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与“三农”金融—新视角、新框架、新路径

2020-12-12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三农区块贷款

高 尚

(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上海,200120)

1 引言

“三农”金融是农业金融、农村金融和农户金融的统称,它服务于农业与农村金融活动的企业以及农户个人,包含了农业、农村和金融三重属性,概括说就是定位在农业、根基在农村、核心是金融。“三农”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8 年发布的《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中国“三农”金融缺口为3.05 万亿元。目前在金融产品供给、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服务效率、支付与结算、信贷信用评估模式、信贷风险识别与监测等方面,“三农”金融还存在不少亟待完善之处。随着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科技与金融间的全面融合正在提速,利用科技手段来解决金融问题给“三农”金融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区块链技术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突破口,与“三农”金融的结合可谓恰逢其时。

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2]。区块链技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其提供了一种去中心化的、无需信任积累的信用建立范式[3]。目前区块链技术正逐渐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和价值互联网的重要基础设施[4],区块链技术在行业应用中的显著优势在于能够重构信用体系、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协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推动区块链技术在“三农”金融领域的深入创新应用、加快“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可以更好满足农业农村领域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乡村振兴建设布局等,为我国“三农”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 “三农”金融现状与问题

2.1 “三农”金融发展现状

我国“三农”金融市场广阔,当前布局“三农”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两家政策性银行之一以及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承担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二是全国性商业银行。具体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6 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以及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等12 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三是地方性商业银行。具体包括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134 家城市商业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等1478家农村商业银行,722家农村信用合作社,1630 家村镇银行,43 家农村合作互助社。其中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村镇银行是我国提供“三农”金融服务的主力军,这三类金融机构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精准扶贫、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四是民营银行。具体包括浙江网商银行、江苏苏宁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等18 家民营银行;五是第三方非银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主要包括蚂蚁金服金融科技、腾讯、京东、百度、苏宁等公司。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发布的《2018年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指出,2018 年末全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的自然人数为9.8 亿人,其中1.9 亿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根据2018 年末全国农村人口5.6 亿进行测算,全国只有33.9%的农户拥有信用档案。2018 年全国成年人在银行获得过贷款的比例为39.88%、农村地区为34.62%,农村地区贷款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缓解。2018 年全国平均有47.81%的成年人购买过投资理财产品,农村地区这一比例为36.11%,面向农村地区的有效金融产品仍显不足。2018 年全国使用电子支付成年人比例为82.39%,农村地区使用电子支付成年人比例为72.15%,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与支付环境建设仍有待加强。截至2018 年末,金融机构全口径涉农贷款余额为32.7 万亿元。从2013 年‐2018 年全口径涉农贷款同比增速来看呈现下降趋势、增长乏力[7]。

通过对国内各上市商业银行发布的2018 年年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各上市银行涉农贷款占总贷款的比值平均值为2.04%,中位数为1.57%,银行提供的涉农贷款在其总贷款中的占比很小,“三农”金融信贷的高风险引发金融机构较强的避险情绪。从银行涉农贷款不良率指标来看,通过可获取数据的19 家上市银行年报数据显示,各行涉农贷款不良率在其全部贷款投放行业中的排名多处于高位。以在“三农”金融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2018 年中国农业银行的农户贷款不良率为2.3%,全行贷款不良率为1.59%;2018 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三农”领域的贷款不良率为5.21%,全行贷款不良率为0.86%。

2.2 “三农”金融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初步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从“三农”金融现阶段发展面临金融产品与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主要矛盾角度出发,可以将当前国内“三农”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为以下四点。

(1)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足。目前包括涉农企业与农户在内的农村地区市场主体征信数据覆盖不足,农贷征信数据不完善,风控机制不健全[5],降低了“三农”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阻碍了资本要素在农村地区的有效投入。传统金融服务需要依靠第三方权威征信机构来提供客户的信用支撑,但农村地区市场主体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用数据获取渠道有限以及收集成本高[8],使其快速发展的农业生产经营行为较难纳入金融机构评估体系,形成与现有农村信用体系不匹配、不协调的基础性“三农”金融问题。

