻教学、思政课师资队伍紧缺等原因,教师既陷于繁重的教学任务,又面临科研甚至出国压力,开选修课的积极性不高。然而,随着近年来各高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氛围的不断改善、大批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迅速补充思政课教师队伍,开设一批高质量、跨学科思政选修课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从当前一些高校开课情况来看,这些思政选修课能够紧扣学生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不同学科视角拓展四门必修思政课的范围和层次,不仅能够充分回应那些在必修课上没时间详细展开的问题,而且能够供学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就自身感兴趣的问题与教师展开深入讨论,通过研讨式、研究型教学,培养属于思政课的拔尖创新人才。同时,这类思政选修课能够为教师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提供教学相长、不断迭代的平台,也能够为将来课程体系改革积累教育资源和教学经验。

另一方面,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未来高质量师资的基础性工作。在“3·18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有“三个视野”,即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其中,知识视野要求教师不仅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而且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国际视野是指学生的思想困惑常常来自于国外与国内的比较,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既不封闭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历史视野是指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五百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一百七十多年来中国人民斗争史、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实践史,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这“三个视野”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很高,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来落实。

加强思政课建设,关键在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2005年设立以来,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思政课教师。但是,不必讳言,始终强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仍存在很大欠缺。主要表现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没有本科生专业,这就导致许多本专业研究生的学科知识实际上就是四门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且在大学二年级就已经中断,在大学三四年级缺乏进一步深化与提升。等到研究生阶段,无论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学分规定的课程数量极其有限。且不说现在很多研究生毕业走上思政讲台之后,往往只能从事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那门思政课,极少有能够通讲四门思政课的优秀教师,更遑论能够开设中国通史、中西文明比较、世界史、总体国家安全观等思政选修课的教师了。因此,在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刚刚设立的情况下,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亟需按照“三个视野”的要求,加强诸如通史专题史类课程、当代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当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课程等相关课程建设,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培养高水平师资。

猜你喜欢

大变局视野课程体系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CDIO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叠加影响的若干看法
大变局下小微企业人力资源运营战略
莫耶与沈醉 大变局下的小恋曲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居· 视野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