(2)农村信贷抵押机制不健全。我国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方面仍以传统的担保抵押模式为主、信用抵押机制匮乏,但部分县域乡镇民营企业、多数农户仍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有效抵押物,使得农企与农户难以从金融机构筹集贷款支持生产经营活动。目前金融机构面向“三农”领域信用贷款体系建设上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迫使“三农”金融的信贷服务过分依赖于抵押担保的方式,但担保抵押品单一、主要集中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等方面,其抵押价值也有限。

(3)“三农”金融不良贷款率相对较高。农业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其承担的风险相对较高、经营风险较难控制,存在难以预测的气候、灾害、疫情等非人为风险因素[9],需要承担农产品可能滞销的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不良贷款率。当前国内农业生产模式还是以个体经营为主,这种无组织性的经济活动往往存在收益无法覆盖风险的情况,从而客观上抬高了不良贷款率。此外近些年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出现,对“三农”金融服务也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在生产投资、厂房建设、农业机械设备租赁或购买、建立冷库、销售物流等环节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投入,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风险[10]。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对“三农”金融服务的需求既有小额、短期、分散的季节性资金临时周转需求,也有长期、大额、集中的持续性固定资金投入需求。

(4)农业生产活动的综合成本较高。一是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受外部自然环境、国内外市场变动等因素影响,波动性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相应推高了前期运营成本。二是国内农业上游极度分散,规模化与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决定了大部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并不高,从而造成交易成本相对较高。三是受国内农业生产区域分布的影响,国内农产品流通的产销两端较为分散,交易链条往往时空性较长,从而抬高了整体流通成本[11]。

3 “三农”金融发展的新框架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加快“三农”金融领域创新、搭建“三农”金融发展新框架不仅是培育农业农村新动能的重要方式,也是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近些年来,我国在建立多层次、合理完善的“三农”金融市场体系、组织体系、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破除长期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等方面,推出了一些创新举措,主要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引入新型金融机构与社会资本,培育更具竞争性的“三农”金融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与社会资本的下沉服务为“三农”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带来了新的金融业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传统金融机构在“三农”金融领域求变求新。二是探索多元化“三农”资产融资模式。在抵押融资模式创新方面,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正在推进试点,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正在探索推进;在供应链融资模式创新方面,正在积极发展订单融资、应收款融资等业务。三是发挥财政资金杠杆的撬动作用[12]。一些地方的政府通过扶持或直接出资设立担保公司,对“三农”信贷项目先行予以担保,商业银行后续再进行贷款发放。该模式通过担保公司分散转移了部分信贷风险,调动了银行开展“三农”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另一种是“银行贷款+风险补偿金”模式,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资金直接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商业银行向“三农”经营主体提供贷款,当后续出现不良贷款时,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比例从风险补偿资金池中获取补偿金。四是推动完善“三农”信用融资模式。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依据涉农经营主体的自身信誉,在核定的授信额度和贷款期限内向申请者发放无需抵押、担保的贷款,贷款金额一般较小。五是积极尝试通过融资租赁方式缓解“三农”经营主体购买农业生产设备的资金压力。承租人只需向金融租赁公司缴纳一定比例的首付金即可独立使用所需的农业生产设备,剩余租金可以分期偿付,在不必购买农业生产设备的情况下通过支付部分费用获得了设备的使用权,促进了正常的“三农”生产经营活动。

随着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向“三农”金融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三农”金融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区块链技术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能够发挥独特优势,利用区块链技术赋能“三农”金融,

区块链技术支撑下的“三农”金融发展新框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新的信用体系框架。通过区块链技术最大限度消除信息不对称、提升信息透明度,重塑“三农”金融整个生态上下游间的信任关系,给“三农”金融带来一场可信数据变革,从根本上解除“三农”金融面临的客户融资信用体系建立困难、有效抵押品不足的难题。二是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协同体系框架。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区块链在优化流程、提高参与方协调效率上的特征可以协助农户进行专业化分工,助推农业生产集约化布局,降低生产、交易与流通成本[13],建立最快速度、最少环节的流通路径。三是建立新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体系框架。通过区块链技术推动“三农”金融的数字化转型力度,加速催生新的“三农”金融生态、金融服务模式与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实现对现有“三农”生产要素的重新调整优化,从而释放对“三农”金融发展的叠加与倍增作用。

4 “三农”金融发展的新路径

区块链技术赋能不仅可以搭建“三农”金融发展的新框架,还能够进一步推动“三农”金融在发展新框架的基础之上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4.1 区块链+“三农”征信新路径

“三农”金融征信主体包括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乡镇小微企业等,一直存在相关信用信息收集渠道不健全、信用信息类型单一、信息内容不完整、信息共享机制缺乏等痛点。我国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006 年正式投入运行,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截至2018 年末也只为国内约三分之一的农户建立起信用档案。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三农”征信平台,可以推动“三农”金融与区块链在“三农”征信应用场景落地方面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三农”征信新平台具有诸多明显优势:上链信息需要经过多节点审核,确保入链征信信息的准确性;由于链上数据可以实现确权共享,各“三农”金融主体更愿意将自身征信数据上链;征信数据上报与入链方式更加简便,可以省去原先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对待入库数据的录入、审核、导入等人工处理流程,提高征信数据入链效率;利用区块链特有的智能合约功能,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合约自动执行脚本,可以实现对链上不良征信记录的自动筛选、黑名单添加等操作,实现对链上征信数据的自动治理;各“三农”金融主体可以对其链上数据的访问权限进行授权,控制是否可以开放提供给其他链上机构或个人进行查询使用或是通过获取激励来开放查询权限,通过互惠共赢机制来不断吸引和扩大征信数据的上链。

4.2 区块链+“三农”信用贷款新路径

区块链是一个构建信任的机器,可以让各参与方在没有中心权威机构参与的情况下彼此间建立信任。区块链构建出数字化状态下的信任体系、价值体系和交易秩序,可以使农产品金融交易数据变得可确权、可信任、可追溯、可共享、可增信[14]。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三农”信用贷款平台,可以推动“三农”金融与区块链在“三农”信贷应用场景落地方面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径。各金融机构建立面向“三农”金融的区块链信贷平台,一方面可以实现以新型的价值信息抵押方式替代传统信贷中的实物抵押方式,在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的同时增加“三农”经营实体获取金融服务的机会;另一方面,客户的信用贷款合同可以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来进行签署并自动执行,减小各方后续可能产生对合同的争议问题,并能开放给链上具有查询权限的各参与方进行同步监督。在客户贷款资金的后续流向与使用方面,利用区块链信贷平台可以构建起一个全程实时多方监管生态。客户成功申请“三农”信用贷款后,区块链信贷平台负责将贷款资金转入为客户在链上开立的专用账户,提供贷款者购买指定电商平台上的农资、农具等生产经营资料,贷款者生产出的产品再由指定电商平台上的相关企业按照产品质量参考市场价格进行收购与后续销售,企业给贷款者的收购回款也转入专用账户中,从而实现了贷款资金流的闭环流动以及审批贷款的专款专用。在区块链信贷平台上,利用智能合约可以动态监测贷款者的交易记录、掌握客户的财务水平和营收状况,不仅能及时控制信贷风险,还能够为贷款者在链上生成无法篡改的客观信用记录,为优质中小涉农企业与农户贷款者在无抵押无担保条件下起到增信作用、对风险贷款者起到甄别与筛选作用。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也可以通过区块链信贷平台募集农产品需求。中小涉农企业与农户可以根据需求申请信用贷款,依据需求标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以需定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性,从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贷款者的贷款风险。

4.3 区块链+精准扶贫新路径

区块链技术以其上链数据难篡改、可追溯、便于监管的特性,可以高效应用到精准扶贫工作中[15]。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精准扶贫平台,可以推动“三农”金融与区块链在精准扶贫应用场景落地方面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径。区块链精准扶贫平台可以体现出以下两大突出优势:其一是可以有效遏制扶贫资金发放过程中可能滋生的贪污腐败行为。国家财政部门通过区块链精准扶贫平台向下级管理机构拨付精准扶贫资金,拨付资金在层层向下划转的过程中,链上的资金流信息很难被篡改,资金无法在流转的中间环节被挪用,从而大大提高了精准扶贫工作的靶向性,国家扶贫管理机构能够实现对扶贫资金流向、扶贫对象领取资金等情况的有效强监管。其二是可以实现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的追踪管理,从而可以进一步充实扶贫对象的信用信息,为这部分扶贫对象后续获取更多金融服务支持提供信用基础。

4.4 区块链+乡村旅游金融新路径

在全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被越来越多的居民所青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监测报告》,2018年我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超30 亿、总收入超8000 亿元;2019 年上半年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次达15.1 亿次、总收入已达8600 亿元。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增加乡镇旅游企业、个体农户的收入,对当地经济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金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聚焦点和支撑点,能够为其提供必需的金融资本和金融服务支持,但乡村旅游金融仍然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痛点。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经营者多以当地个体农户与中小型乡镇旅游企业为主,其信贷能力有限,在申请贷款支持进一步经营发展时,大多数也没有能力提供有效担保或是抵押物,从而较难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开发客观上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风险,金融机构往往在进行贷款审核评估后投放信贷资金的意愿不强。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乡村旅游综合金融平台,可以推动“三农”金融与区块链在乡村旅游应用场景落地方面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乡村旅游综合金融平台是解决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痛点的一个好方式。首先通过将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各方主体纳入到该平台上来,可以实现旅游产品信息的全网发布、游客可以通过智能合约线上签署旅游合同并进行相关旅游款项支付,个人农户可以通过智能合约与乡镇旅游企业间签订线上采购合同,区块链上信息难以篡改的特性解决了交易双方最大的相互信任问题,包括旅游产品的详细信息与约束要求记录,游客与个体农户间的合同内容、行程安排、服务标准、资金往来流水等,个体农户与乡镇旅游企业间的合同明细、货物交付标准、资金往来流水等,最大程度避免了后续可能发生的纠纷问题、保障了各方的正当权益。其次,链上不断生成的资金往来流水、各方履约情况等又可以为个体农户、乡镇旅游企业实现增信,金融机构作为乡村旅游产业链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可以直接通过链上记录的信用记录情况对后续个体农户与乡镇旅游企业的贷款申请实现放心审批与合理投放。

4.5 区块链+“三农”供应链金融新路径

“三农”供应链金融目前在缓解“三农”经营主体融资分散、交易周期长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旧存在一些痛点难以解决:一是供应链上各环节信息的透明度低;二是链上信用主要依托上游核心企业、存在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三是容易发生链上核心企业的逐利行为;四是“三农”供应链金融交易一般情况下涉及的上下游机构多,导致交易手续复杂、交易成本高、交易效率低。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三农”供应链金融平台,可以推动“三农”金融与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应用场景落地方面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径。将区块链技术引入“三农”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可以打造基于信任机制的新的供应链生态底层,将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中下游企业、仓储物流平台、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服务商等以联盟链的形式进行重新链接,将采购、生产、交易、物流、资金等供应链所有环节涉及的数据上链。由于上链数据的难以篡改性保证了链上信息的公开透明共享,从而可以提升整个供应链金融交易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供应链金融中涉及的交易结算环节,通过区块链技术中的智能合约,可以事先根据交易规则设定交易自动触发的时间与条件,简化交易流程、减少人工处理流程。链上积存的供应链各交易方信用记录数据,也为链上中小型“三农”经营主体实现了增信,为其后续在贷款融资方面提高了申请成功性。

5 总结与展望

在区块链赋能“三农”金融发展问题上,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在国家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制定并完善区块链赋能“三农”金融发展的制度体系、运作机制等,加大对与区块链在“三农”领域应用相关的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三农”经营企业等在主导建设基于区块链的“三农”征信、“三农”信贷、精准扶贫、“三农”旅游金融、“三农”供应链金融等各类平台时,应该尽量遵循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选型的统一性,便于今后国内各类区块链“三农”金融平台间易于打通与互联、减少跨链对接的复杂性,便于不同平台间“三农”经营主体信用数据的确权共享,从而从整体上进一步推动能够覆盖国内绝大多数“三农”经营主体精准信用画像的建设工作。

猜你喜欢

三农区块贷款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区块链助跑财资管理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